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告诉自己的导游大足宝顶石刻的“华严三圣”现解读为误解,其原因是对药师及阿弥陀佛莲台下的2刻石狮“僧伽彼佛前献供果”佛理细节缺乏理解、对密法石狮像之问题各持其见而引起的误判,既然“有专家论证”,就谁也不敢推翻年4月在大足召开的第二届大足石刻讨论会上对此龛的名称解读,而不能以年出版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中对此龛下方2刻小石狮的表述解读了,故而让其认知继承事实成为定论。
作为一名文旅人,我一直“无明”,虽明知其错却没时间及功夫去书面指出原由......好在今年下半年,疫情管控给了我充足的空闲时间,让我得以多管“闲事”,反复查阅典籍,并多次到现场考察,下面我就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就本龛提提看法。本文只做参考,大家自修领悟,这里只是尽一位文游人的义务,我想,只有大家都感悟后的真实佛理传播,才能真正让佛法及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发扬光大......ZHANG
(唐密)三大陀罗尼神咒龛
此龛以主显唐密三大陀罗尼神咒来教化众生?
一、陀罗尼就是咒语
陀罗尼又叫真如声音及宇宙真理的声音,谁是体证宇宙真理者?是圆满的佛,所以它就是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声音,透过这个声音将佛菩萨的力量用以帮助众生离苦重生,陀罗尼是神秘的咒语、先智的经典、普世的真言、人生的哲理、领导僧众事业的核心力量、指导信众思想的理论基础........。
陀罗尼有四种:
第一个是"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即有不忘的意思,佛的教法你听了、学了,持有,忘记不了。
第二是"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佛经里面所讲的经义,你能够记住,不会忘记。
第三种,“咒陀罗尼",咒也称陀罗尼。咒,实在讲也是总持的意思。咒陀罗尼有五种名称,(1)“陀罗尼",(2)"明",(3)“咒",(4)“密语",(5)"真言"。第四种,“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这个忍有止住、肯定、承认的意思,你能心安住在实相上,这叫忍,娑婆世界众生罪孽深重,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可意译为忍土"十方闻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罗尼,安住于诸法实相,故云获陀罗尼愿。(外面的境界,实在讲,都在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不起心动念,什么都没有了,万物都清净,终极的目标是让我们安住在诸法实相,对一切法的真相完全清楚、明了,这就是真正最高的享受)。
二、此龛显:(身、语、意)三世佛?
在宝顶大佛湾南岩东端,有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托佛、合称"三世佛"。三世佛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高大的圣像体朝前倾,气势庄严。居中的释迦牟尼佛螺髻金身,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似在念“心咒"(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释迦牟尼佛左侧,西方位置的是阿弥托佛,手捧舍利宝塔,头戴七佛宝冠,代表佛法:东、西、南、北、上、中、下、小圆满及极乐世界七宝合成--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七宝楼阁等,(这种表现仅是川密的认知,如是换到纯密造像就应该是五佛冠了);右侧东方位置的是药师佛,左手掌中托七重宝塔,右手扶塔身,头戴七佛宝冠,代表地、水、火、风、空、见、识七法及药师七佛本身(冠上宝花造型不同于阿弥陀佛宝冠)。值得注意的是,此塔虽高1.8米,重约千斤,却历千年不坠。这是由于艺术大师们利用菩萨袈裟,把一幅大衣襟搭在右臂的手腕上斜着下垂,与膝部相接,使塔的重力经袈裟落传到脚下的基座上,而不是全凭悬空的手掌承受的缘故。如此巧妙地处理,无疑是古代大师成功地把建筑力。
三、此龛显:佛的三个世界?
1、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
东方琉璃光世界离婆娑世界有十亿恒河沙数那么远,在那里的地面皆是由琉璃所铺陈,就连佛身都如同琉璃般透彻。与西方极乐世界一样,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民众,生前诵读《药师经》,死后方能往生在净琉璃世界。并且,在药师佛的领导下,众信徒是没有男女之分的,更不要说是有什么恶欲作祟,人人安宁,祥和给人一种说不完的庄严美丽。东方净琉璃世界是佛教最为向往的一处净土。
佛的造型因其功德特性而显,药师造像大抵有以下几种:
一、是汉传(唐密)造像,结跏趺座,手托琉璃宝塔是、结跏趺座,右手结印勾起风指者是。
二、是藏传造像,结跏趺座,手托药钵,并持药柯子是。三、是敦煌造像,作经行状,托钵骈指者,又或持十二环四股锡杖、并托药钵者是。
药师佛:位置东方、头戴七佛宝冠,左掌托七重宝塔
这里持全身舍利及宝箧塔(塔中28佛代表28位祖佛?)也就是以此来彰显《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这似乎是唐密最常见也与其它地区佛教有显著差异之处;法器的彰显可以这样理解,它既代表着智慧又代表着法理!如是因治病消灾,显现的就是药钵,如果是因法脉传承,显现的就是宝塔.
2、人间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
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无始、后无终的。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相当于现代话所指的一个恒星系,在娑婆世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意思:娑婆世界的众生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并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其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琉璃光世界、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传播佛法,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娑婆世界又阎浮提人类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释迦牟尼佛持手印、宣《佛顶尊胜陀罗尼》、顶白毫光芒
白毫光芒暗喻佛的法力无边,佛经云:“尔时彼放光佛,即从眉间白毫放一光明,遍照地狱饿鬼畜生阎魔等界诸恶众生,灭除苦恼。“我放光为作方便。放此光时,彼等一切受苦众生,蒙光照身心得安隐,各作是念,此是佛光。以念如来恶业得灭,亦蒙世尊慈悲力故舍诸苦恼。寻得命终生于人间,或生天上。以是因缘令大地狱变成园池,其水清冷妙花普遍……
3、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世界简称极乐世界,音译为须摩提,又称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净土。距我们所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是佛教中西方世界佛。「阿弥陀佛」即法藏菩萨依因地修行所发之四十八大愿感得之庄严、清净、平等之世界。此世界众生皆是七宝池中莲花化生,是皆具金刚那罗延身的无漏大阿罗汉。因为此世界的民众皆是“诸上善人”,所以无诸苦痛,故名“极乐”。
阿弥陀佛一般是持“九品莲台”接引人们去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花化生,但这里特别持六合舍利塔,表示六方诸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之“语”?
还是显西边舍利塔造型密法标准呢?
其实,有代表六合。合在密教中也代表荷,六瓣莲花代表了佛法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是密教莲花部之“根本箴言”,它包含了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
阿弥陀佛:位置西方、头戴七佛宝冠、手捧舍利宝塔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六字真言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
密教把这六字看作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广积功德,功德圆满,得以解脱。
四、此龛造像更是以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托佛(身、语、意)来主显:唐密三大陀罗尼咒?
1、释迦牟尼佛《佛顶尊胜陀罗尼》
2、药师佛《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3、阿弥托佛《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咒(大悲咒)(咒语,是有能解释的,有不能解释的。不能解释的是鬼神的语言、天人的语言,非人间语言。所以佛讲完经之后,后面说咒语。为什么?道场里面,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道场里面有很多鬼神也在听经,后用咒语,显得亲切。能解释的咒语如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是身体,"嘛呢"是聚宝,"叭咪"保持莲花,“吽"是意。就是身意保持像莲花一样。莲花生在池子里面的泥土中,泥土代表六道轮回,水代表四圣法界,花开在水上面,表一真法界。所以咒语大多数不必解释,只要真诚心去念,效果、感应就出来了)
五、此龛显:数悟佛理,悟者自觉?
此龛主像有3尊佛、后壁圆龛中有81个小佛药师佛手托七重宝塔上有28尊小佛,阿弥托佛舍利塔上有6尊小佛,共计尊,如包括龛左的广大宝楼阁有9尊小佛龛右的舍利塔中有28尊小佛,就是尊,这些佛像在数理及佛理上给人的彰显又是什么呢?
1、在三像后壁有81个小圆龛。每个小圆龛直径0.76米。龛内均有一小佛像。81小佛像代表的是佛主81虚岁涅槃?9*9极数的佛理数?还是以下的普法81科。功德圆满?
(佛是81虚岁入涅槃的:其法: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缘所生、四缘、六大、十二因缘、六度、我者、生者、寿者、命者、有情者、养育者、众数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见者、知者、二十空、四谛、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易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四念处、四正勤、十遍处、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菩萨十地、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不共法、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共八十一科。八十一代表圆满)
2、龛右的广大宝楼阁有9尊小佛、阿弥托佛舍利塔上有6尊小佛,加上阿弥托佛本身一尊共就有16尊佛(据师子国庆友尊者《法住记》所载,佛陀临涅槃时,所嘱咐到世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是十六罗汉)
3、龛右的舍利塔应是7层(由于造像靠壁顶部入岩石中,看到的只有4层5像,但按佛理,方塔里应是28尊祖佛、加上药师佛手托七重宝塔上有28尊小佛、再将药师佛与阿弥托佛+舍利塔上有6尊小佛加在一起、共64尊(是代表: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4、如将此龛后壁的81佛+阿弥托佛及其舍利塔上的6尊小佛就是88佛,是显88佛?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见《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决定毗尼经》是十方世界的佛。
5、如果选主体部分的药师佛及手托七重宝塔上的28尊小佛;阿弥托佛及舍利塔上的6尊小佛,就是36尊佛,其代表4个9的理数?那么,我们将后壁的81佛+前面36佛,那就佛。将其除9,不就=13的理数了吗?留下唯一尊释迦牟尼宣讲佛法、是暗示主龛前后的13*9佛就是喻陀罗尼的10方3世诸佛?他们正在法坛全心聆听释迦牟尼的陀罗尼神咒吗?
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最后都汇集到释迦牟尼的“心咒”上去了。
六、法度技巧观造像、身、语、意上识佛尊?
唐代成熟的绘画艺术,丰富的佛教绘画样式和范本对川地石刻雕塑的推动极大,盛唐以后,坊间都说,只要有寺观之处,都有“吴家样本”。吴道子无疑被人们称为画圣,他深谙各种法度技巧,同时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绘制、着色等程式编成口诀,和他的粉本一起流传。对中国古代宗教艺术模式化的形成,对工匠规范化创作法则的传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川密造像就“文氏”和“伏氏"家族都严格的继承了其各种法度技巧。
佛教石刻造像法度技巧是其灵魂:身(形、服饰、法器)色、位、数、语、意是其基本原则,大佛湾造像就将其表现的特别清晰,一眼就让人认出了是三世佛。
特别是药师佛手中的七重宝塔及头上戴的七佛宝冠,以及其在龛中东方的位置,那是一目了然的显药师佛《一切如来心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七重宝塔里的佛就是28祖佛。
至于阿弥托佛手持的六方舍利塔就有考究了(阿弥托佛通常是手持莲台)。这里却没有莲台而持的舍利塔(圆塔造型)典型是唐密的手法及佛理,其在这里不是代表接引,而是代表弘佛法《大悲陀罗尼咒》,此法器的彰显可以这样理解,它既代表着智慧又代表着法理!如果是接引众生,显现的是莲台;如果是法脉传承,显现的就是佛塔。而六方舍利塔这里又包罗了六方诸佛之所有。《阿弥陀佛经》对六方之佛列出的是:东方世界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也有认为是过去六佛,但这里我赞同六方诸佛)西方极乐世界是需有离才有生,极乐世界里面也有九层等级制,阿弥托佛(语)也需念《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咒(大悲咒),告知众生西方也需要六合之灵: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也就是要大家在世修念密咒、心有六合,离去后自会莲花生.无量寿经卷下谓:起塔立像乃往生净土之因行。要不阿弥托佛何以发48大愿?
七、领悟密法--识别导致误读的石狮--僧伽彼
这里药师佛莲台下的雄狮前脚踩着一只绣球,右手举案献果。稍不注意就会被误读为文殊菩萨的坐骑与文殊产生联想。
年4月在大足召开的第二届大足石刻讨论会上,部分学者认为原《三世佛》应为“西方三圣”而部分学者又坚持认为原《三世佛》应为“华严三圣”。其主要理由:三尊佛像的左、右二像下有两尊很小的金狮、“白象”(已残,仅存卷尾)是文殊、普贤坐骑。最后,由于“西方三圣”派的“证据”不足,“华严三圣”派的观点遂占了上风,最后定名为“华严三圣”。
但年出版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却称:在造像座前下方的须弥山上,“各刻有一狮,跪顶供盘。右边狮所顶供盘已残。”
我赞同85年的解读。我认为这种显现应是“僧伽彼佛前献供果”的解读。也就是展示僧众(信众)在颂陀罗尼前对佛的敬仰,其特殊含义是:1、“花开结果”,花开得越好,结的果实越圆满,佛门里的“花”表善因,“果”寓意善果,所供花果表佛家常讲的“因果”,即以此告诫世人,信佛要明因识果,断恶修善,勿造恶业。2,“果”也代表着修行的三种殊胜果位,即阿罗汉、菩萨和佛,时刻唤醒修行人当日日精进修行,早成菩提正果。此造像学佛人应一目了然。同时这里也“有书为证”造像座前下方的须弥山上,“各刻有一狮,跪顶供盘”。
上图为龛左阿弥陀佛莲台下僧伽彼(狮、僧众)献果(虽狮象毁坏,但仍有石狮向右蹲立的锥形,还具雌狮形,非一些人误判的白象)
上图为龛右药师佛佛莲台下僧伽彼(狮、僧众)献果(狮向左的蹲立锥形完好)
“僧伽彼献供果”为什么单单刻在药师佛与阿弥陀佛莲台下呢?
药师佛下的雄狮(僧伽彼)这里代表部分僧众。可见那时部分僧众向往东方琉璃光世界净土(入东方琉璃光世界比去西方极乐世界难度要大,要求要高),部分僧众喜欢药师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同时也是历史让他们“方便究竟”!将“僧伽彼佛前献供果”落在了药师莲台处。
阿弥陀佛莲台下的雄狮(僧伽彼)这里却代表了许多信众,可见那时大众向往西方极乐世界乐土(去西方极乐世界要比入东方琉璃光世界程序简洁、容易),许多大众喜欢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也叫大悲咒)同时也是历史让他们“方便究竟”!将“僧伽彼佛前献供果”落在了阿弥陀佛莲台处。
也许有人不解,认为双狮像的排放都是左雄,右雌,这里为什么右边是雄?难道左边是雌?这不反起了呢?其实一点没反,那是自己的维度认知有误,不知自己位置所致。我们一般认知的左雄,右雌是按阴阳排位--即佛像坐北朝南的认知,(左东,右西即:东、南为阳,西、北为阴的原则),本龛的三世佛是坐南朝北。(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小世界,佛法方位的认知是按自然世界,不是以自身左右为认知的)所以左雄自在东边。
我还认为:这里的僧伽彼(狮)献果佛意非凡,喻意了僧众这里献果念咒如狮吼的宏大场景(佛为大师念咒如狮吼,僧众为小师念咒如群狮吼)青海塔尔寺的十万狮子吼佛像也就是这个喻意吧!
八:千古留名的题词
留名及题词一般是官员及名士的事:在三像之间下方,立有一通《宋宇文配诗碑》。碑高1.74米、宽0.91米。全诗共四句、二十八字:
甫云技巧欢群目,经贝周遭见化城。
大孝不移神所与,笙钟鳞甲四时鸣。
跋后还有六十个字。兹录于后:
“宝顶赵智宗刻石追孝心可取焉,以成绝句,立诸山阿,笙钟鳞甲事,见坡诗,谓为神功阿护之意也。朝散郎知昌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回口二江宇文屺书。"
(赵智宗,可能是赵智凤之俗名,赵智凤为法名。宋宇文是与赵智凤同时的昌州刺史,四川双流人。因此,仅管此碑跋语甚短,却是考证宝顶石窟年代的见证)。
附一:广大宝楼阁图(佛、法、僧)
图是根据广大宝陀罗尼经来造的,这个经书说山中有三个修行者,一个叫金髻一个叫银髻一个金刚髻,他们三个修行,久修不得正果,后来他们接受了佛法,按佛法的指引进行修炼,他们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他们身后出现了竹子,佛法融入后院,长出金竹、各竹中出一童子,7天后3童子又化生3童子,3生万童,佛法广大,看他们每个人后头都有根竹子,竹中画童子,他们变成了童子,直达广大宝楼下,正等正觉成佛,看那上面有三个房子,那就是广大宝楼阁,这一个图像明显是教化人们怎么能够得到解脱,只有听佛的话,按佛理去修行,才能得到解脱,
此像下面就刻了“宝顶山”三个字,是给本那烂陀(佛学院)的提名?这是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的题记
宝顶山不愧为经典传承的--竹园精舍、祇园精舍、那烂陀!
附件参考:
宝顶山“华严三圣”过去一直称为“三世佛”
清康熙二十九年(年)代理大足知县史彰撰写的《重开宝顶碑记》中,就写有“寺门外有古佛崖,石壁盘旋,路约里许,其右镌三世佛丈六金身、千手大悲像,皆庄严中具慈悯相,远望自生敬心”,文中“三世佛丈六金身”就是现今命名的“华严三圣”龛。其后清嘉庆二十三年(年),大足知县张澍在《前游宝顶山记》文中也说“三世佛,三尊各高五丈许”。可见,在清代就一直称此龛造像为“三世佛”。
到了民国,年出版的《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五号,刊载了刘蕴华对大足石刻的介绍,其中就刊载有现今被误读为“华严三圣”的图片,当时杂志上的说明文字是:“大佛湾之三世大佛像”。
年大足石刻考察团考察之后杨家骆在《大足宝顶区石刻记略》记述到“再右为三世佛五处,由小而大,最大者与转轮王同高,各约五丈,其身后以无数小像为背景,皆他处所罕见”
年,王恩洋在《大足石刻之艺术与佛教》中说到:“次三世佛像,身高二丈,相好庄严,肃穆而慈祥,伟大而超越”,对于三世佛的身份,文中说“佛不一尊而以三者,或曰所以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也。故通称之曰三世佛”(被误认为了竖三世)
年陈习删完成的《大足石刻志略》中,也认为此龛造像题材为“三世佛”,在其书籍中还说到“佛有法、应、报三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应身为用”。(被误认为了三身佛)
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这高大的三尊主像,是西方三圣。(也是对密法涉足不深之误读)。
以上几处对佛像的认知及表述,其就佛像具体身份不明,主要是因当时对密法涉足不深,(那个年代相关密法信息既不通畅又不完善,他们虽是名仕,但学派不一样,自也无法理解佛理)才导致解读有误。如果他们能按佛像建造的6要素“身(服饰、法器、手印)、色、位、数、语、意”来认知,鉴别,就不易出错了。
由于在这些文献的记载中,都未详细描述“三世佛”的具体身份。上世纪80年代之后,就有人想对这龛造像的定名产生修正了,这其中,年4月在大足召开的第二届大足石刻讨论会上,有学者认为原《三世佛》应为“西方三圣”而有学者又认为原《三世佛》应为“华严三圣”。其理由:三尊佛像的左、右二像下有两尊小的金狮、“白象”(已残,仅存卷尾)是文殊、普贤坐骑。(没参照85年出版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最后,由于“西方三圣”派的“证据”不足,“华严三圣”派的观点遂占了上风,最后定名为“华严三圣”。
(我认为改换称谓之“误判”,完全是对川密的表现形式及佛理不解,仅以药师莲台下石狮就产生换名,也没能认真研究佛界、佛冠、佛饰、佛器、佛在这龛组合中的位置、“石狮”僧伽彼在佛法中的解读以及整龛在大佛湾法坛的佛理)。
尽管过去大足文管部门,对此三尊造像在定名上存在误判,但是对于“三世佛”这颇具匠心的艺术佛龛,却是历来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