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五台天池寺的前世今生

在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大林村,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天池寺,这座寺庙初建于唐朝以前,唐贞观十四(公元)年明远祖师重修,后历朝历代均有重修,在当地颇负盛名。元朝至正年间,天池寺寺庙殿宇巍峨,下院众多,规模达到极盛时期。

大林村,原名大天池村,年与榆林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大榆林村,年大榆林村分开两个行政村,榆林村仍叫原名,大天池村改名大林村。

大林村位于乡驻地北5.5公里处。乡领行政村。现有居民人,常住人口22人,耕地亩。

一、天池寺现状

天池寺位于大林村最平坦最中心的地带,四周民房环绕,寺院东下有一眼泉水,泉水从正殿下石缝哗哗流出,泉水性甘味甜。

天池寺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正殿三间,正殿里面现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五尊泥塑塑像。正殿西侧两间老爷庙,里面有关公、周仓、关平三尊泥塑塑像。正殿东侧两间俗称送子观音殿,里面有药师佛1尊,弥勒佛1尊。

寺庙院中立有五通石碑,其中三通古石碑,两通现代石碑。两通现代石碑分别立于院子的东西两侧,最西边的一通石碑是年村民维修寺庙时捐款出力功德碑,最东边的一通石碑是年重塑药师佛的功德碑。三通古石碑分布于台阶两侧。最高大的一通古石碑是元朝至正二年所立,碑身、基座均保持原样,方形二龙戏珠碑首,因曾经掉落过,于年重装碑身之上。至正碑东边的石碑是康熙十八年为五台县知县陈恭所立的“清廉德政碑”。台阶西侧的古碑是乾隆五十三年“重修天池寺纪事碑”。“清廉德政碑”和“重修天池寺纪事碑”两通石碑均是年整修院落时重新立于此处,并新配了现代青石基座。另有数块残碑存放于正殿和院中。

院中有数株梧桐树。

年,五台县批准天池寺为县级文保单位。

二、村民记忆中的天池寺

大林村现常住居民均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童年都是在大天池村度过,关于天池寺,他们会描述原来的样子,他们见过的样子,综合起来就是:

天池寺原来是一完整的四合院,正房七间,中间三间正殿,东西耳殿各两间。正殿三间硬山顶木结构,殿顶为灰色通板大瓦,正殿前檐有两根大红木柱与梁相连,柏木柱、松木梁。前檐出廊很宽,廊下有石碑。正殿内有九尊塑像神态各异,正中间是泥塑金箔释迦摩尼佛像,左右两边并排的各四尊铁铸的佛像,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殿内塑像当作四旧被毁坏。

殿内东西两侧墙壁壁画保存至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殿被用作大队库房多年。年,村民张书俊出钱请人塑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五尊泥塑塑像。年,刘秀良协助妙灯师父组织村民对大殿及院落进行了简单维修。年,五台县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天池寺重修,正殿进行了揭顶大修,成现在规模。

正殿西侧耳殿原有两间关老爷庙,解放前被坏人烧毁。年,村民张金玉组织妇女化布施重建,年,村民张书俊出钱请人塑关公、周仓、关平三尊塑像,年,五台县文物局专业人员重建西耳殿两间成现在规模。

正殿东侧耳殿人们习惯称送子观音庙,长期空缺,现今90多岁的老居民都没见过它原来的样子。年,五台县文物局专业人员补建成现在规模。年,村民协商东耳殿请了药师佛和弥勒佛两尊佛像。

院西原有三间地藏殿,塑各种阎王小鬼手持刑具,惩罚那些在世上作了坏事之人,此庙在解放前夕被坏人放火烧掉。

院东原有三间罗汉殿,十八尊罗汉木胎泥塑,形态各异,此殿年被破坏。

院南原有三间天王殿,有钟鼓楼,有山门。

村民捐献收藏的大铁钟残片

寺院内曾挂有一口铁铸大钟,钟声激越洪亮,敲响此钟声音可传到四十华里之外。大钟后掉落在地,人们常常四人围坐钟内玩扑克牌,年,区干部智水满联合村干部和民兵将此钟打碎送入兵工厂作了手榴弹,现仅留存一块十六开书本大小的残片。寺院另有一口铁铸小钟,直径一米,高一点二米,原挂正殿廊间,后被人盗走,现存放于五台县红表村黄金山庙院内。

天池寺庙现保存一方红色石印章,上有篆字“佛法僧宝”,传说外地信士来本寺院许愿上香,离开时会在黄布或黄纸上加盖此朱砂红印。此方石印原由村民刘金虎保存,刘金虎生前讲过,这是原寺院一位僧人留下来的,刘金虎一直把石印保存在东房内梁上,因为长时间不用,竟忘记了此石印的存在,年,刘金虎重修房屋,此石印重现。石印现保存在刘秀良手中。

紧邻天池寺的西边,是一块高出寺院六七丈高的塬地,地名叫塔脑盖,现在的人们在上面种植一些西红柿、大葱之类蔬菜,曾经这里僧墓遍地,人们耕作土地时经常挖出钵碗、灯盏之类的东西。

在人们的记忆里,和尚坟墓在西梁地到处可见,有的墓前有砖头砌的牌楼,有的墓前立着石碑,墓穴里有的放着石棺材,有的是砖砌的方格里存放着骨灰。

塔脑盖往西,过一道沟,另一塬地名叫小月凹,年,小月凹出现一砖墙窟窿,人们进去后发现这是一古墓,墓壁为圆形,砖砌,穹顶攒尖收口,墓壁上红色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墓门座南朝北,墙皮严重脱落,墓门上方穹顶上有一砖上书写“清信”二字,墓门旁边白色墙皮上书写红色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墓内空无一物。

站在天池寺往南望,有一高高的山峰仿佛大林村的南大门,此山名叫谷泉山。在谷泉山的山脚下石沟里,相隔不远有两个深水洞,老乡形象地称它们为“米汤瓮”“醋瓮”。不论干旱或是雨涝,一年四季,两深水洞里的水既不减少也不外溢。“米汤瓮”里的水是黄色的,像刚出锅的小米汤,“醋瓮”里的水是红色的,像人们醋缸里的醋,两瓮中水究竟有多深谁也不知道。到了冬天,米汤瓮水面开始结冰,冰层变成了香炉腊台,奇冰异柱,人们都感其神奇,腊八节刨冰块作腊八粥敬神时,邻村上下的人们都愿意到这里取冰。一九七八年,长原线开始兴建,修到谷泉山山脚下时,工作队用火药炸山刨石,两水洞被填埋,宝瓮从此消失。

大林村的居民房,绝大多数盖在天池寺东边的山坡上。房屋多为土坯墙、灰色片瓦屋顶。站在塔脑盖向东望去,参差不齐的民居呈扇形散落在山坡上,细细的盤山路像项链一样将一片房屋圈成了心形。从居民房往东上山,在东梁山山顶上有一块地叫兔窝泊子,五亩大小,传说中这块地是一块早种晚收地,曾经养活过八百和尚。现在的人们虽没见过早种晚收,但同样的下种施肥收割,这块地比周围地块产量要多。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耕作时,经常见到瓦片、陶片与草木灰等。

三、碑文中的天池寺

(一)元“至正碑”碑文中的天池寺

此石碑是天池寺现存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信息量丰富的一通碑,碑文内容收录在《五台山碑文》(赵林恩收录点校)中。全文约多字,通过梳理全文内容,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此石碑碑文题目为“五台山大天池寺圣躅之碑”,此题目框定了天池寺的行政范围,至少在元代,天池寺属五台山寺庙之一。大林村原村名大天池村大致与此有关。

2、石碑立碑时间为“至正二年(年)岁次壬午……七日”。立碑人为“授大元帝师法旨大天池寺五枝派见住持讲经律论赐红衣沙门慈心澄湛普济大师月舟道江”。撰写碑文者是“宣授大承天护圣寺住持、开领三学讲海印圆融普慧大师资吉祥”,篆额人是“宣授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前内台行台监察御史蒙古僧家奴”,书写人是“中书省吏部、除冀宁路清源县次大同路宣宁县儒学教谕史文郁”。

碑文中提到的“授大元帝师月舟道江”“大承天护圣寺住持资吉祥”“中书省吏部宣宁县儒学教谕史文郁”等人资料不详,但从元代佛教的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立碑人、撰写碑文者、篆额人、书丹者绝非寻常之流。

元代佛教,是指元世祖即位至顺帝末年的百余年间(—)蒙古族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元王朝时期的佛教。

元朝时凡举行法会,修建佛寺,雕刻藏经等佛事费用,多由国库支出,并常给与寺庙大量田地以为供养。

元代管理佛教的机构,最初设总制院,即以国师为领导。后又设功德使司(简称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管理职权,且在各路设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务。

元代寺院和僧尼的人数,据宣政院至元二十八年()统计:全国寺院凡二万四千三百一十八所,僧尼合计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八人,若将私度僧尼算在内,恐怕还不止此数。

大承天护圣寺,元文宗为祭祀太皇太后答己(武宗母)而建,在大都(今北京)西北玉泉山南。天历二年()着手营建,至顺三年()建成。内供释迦、弥勒等佛及答己影像。文宗时屡获赏赐,先后得故宋太后全氏田及籍没大臣田、宅、资产为永业。

至顺三年四月()大承天护圣寺建成,迎请五台山万圣寺高僧宝峰慧印驻寺主持,并赐官为荣禄大夫、大司徒,显示出护圣寺的特殊地位。

元统治者对五台山佛教的特别尊崇与重视,一定会影响到周边地区,“上好是物,下必有盛焉”。

元代时天池寺作为五台山寺院之一,与大承天护圣寺与五台山万圣寺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3、碑文中记载,天池寺在“唐贞观十四(公元)年时,明远已为重修矣”。“天德三年(公元年)岁次辛未间,德宝、福志、海觉等为祖师明远立塔铭”。

祖师明远的资料在其他典籍中尚未找到,从碑文可以明确解读出的信息,在唐贞观十四年,明远重修了天池寺,天德三年,明远的弟子德宝、福志、海觉等为其立塔并题写塔铭,此塔在元至正二年尚保存完整。元之后的天池寺的数块石碑上,明远祖师也多次被提及,历代沙门均尊其为祖师。

明远在唐贞观十四年重修天池寺被历代石碑记录下来,至少在明远之前,天池寺已存在多年,也即唐初期或唐朝以前天池寺已经存在,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选择在此地建寺呢?

天池寺在此建寺起码有三大优势。

首先,天池寺身处独特的自然环境中。

碑文中描绘天池寺第一句话便是“天池寺者,五峰群山之冠也。”其中提到的五峰山有“蒜尖儿山、黄金山、将台山、谷泉山、凤凰山”,在五座山峰与天池寺之间,还有过度地带,人们习惯称为五盖,分别为“后殿盖、塔脑盖、南桃盖、南梁盖、柏树脑盖”,天池寺正好位于五峰山、五盖的中心,它们合而围成一朵盛开的莲花,花蕊是天池寺,紧紧呵护天池寺的五盖是这朵莲的第一层花瓣,向外舒展的五峰为外层花瓣。建寺之时,大林村周围树木参天,植被茂密,泉流潺潺,是碑文中所写的“回峦擁翠,清流湍激,林泉澄澄,怪石依依,万圣俨然,真容肃威”状,是天然的修行之所。明朝山西布政使司参议魏纶留有诗作《天池寺》,“一脉通幽窈,中涵万象清。细流山下去,莫教野尘萦。”诗中描述已是明代天池寺景象,建寺初期风景一定比明朝时更天然更吸引人。

如果说清幽是天池寺选址的先决条件,那么源源不断的泉流成了其建庙和僧人生活的必要条件。天池寺院东有一泉水,泉水从正殿下石缝哗哗流出,千百年来源源不断,泉水性甘味甜,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现在的阳白五台山酿酒厂酿酒用的就是这股泉水。

泉水往东就是柏树脑盖,因为这里曾经柏树参天绿意盎然才得此名,现在的柏树脑盖上虽然无一棵树,但它为历代天池寺建庙贡献的价值不可估量,可以说柏树脑已经奉献了它的所有。

其次,天池寺身处佛教兴盛之地。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年)时即已出现了包括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在内的第一批佛教寺院,这与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兴建的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属同一时期。

据《清凉山志》载:“汉明帝时,腾兰西至,见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佛舍利塔,奏帝建寺。腾以山形若天竺灵鹫,寺依山名,帝以始信佛化,乃加大孚二字。大孚,弘信也,元魏孝文帝再建。”诸多现有历史资料表明,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建立始于北魏。

孝文帝时期,五台山建有宕昌寺、佛光寺、清凉寺、大孚灵鹫寺、嵌岩寺、碧山寺、公主寺、观海寺等几十座寺庙。

在北魏时,还有在五台山传播佛教的僧人或前往五台山的朝拜者。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载:“释灵辨,法师大原晋阳人也。宿植妙因,久种胜善。幼而入道,长而拔俗。常读大乘经,留心菩萨行,及见《华严》,偏加昧尝,乃顶戴此经。入清凉山清凉寺,求文殊师利菩萨哀护摄受。冀于此经义解开发,则顶戴行道。遂历一年……

《续高僧传》卷六《释昙鸾传》云:“昙鸾,雁门人。家近五台山,神迹灵怪,逸于民听。时未志学,便往寻焉,备觌遗踪,心神欢悦,便即出家……。”昙鸾是在山西传播弥陀净土思想的著名高僧,为佛教在五台山的立足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齐时期,五台山地区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唐朝《古清凉传》记载“爰及北齐高氏,深弘像教,宇内塔寺,将四十千,此中伽蓝,数过二百,又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焉。据此而详,则仙居灵贶,故触地而繁矣”。

到了隋朝,隋文帝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进入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巅峰。

唐朝《古清凉传》记载,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那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了。

天池寺身处佛教圣地区域之中,在唐朝以前建寺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和天池寺相近的,保留至今的唐代寺庙佛光寺、南禅寺也佐证了这一特点。

佛光寺,距天池寺40公里,位于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年)。唐大中十一年(年)重建。

南禅寺,距天池寺10公里,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年)。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池寺重修年份“唐贞观十四(公元)年”比“唐建中三年(公元年)”“唐大中十一年(年)”分别早于年和年。

第三,天池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乾隆四十二年《五台县志》关于五台乡村一文中记载:“出北门(指当时县治北门)里许为古城村,相传为台州故址。”“出西关二里,为西庄村,又五里过走马岭则高家庄、三角、南屏等村,西山下有天池寺,旧天池都,凡此数村,或在平原,或负山郭。皆环城而居处四乡。”

古城村,元代时台州州府所在地。

在元代及清乾隆年间,天池寺均属于“环城而居”。

在那个主要靠脚走路的年代,天池寺到州府或县治均可在一天内到达。

能够“环城而居”,自然环境又静谧清幽,水资源发达,木材资源丰富,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天池寺选址加了分。

4、天池寺在元至正二年时沙门云集,分五枝派,他们尊明远为祖师,“公之裔曰海济、海云、海潮,子仝、子琮、子理、子璋,洪懿,普应、普沼、普显、普兴,了悟等数百余,皆赐紫锦红衣之高僧也,各立寺宇,瞻慧学徒矣”,石碑碑阴列有五枝派名单,“赐紫沙门子仝,门资僧錄普应。……”涉及人数名。“赐紫沙门子琮,门资僧錄普沼。赐红沙门崇……文……”涉及人数77名。“赐紫沙门子理,门资山主普显。赐锦衣文赟,……”涉及人数名。“赐紫沙门子洪,门资菩……普兴。长老沙门文圆,……”涉及人数62名。“赐紫沙门子璋,门资慈惠……。……沙门了达,……”涉及人数76名。

因石碑分化等原因,碑文中有些字已看不清楚,文中提到的名字只能是一个概数,但仅仅从这些人名数字上,可以看出当年天池寺的规模及地位。

碑文中所记载的沙门五枝派当中,每一派的字辈传承是相同的,分别是子、普、文、正、智、道、德、清,其中智、道、德三辈人数居大多数。

前面提到的小月凹现存的僧墓,里面的“清信”两字一定是和尚名,至正碑文中显示,“清”字辈属于五枝派中最小辈份,且人数仅为一、二人,由此可以推断,西梁和尚墓时间跨度在元代晚期到明代中期之中。

5、天池寺恒产数目巨大。

至正碑碑阴的首要部位,便开列了当时天池寺的恒产位置及大小,涉及到的地块有22段,其中明确的亩数共亩,不计顷亩的8段。

如此数量巨大的庙产,正是元代国家供养寺庙的体现。

和大林村现有耕地面积相比较,至正年天池寺的恒产数字远远大于现在大林村的耕地面积,考虑到人们逐渐开发开垦的因素,元代天池寺的恒产面积大概囊括了大林村周边其他村庄的地块,亦或在元代时,大林村周边只有散户居住,并没有形成村庄。

明显地,在记录这些地块的范围时,人名和地名很清晰,却见不到村庄名称,如“一青杨岗地壹段,东至杨子贵,南至崖,西至赵家,北至崖。四至明白,计地拾亩。”再如“一村西地壹段,南北畛,东至贵长老,南至道,西至利戒师,北至道。四至明白,计地壹拾捌亩。”又如“一西崖上地壹段,南北畛,东南至道,西至朱子元,北至沟北并自己。四至明白,计地贰拾贰亩。”“一段蒲萄岭、灰岭子、十字掌、红崖掌,东至山脑,南至大南掌并大沙沟,分水为界,西至自己,北至山脑。四至明白,不计顷亩。”“一段往南让山地肆堰,南北畛,东至堾上并石家,南至堾底并石家,西至堾底并石家,北至自己。四至明白,计地贰拾贰亩。”这里面提到的地名“青杨岗”“蒲萄岭、灰岭子、十字掌、红崖掌”到今天仍没有变,但文中提到的人名如“石家”保留了下来,形成村庄“石家崖”,其他如“杨子贵”“朱子元”“赵家”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人曾经住在哪里属于哪个行政村,是否有后人传承,一连串的问题也许成了永远的未解之谜了。

6、天池寺下院众多,一共46处。

碑文中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天池寺的下院及这些寺庙的住持名字,距大林村较近的天池寺下院有,“在城广济寺……北关洪福院、东马村鹊宫院、善文延庆院、上社善庆院、金山兴福院、阳白福庆院、王家庄慈氏院、閆庄影堂……王泉庄福田院、虎拔村福田院、滩上福田院”等,距天池寺较远但属同一地区的寺院有“天和村福田院、高红口福田院、镇安寨兴福院”等,距天池寺更远且属不同行政区的有“定襄砂村荐福院、定襄季庄洪福院、秀容县师村天王寺、崞州李城圆融寺、阳曲县大汉村寿昌院、延安路延长县圣寿寺、安肃州福田院、辽阳省中心阁”等。拥有的下院竟然数量如此众多范围如此远阔,它自身的规模及地位一定非同凡响。

碑文中的“在城广济寺”,便是今天五台县城的“广济寺”,位于五台县城内西门旁,俗称西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五台县志》载:“广济寺,在县治西,元至正年间建,已就倾圮,清乾隆四十三年知县王秉韬重葺。”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广济寺碑又说:“广济寺建于元代,土人呼为西寺,以其偏于县西门内也。寺制极巍峨,栋宇插云,斗拱焕日”。作为下院的广济寺规模尚且如此,天池寺的规模可想而知。

碑文中的“善文延庆院”,距离天池寺约5公里,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延庆寺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延庆寺仅存一座金代大殿和一根宋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延庆寺大佛殿为金代建筑,单檐歇山顶。该殿建筑形制与佛光寺文殊殿相似,为省梁减柱法建筑结构,是我国古建筑史上少见的形式,具有颇高的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

年拍摄的延庆寺

延庆寺里现存的石经幢就摆放在前院,经幢位于前殿西南角,建于北宋仁宗景祐二年(),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老照片中它更高大,分为4层,通高7米。年被盗贼推倒,雕刻佛像部分被盗,现在仅存一层。圆盘底座直径近1米,上面刻有清晰的莲花状图案。底座上面是一通高近两米的幢柱,上面雕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之幢”几个大字,而文中可见“代州五臺縣白泉鄉善文村人等,院主沙門□遠,母親王氏,天池院主沙門智潔,……左侍禁兵馬監押知縣事申,天池院滿玉,首講《維摩經》賜紫沙門戴丕。”

未修复的延庆寺,照片来自于网络

经幢内容中天池院出现了两次,它再一次证明,宋代时天池寺地位显赫,与延庆寺来往密切。

到了元代至正年间,延庆寺成了天池寺下院之一。

天池寺的“至正碑”和延庆寺的“宋代幢”,是阳白周边村庄寻找历史遗迹记录的实物证据。

阳白福田寺,元代至正年间天池寺下院之一,当时名称为福庆院,后在明代清代均重修,民国时期阳白福田寺庙改做学校,七十年代后期,学校逐渐搬离后,寺庙倾圮,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阳白福田寺仅保留少量建筑遗迹。

年阳白福田寺正殿

年阳白福田寺正殿斗拱

年,阳白孟福锁倡议重建福田寺,并带头捐巨资,孟金锁、孟小虎、孟月锁、孟川青、孟银双、孟金伟等村民积极响应,众多信士慨然发心,输财乐助,集资近万元。历时3年,于年,寺内主殿与东西耳殿复原。年,福田寺5间西殿业已圆满告竣。今天的福田寺庙貌崭新,佛灯重光,香火有继。

7、天池寺寺庙的组织架构。

“宣授五台山大万圣清凉寺住持讲经律论传大乘戒锦衣沙门普惠口通辩弘教大师青峰泰吉祥,监院讲主道堂,台州医学錄王从善。本寺見院主前提点赐红沙门义潭,监寺讲主道川,赐红衣沙门琛律师,副主讲主道總,副院讲主道祥,维那讲主道贤,钱帛讲主德潾,都和讲主德玄,库主智徹,智淪,道昱,德相,德新,德信,清璟。授大元国师法旨提点赐红衣广惠明辩大师正印,传大乘戒赐锦衣沙门普照妙信大师雲峰智淮,传大乘戒赐锦衣沙门道昶。授大元帝师法旨法主传大乘戒赐锦衣沙门玄悟大师一峰智渟,赐红衣沙门雄辩大师德镇中严,赐红衣沙门圆音妙辩大师无碍德桓。”

里面提到的好多名词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它完整的架构组织,又一次证明了至正年间天池寺的地位显赫规模盛大。

8、碑文中记载的都功德主人员非寻常之流。

碑文中都功德主人员众多,仅举其中几例,“维那台州在城北关四乡都社长善友高子实,提控董美,维那台州东马村杨人僾,长男布领杨大林,孙元顽儿。”“都功德主高祖提控陈添,男征南百口陈兴,陈胜,陈友,孙男大使陈思温,陈思闰,社长陈思贤,社长陈思用,重孙监官陈国成,陈国玺,陈国就,陈国智,大使陈国泰,社长陈国济,陈国宝,陈国满,玄孙陈仲川,陈仲郁,陈仲融,陈仲彬,陈仲义,陈仲禄,陈仲刚,陈仲祥,陈仲和,陈仲整,陈仲平,曾孙陈选,陈简。”“勑赐口义校尉悬带口口征行千户都功德主刘口口,男勑赐银牌征行千户乌门镇守兼管蒙古汉军都镇抚刘思敬,弟古元县典史刘思忠,孙男勑赐银牌征行千户刘德通,刘德聚,刘德用,刘德如。”例文中的都功德主有在城北关的高子实,有东马村的杨人僾等,这些功德主不仅官位显赫,所在家族人员数量庞大。

列在最后面的都功德主是杨慥家族,“口口口口嘉议大夫前口口部尚书兼参知政事杨慥,姪男安口口口口口口带金牌五路镇抚都弹压宣差千户杨士衡,男金牌千户天袏,次台州同知事天祐,次晖不仕,孙世用,世宁,嘉议大夫云南诸路廉访使口府口口都尉諡弘农世英,次世洪,次进议副尉兼管诸异奥鲁世荣……重孙国璘,国珎,明威将军口口,奉议大夫八番等处军民……”。杨慥在五台地区盛名遐尔,光绪版《五台县志》中记载:“杨慥,字叔玉,本县善文村人,一二OO年(金承安五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权尚书,……尤工于诗”。

杨尚书坟是善文村的一处地名,现留存其墓园中的石羊、石马、石像生、石碑等因年代久远已破败不堪,杨慥墓虽属县文保文物,其保护现状却很让人担心。

9、碑文中记录了至正年间台州州府工作人员构成情况。

“宣授台州知州李瞻,宣授达鲁花赤滿川,从仕郎冀宁路台州判官张道仁,儒林郎冀宁路同知台州事贾普化,务副使李德柔,经历吕仲贤,司吏任友直、王忠、刘仁甫、李世良、张严企、刘恩、梁世明、张继仙,典吏段克明、贺寿之、毛彦威、王思温、王鹏、闫懿。”

很少的文字内容,简单的名字排列,反映了那一时期台州州府工作人员构成情况。

一通石碑,以无声的姿态站立了年,它用多文字,详详细细记录了元朝至正年间天池寺的庙产数量、僧员构成、建庙历史及社会交往等诸多方方面面,它用自己的方式保存了一段历史,保存了一方地域的文化与文明。

(二)康熙“清廉德政碑”碑文中的天池寺

此石碑立于“康熙十八年岁次(公元年)己未正月穀旦”,碑面上大字刻“清廉德政”,碑面右侧小字刻“五台县县主加一级陈老爷讳恭,福建侯官人。碑面左侧小字刻“一除加收火耗之害,一除摊派里民之害,一除新正心红之害,一除旧例案衣之害,一除索取行户之害,一除差役扰民之害,一除邑民唆讼之害,一除运解粮米之害。”

碑阴刻“咸有其心,进士杨瑷柱。举人张勳,阎襄。贡生杨维栋,杨口鶢,师口尼,高居相,田尔昌,张叔修,张志广。儒学生员郑斌选,张毓泰,……”涉及人名共人。其中像杨维栋、张勳、阎襄等人在历代版本的《五台县志》上均有传记。

石碑专为褒奖知县陈恭而立,从石碑内容上看,此碑与天池寺毫无关联,这样的石碑怎么会在天池寺出现呢?

8年,退休后的刘秀良老师回到老家大林村,映入眼帘的是破败不堪的天池寺,即将消失的村庄,热爱家乡的刘老师决定为家乡做些什么,他一边考察天池寺的遗迹,一边向外宣传天池寺的历史,同时发动乡亲们找回天池寺的遗物,清廉德政碑正是乡亲们从村民废弃的油房中找回的一块碑,据村人讲,此碑原来在到天池寺的大道上立着,后有人将它做了油房的过油板。年,刘老师将现有完整石碑归拢在寺院中,为此碑新配了底座,立在现在的位置上。

此石碑成了康熙年间天池寺与县治联系密切的直接证据,因天池寺“环城而居”,这类石碑出现在到天池寺的大道上便很好理解了。

(三)乾隆“重修天池寺碑记”碑文中的天池寺

此石碑碑题为“重修天池寺碑记”,立碑时间为“大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年)。由“崞邑增生朱光祺撰文,邑庠生智士魁书丹。”

碑文中写到:“台邑西乡天池村,名曰天池寺,中建佛庙,盖古刹也。”文中写到“重修于大明万历年间,殿宇辉煌,可考而知。”“奈岁月迁流,……倾颓,雨过兮神垂泪,风来兮佛点头。”“里人刘辉,目击心伤,爰……鸠工,慨然以……为愿。”“越三载始竣。”

天池寺在乾隆五十三年重修时,是由里人刘辉集众人的力量而成,碑阴主要写捐助人的名字及捐助钱款数目。

和至正碑不同,乾隆年间的天池寺已无政府资金扶持,修复工作由里人刘辉来操持。

“总理功人刘辉,母杜氏,子洪威、洪俊、洪法……”,碑文中记载刘辉信息与刘秀良老师家谱中三世祖刘辉信息完全吻合。

石碑中记载捐款数目较大的人员有“赐进士选授五台县正堂屠珂助银拾两,署五台县正堂袁成烈助银拾两,五台县城司厅李君敬助银伍两,五台县督捕厅左元助银伍两,赐进士原任河南内乡县知县刘溥元助银伍两。”这些人的名字写在了碑面。

“屠珂”,赐进士选授五台县正堂。“袁成烈”,署五台县正堂。“李君敬”,五台县城司厅。“左元”,五台县督捕厅。乾隆五十三年,五台县任职的重要官员,为天池寺庙高调捐款,天池寺虽然衰落了,可它的地位仍不可小觑。

写在碑面的捐款人还有“刘溥元”,阳白乡上金山村人,字善长、号谦斋,乾隆戊子己丑联捷进士,任河南内乡县知县。刘溥元家族在上金山村传承清晰,刘溥元坟墓在上金山村保存完好。

碑阴捐款纪名人数众多,捐款数目从七千六百文到一百文不等。其中大量女性参与是此碑一大特点,“走马岭王武氏、王杨氏代化助钱一千七百文。”“沟南村黄杨氏助钱七百文。”“善文卫辛氏、卫孟氏化,天池王万惠,孟刘氏,崞子掌孟姚氏,孟朱氏,西雷村郑席氏,上王全庄王郑氏,刘世明,山角合村,本城刘张氏,刘郑氏,刘邢氏,刘王氏,陈李氏子玺、法,王汉光,以上各助钱三百文。”

捐款人中涉及到的村庄名字集中在五台县内天池村周围,尤其东冶北沟村庄个个榜上有名,像“阳白、善文、郭家寨、郭家庄、北大兴、槐荫、炭头、上金山、下金山、上红表、下红表、桑院、山泉、殿头、白崖”等村,这些村名名字的写法与今天人们的称呼几乎没有区别。

(四)几通残碑碑文中的天池寺

1、宋金石幢

本石碑现存放于天池寺正殿内,八棱形温石材质,原石幢仅存此一部分。上面字迹模糊,经文占此段经幢的六面,有两面非经文部分内容可辨认的字迹中有“五台山天池院沙门智崇俗姓刘本代州崞县人也……天禧四年(公元年)正月一日……降到本石祠於年正月二十九日……受戒……崇师即其人也……姪男刘……”等

从仅能辨认的文字中大体可以判断也,此石碑是宋金时期石幢一部分,为沙门智崇而立。智崇是崞县人,俗姓刘,在天池寺受戒并住寺多年,圆寂后其亲属及门人为其立石幢碑。

2、元代天池续传记碑

此石碑仅存原石碑上面部分,碑面碑题为“天池续传记”,碑阴碑题为“缁素宗裔”,立碑时间能看到“大元国”三个字。

能看清的字迹有“历代祖师公通惠明远”“善文延庆院、季庄洪福院、里城圙閬庵”。“祖师公山主普……。祖师翁菩萨普兴门资……。祖师公传大乘戒洪懿门资……”“五枝派”。这些内容与至正碑中内容相近。

碑文中有“都维那善文智家庄智秀娘娘李氏张氏男智文赟娘娘刘氏……。都维那善文智家庄智安刘氏牛氏男智坚娘娘张氏……。都功德主红摽村耶耶刘文娘娘李氏男刘根元妻王氏……都功德主虎拨村李玉妻白氏男李显妻张氏李良……都功德主虎拨村刘伯聚妻张氏男刘义妻……”

其中的“虎拨村”出现多次,一直是笔者想考察而不得的村庄名。

3、大明万历天池寺续传记碑

此石碑仅存原碑的上部,由三块碎块拼凑而成。碑面碑题为“天池寺续传记”,立碑时间为“大明万历七年(公元9年)”,能够看清的字迹有“僧会司僧……”“钦差巡抚都察院老爷王……”“钦差雁平道老爷杨……”“水清而丽,其殿宇巍峨”“祖师明远重修”“田地之多寡,僧徒之名数……”

从残碑可看出,原石碑体量较大,石质坚硬。从仅有的文字可推断,立碑为天池寺续传,尊明远为祖师,天池寺殿宇巍峨,天池寺立碑时,钦差巡抚都察院老爷、钦差雁平道老爷均有参与。

4、清同治七年典地碑

此石碑为原寺庙墙碑,石质为紫温石。留存物为原碑下部分,上面字迹清晰,内容单一,文字有“咸丰九年(公元年)典到”“……下地五亩、南梁北坡地貳亩、大堐底地贰……”“共随山米捌升典价钱肆拾贰……”“情愿将原地粮施捨回本寺承……”,“但不许住持典卖斯言虽谬亦后虑之”“住持僧圆福”。

此残碑碑文文字虽不完整,但个中缘由却很清晰,当年寺庙住持僧为圆福,立碑为某些庙产与村人有契约来往,立石为证。

5、无名碎块石碑

在天池寺院落里,有一碎块石碑,即不知其碑名,也不知其立碑时间,从仅有的文字中,能看到这样的内容:“夫天池五台下院也”“……之阳未尝一至台始至天池见……”“……北岭历东岗出诸峰到谷泉而……”“天池古刹不知创自何时考……”“之阪田崅地可以供香火”。

极少的文字却有很重要的信息,“夫天池为五台下院也”,“五台”所指为何?碑何时所立?如果能找到此残碑的其他部分,也许谜底会迎刃而解。

纵观天池寺碑文中记载的历史事件,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年),明远祖师重修天池寺始,经历了宋天禧四年(公元年),智崇法师天池寺受戒;金天德三年(公元年),明远弟子德宝、福志、海觉等为其立塔并题写塔铭;元至正二年(年),天池寺五枝派住持道江为天池寺庙产及下院立碑纪念;大明万历七年(9年),天池寺续传立碑;清康熙十八年(公元年),褒奖知县陈恭除八害;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年),里人刘辉组织重修天池寺;清同治七年(公元年),僧人圆福典地立碑;到年,五台文物局重修天池寺止,0年间,天池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发展,从繁荣兴盛到凋零衰落的起伏变化,是一代又一代的天池人坚守初心,笃行致远,才使得天池寺香火相继佛光普照。如今,大林村有识之士以乡村振兴为依托,正在做扎扎实实的一系列工作,恢复天池寺庙貌,硬化进出道路,修建水库,退耕造林等,期盼更多的记录古天池寺的信息能出现,期盼天池寺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无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