黎城县佛爷凹摩崖造像
王普军
佛爷凹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老金峧村西北约2公里的王帽山(图一)。山体大致为南北向,海拔米。造像分为三区,一区相对独立,位于山坳东侧石岩底部,二区和三区位于山腰一凹形崖壁处,距地面约4米。二区为山凹东壁造像,三区为山凹北壁造像,二区和三区崖壁夹角近直角(图二)。二区、三区壁前GPS测点为N:36°33′53.2″,E:°27′46.8″,H:米,误差13米。
一、摩崖造像现状
一区∶一区位于山坳东侧石崖底部,共有大小不等的龛6个,造像2尊。其中4个龛内无造像,现将有造像的两个编号为K1、KZ图三)。
K1位于一区的东部,在长、高厘米经大致修整的壁面上开凿一泉图四)。亮为圆拱免,亮面宽、高、深48厘米。拿内造像一尊,毁坏严重,面部、服饰已无可辨认,仅可看出结踟趺坐姿。从残存痕迹看,似为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扶左膝。腹部残留三道衣纹,似为从右腋下绕腹部后至左腋下,衣着不明。有头光两圈,浅浮雕,内圈圆形,外圈圆尖形,皆无纹饰。座为长方形五层束腰须弥座。龛外壁面左下角刻有一处题记,字迹多漫澳,列间已单阴线间隔开,编号∶题记1。现将题记1可辨字迹摘录如下∶"……习上生经口□明论比丘惠卿』讲上生经口□比丘弘兰讲上生经传因明论比丘道口』比丘奉深比丘道进讲上生经……』大汉乾祐二年岁次己酉蕤置月廿九日壬申记』……词曰……"。
K2位于K1右侧厘米处。为一圆拱尖楣龛,而宽20、高22、深16厘米,内雕一结题趺坐佛,有头光,雕凿粗糙。
K1与K2之间以及K2的下部共开凿有大小不等的4个龛,龛内无雕像。
二区∶在高、宽厘米的壁面上共开凿有大小不等的7个龛,大体分上下两层,编号K3K9(图五)。上层为K3、K4、K5;下层为K6、K7K8、K9,共有造像23尊(图六)。
K3为一变异拱形龛,面宽23、高30厘米,龛楣正中下凹,内有造像两尊,造型相同,皆饰有桃尖形头光,站立于方形台座上,像高18、座高2厘米。造像毁坏严重,头部不存,衣纹模糊,左侧造像有披帛于腹部十字交叉后下垂。造像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
K4位于K3的右侧,相距8厘米。龛形制同K3,龛楣下凹,面宽23、高22厘米,内有造像两尊,造型亦相同,站立于方形台座上,像高18、座高2厘米。头部已毁,衣纹漫澳,右侧造像胸前结带,外着通肩式袈裟,左侧造像着长裙,披帛于腹部十字交叉后下垂。两躯造像皆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K4的右侧刻有题记一处,编号∶题记2。题记2字间饰有横、列间隔线,内容为∶"大唐永徽四年岁次癸』丑五月辛亥朔廿一日』丙午□法遇合众等敬』造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法界众□□先?盖□同登佛』□……』大唐永徽四年岁次癸』丑五月辛亥朔廿一日』丙午法慈尚为亡母敬』造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
K5位于题记2的右侧,相距13厘米,为一长方形龛,面宽31、高22厘米,内有造像两尊,一立一坐。立像位于龛内左侧,像高16、座高2厘米,造像头部已毁,胸前结带,着通肩式袈裟,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手提一物。右侧造像结珈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像高12、座高6厘米,造像着通肩式袈裟,右手上举,左手下垂。
K6位于K3的左下方,为一处摩崖造像。桃尖形大背光,左部残,造像内容为一佛二胁侍。佛结题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像高12,座高6厘米,头部残毁,衣纹模糊,似为钩纽式袈裟,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下垂。两侧胁侍像高16、座高2厘米,衣着相同,穿长裙,披帛垂于腹、膝各一道。左侧胁侍立于圆形座上,左手上举胸前,右手下垂;右侧胁侍也立于圆形座上,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左侧胁侍右手提物,右侧胁侍左手提物。所提似为三角形锁状物。
K7位于K3的右下,K6的右侧,为一圆拱龛,面宽20、高40厘米,内有造像一躯,站姿,跣足。像高35厘米,面部残毁,上着披衣,下着长裙,腹部结带。另有一道带状物下垂过膝,一端上绕至右前臂后下垂,一端交于下垂的左手中。
K8位于题记2和K4的下方,在一不规则的长方形区域内造像4尊。左部为一佛,结蠢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像高27、座高13厘米。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抚左膝,头部已毁,头后有头光两圈,内圈为圆形,外圈为桃尖形。坐佛右侧为一躯菩萨装立像,与坐佛以细线隔开,像高28、方形台座高ll厘米。造像头部已毁,留桃尖形头光,披帛自颈后前绕双臂后下垂体侧,所饰璎珞于腹部交叉,右手上举胸前似持有一物,左手下垂握有一物图七)。此像左侧上部另有造像两躯,型制相同,立姿,像高21厘米,似束高髻,着披衣,腰部束带,膝部饰有带状物,双手下垂持带状物的两端。
K9位于K8的左侧,与K8交错相连,在变形的尖拱龛楣下开凿以千佛鬼图八)。龛内上层右侧为立像两躯,像高20厘米,余为3个尖拱龛楣的千佛龛,下层为5个千佛象,千佛面相方圆,耳廓宽厚,有桃尖形头光,结踟跌坐于方形台座上,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装,袈紫下摆呈"八"字形覆于座前,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
在K7的下方和K8的左下角刻有一处题记,字迹间有横竖间隔线。编号;题记3.内容为∶"大唐龙朔二年岁次壬戌』七月戊午朔十六日癸丑』清信女呈善住敬造□□』菩萨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又为法界众生合家眷』属郡(即)时离苦』仪凤三年六月廿七日甲口口妻王口口』仕口口口门口口O』造阿弥陀佛二区□』□□□僧』"。
三区∶造像分三层,上层为K10、K11,中层为K12、K13、K14,下层为K15图九)。共有造像大小16驱图一O。
K10位于上层左部,为一长方形平顶尖拱龛,面宽74、高厘米,内有结题跌坐佛一尊,佛像头部已段,双耳外侈,双肩宽平,着祖右式袈裟,袈鞍下摆呈"八"字形覆于座前,衣纹阴线。龛外左侧近中部刻有一处题记,编号∶题记4.内容为∶"大唐水徽四年岁次癸丑J五月辛亥朔廿一日丙午』□□县令□车都尉口大』□敬造八区口□□二区」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见存合口共成佛道』"。从题记4的内容分析,题记4记述的应是K9开凿的情况。K10外右侧另刻有一处题记,编号∶题记5。题记5字迹已不可辨认。
K11位于上层右部,为一长方形龛,面宽86、高63厘米,拿内右侧为一结题跌坐佛,无座。佛像面部毁坏,双肩下削,着袒右式袈裟,右肩部也有几道衣纹。拿内左侧刻有一处题记,编号;题记6。题记内容为发愿人的名字。
K12位于中层左部,为一长方形亮,面宽、高63厘米,共有造像6尊,题记一处。兔内右侧为一倚座佛像,面部已毁,有两层头光,内圈圆形,外圈桃尖形,皆无纹饰。造像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衣领下垂至腹部后斜搭于左小臂。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倚座佛左侧为一形体稍大的结跚趺坐佛,佛像的头部也已不存,着钩纽式袈裟,右手上举于胸前,左手抱一长方形物放于膝上。坐佛左侧中部刻有一处题记,字迹漫溥不清,编号∶题记7。题记7再左有一长方形小兔,龛内造立像一尊,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题记7的下部另有造像3尊,站立于方形台座上,造型相同,上身着长披衣,披衣于腹部打结,下身着裙,皆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提物。
K13位于K12的右上,为一长方形龛,面宽17、高38厘米,内有造像一尊,立姿,高35厘米,头戴宝冠,面部已毁,右臂残,左手下垂提一物,披帛下垂至膝后再上绕两臂。象外壁面左侧有立像一尊,高20厘米。右侧刻有一处题记,字间没有间隔线,编号;题记8.内容为;"大唐龙朔二年岁次千戌七月戊午朔十九日丙子贾君道为□』□……观世音菩萨普为法界郡即)时离苦』"。
K14位于K12的右下部,K13的正下方,在壁面上有造像2躯,皆为结题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像高10、座高6厘米。造像着钩纽式袈裟,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抚膝。K14右侧壁面刻有题记一处,字间饰有横竖间隔线,字迹相对拙劣,编号∶题记9,内容为∶"□□□边为亡父亡』母敬造地藏菩萨一』区愿合家大小亡先』永除三□早成佛道』"。
K15位于下层,为一长方形龛,面宽49、高34厘米,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佛像结跑跌坐,有火焰纹桃尖形头光。右侧菩萨戴有冠,双手下垂持一带状物,左侧菩萨漫滤。龛外右侧刻有题记一处,字间没有间隔线,部分字迹漫鸿不可辨,编号∶题记10,内容为∶"……二菩萨上为皇帝陛下合家眷属供养。"题记10的右侧另有一长方形小龛,内造立像一尊,造像面部残毁,双肩下削,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似提有一物。
二、时代及风格
老金皎摩崖造像明确的纪年有∶永徽四年(年))3处,龙朔二年(年)2处,仪凤三年年)1处,后汉乾祐二年年)1处。七处纪年的造像其中有五处提到造像内容为菩萨,并明确为地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只有仪凤三年造像为阿弥佗佛。另外题记9和题记10也明确提到造像内容为菩萨。此处造像一区处于一个独立的崖面,K1有明确纪年开凿于后汉,其他小龛多数无造像,故将一区推定为后汉时期。二区、三区的造像多有确切的纪年,集中于唐高宗李治时期。此处摩崖造像龛多为长方形平顶龛,但K3、K4龛楣正中下凹的"凹"字形龛却很少见,这种特殊的龛的形制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点。北魏晚期的中小型石应艺术中就已经存在有这种变异性质的龛形,平定开河寺石窟叫、长治县交顶山石窟P中就有与传统兔形不同的"凸"字形龛。造像组合方面,有单躯佛、单躯菩萨、二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等,如K10、K11为单躯佛,K7、K13为单躯菩萨,K8为二躯阿弥佗佛,K3、K4为二躯菩萨,K6、K15为一佛二菩萨。单躯佛、单躯菩萨、一佛二菩萨的组合摩崖造像中较为常见,而二佛、二菩萨的组合却较为少见,特别是K8题记中明确为二躯阿弥佗佛,却为一躯站立,一躯结题跌坐;K3、K4明确提到二区菩萨为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再有,一佛二菩萨的组合为北朝时期盛行的造像组合,龙门石窟唐代的造像龛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组合,如宾阳洞院北壁上方永微元年(年)王师德等三十人造像洞,宾阳北洞南壁开凿于永徽至乾封年间(—年)德造像龛等P而此处一佛二菩萨的组合似乎也反映了地域性和民间性的特点。造像风格方面,因风化严重,服饰和面部多漫澳不清,但无论是单躯菩萨还是胁侍菩萨都不同于天龙山石窟即菩萨"S"形自然扭曲的形态,而更趋向于龙门石窟菩萨的形态。
三、结语
长治地区位于晋阳、洛阳、邺城的三角地带,晋阳的天龙山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师城的南北响堂山石窟的艺术水平几乎代表着隋唐时期北方地区石窟艺术的总水平,长治地区的石窟、摩崖造像艺术势必要受到这三个地区的影响。但是上述三处石庭都是皇家或者说是官方建造的石窟寺,反映的是佛教思想在统治阶层理念下的物质形态。从两汉佛教传入历经北朝到隋唐时,佛教思想早已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这从北朝隋唐为数众多的小型石窟、摩崖造像不难看出。石窟、摩崖造像作为精神信仰的一种物质表现形态究竞在民间是怎样传播、发展、变化的,以及这种物质形态的变化所反映的到底是怎样的精神信仰的变迁很少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