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愈多元愈美丽
文
星球研究所
本文所有摄影作品
均经著作权人授权使用
很多人的印象中
甘肃是一个偏远的西部省份
有着大片干旱的土地、漫天的风沙
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
从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看
它似乎正在努力向西方延伸
渐渐远离东方腹地
(地图源自
国家林业局)▼
除此之外
你一定还有一个印象
就是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
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从年回族人马保子制作出第一碗面算起
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
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经浩如烟海
相比之下
能深入全面解读甘肃的文章则寥寥无几
因为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脉络并深入思考是非常困难的
但不加思考的惯性思维
以及制作不加思考罗列信息的指南却很容易
大众眼中的甘肃
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
就这样形成了
(马保子拉面场景重现,摄影师
Wangdu88/RF)▼
而在星球研究所看来
甘肃是中国最多元最包罗万象的省份
各种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
水火不融的动植物都在这里汇集
各种历史、文化、民族、宗教
也都在这里交汇、冲突、融合
而且愈多元愈美丽
这一切都要从甘肃的形成说起
按照地理分区
甘肃可以分成四个区域
这每一区域的形成
都源自地理与历史共同织就的史诗
Ⅰ
公元前年前后
周人的先祖不窋(bzh)因夏朝朝政混乱
“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他率领周部落避开混乱的中原
来到当时被视为戎狄之地的甘肃庆阳耕织繁衍
甘肃的第1个地理区域
陇东、陇中黄土高原
出场了
(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这片黄土高原包含了
今天的兰州、定西、庆阳等诸多地方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兰州皋兰县航拍,摄影师
凝固之眼)▼
道路只能在山脊上蜿蜒前行
(定西鲁家沟地貌与公路,摄影师
王宏宾)▼
黄河也从这里穿过
逶迤东去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黄河刘家峡,摄影师
仇梦晗)▼
虽然地表上千沟万壑
顶部却是或大或小的平地
加上平均厚达50-80米的易耕种黄土
这里很早就成了“沃野弥望”的良田
从空中俯瞰
蜿蜒连绵、层层堆叠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定西安定区青岚乡,摄影师
王宏宾)▼
哪怕是一块普通的小山头
也可以打理得井井有条
(甘肃庆阳西峰,摄影师
陈明)▼
春天
千树抽枝、百花盛开
红的、黄的、绿的、白的
煞是多彩缤纷
(平凉市崆峒区西阳乡,摄影师
王雅琴)▼
夏天
海拔到多米的陇山
阻挡了东来的水汽
让这里获得相对较多的降水
黄土高原居然没了“黄土”
全然被浓浓的绿意覆盖
(平凉市华亭县山寨乡,摄影师
王雅琴)▼
冬天
大地素妆、白雪皑皑
黄土梯田一圈一圈向山顶聚集
如同大地的指纹
(兰州皋兰县,摄影师
凝固之眼)▼
迁移至此的周部落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正好在黄土之上获得了用武之地
周部落也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先是从庆阳扩展到陕西岐山
之后又从渭河流域开启了武王伐纣的序幕
最终羽翼丰满的周部落
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
周朝
Ⅱ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上演
边缘征服中心的王朝更替
然而甘肃的机会不止一次
公元前年前后
嬴氏部落的首领嬴非子
因养马能力出众
被周孝王分封到“秦”
专门负责在“秦”给王室养马
当时的“秦”并非陕西
而是位于今天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境内
至此
甘肃的第2个地理区域
陇南山地
出场了
(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它大致包括渭水以南
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
覆盖陇南市以及天水市、甘南市的部分区域
在这里秦岭由东而来
岷山山脉由南而来
大山交汇、重峦叠嶂、山高谷深
今天这块并不大的区域里就有
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
(官鹅沟瀑布,摄影师
何奕轩)▼
例如官鹅沟天池
一池清波如镜、两山相对成画
浑似人间仙境
(官鹅沟天池倒影,摄影师
胡卫东)▼
陇南山地降雨充沛、植被丰富
发育出了诸多河流
美丽的白龙江
在甘肃境内流淌了公里
是为陇南的母亲河
(摄影师
陈海涛)▼
另一条重要的河流
西汉水
曾将一对秦人情侣分隔两岸
相思之情化作千古名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摄影师
方向)▼
当河流冲出大山
在河谷两侧以及山峦的平缓处
滋养出茂盛的牧草
秦人在这里可以饲养出良马
良马又可以装备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再加上秦人长期与西戎争战
逐渐形成比中原地区战斗力更强的武装力量
另一方面
陇南山地还盛产食盐
作为当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食盐可以为秦国提供极大的财富
正是依靠陇南山地的哺育
秦人在其后的余年间
逐渐扩大领地
直至扫灭六合
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
秦
(秦人扩张图,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林业局)▼
Ⅲ
秦建立了中华帝国的雏形
而继承秦朝疆域的汉
却一直面临西北强邻匈奴的骚扰
经过几代帝王的韬光养晦
实力渐强的汉帝国开始着手攻灭匈奴
此时汉武帝从俘虏处得知
匈奴在西域有一个不共戴天的敌国
大月氏(druzhī)
他决定召募勇士前往西域联合大月氏
“断匈奴右臂”
(以坐北朝南的视角,西域地处匈奴之右)
公元前年
张骞应召前往
史称“凿空西域”
▼
于是甘肃的第3个地理区域
河西走廊
出场了
(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它位于黄河以西
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
在它的北侧伺机南下
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干旱的柴达木盆地
则在南侧寸步不让
再加上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等南北夹峙
形成这条宽度从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的狭窄走廊
汉代从中原前往西域
除了这条窄窄的走廊
几乎无路可选
(河西走廊周边3D地形图,制图
AntonBalazh/RF,星球研究所增加标注)▼
河西走廊降雨稀少、非常干旱
从空中俯瞰
大地干渴龟裂,如同火焰烧灼
(张掖丹霞航拍,摄影师
焦潇翔)▼
幸运的是
走廊南侧便是高大的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拍摄于敦煌到兰州的飞机上,摄影师
姜鸿)▼
飘浮在云端的雪山
与干旱的走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祁连山脉的镜铁山,摄影师
邱建军)▼
祁连山长达千米
平均海拔超过米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祁连山脉肃南段,摄影师
李春)▼
高大的山体截住了富含水汽的云团
祁连山的东段降雨丰富
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肃南县杨树沟,摄影师
李春)▼
祁连山的北麓
还拥有总面积高达2.4万平方公里的
祁连山草原
(张掖肃南县的公路与草原,摄影师
李春)▼
草场广阔
(康乐草原,摄影师
曾建军)▼
野花遍地
(康乐草原,摄影师
袁博)▼
世界第一大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
便位于此处
它自西汉起就已是规模巨大的军马基地
(山丹军马场,摄影师
刘忠文)▼
为争夺这处宝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次战争
战败的匈奴被迫放弃祁连山草原
匈奴人的歌中唱道
▼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祁连山山谷
还发育出多条的冰川
储水量约亿立方米
相当于个北京的密云水库
(走廊南山素珠链冰川,摄影师
李春)▼
雪峰巍峨险峻
粒雪积累区宽大辽阔
(从张掖大都麻穿越祁连山,注意左下方的人,摄影师
李春)▼
雪原一望无际
目光所及皆是纯净洁白的世界
(七一冰川,摄影师
李昭青)▼
冰川融水加上山区降雨
在山谷间汇集成河
形成了流向河西走廊的多个水系
(冷龙岭西大河,摄影师
刘忠文)▼
或涓涓细流
(祁连山,摄影师
林北岸)▼
或洪水汹汹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正义峡谷,因洪水及阳光而形成红色之河,摄影师
李春)▼
其中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黑河
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弱水三千”
它从祁连山中孕育而生
一路穿越绿洲、戈壁、盐泽、沙漠
直到内蒙古额济纳的居延海
所以也被称为额济纳河
(黑河夕照,摄影师
李春)▼
党河则是灌溉敦煌平原的唯一河流
没有它就没有敦煌文化的存在
(党河,冬日冰冻的水面,摄影师
姜鸿)▼
位于敦煌的渥洼池
硬是在沙漠戈壁的边缘
营造出一片水乡泽国
(远处的山是阿尔金山,摄影师
姜鸿)▼
瓦房城水库
雪山倒映在湖水中
变幻出迷人的美丽风光
(张掖瓦房城水库,摄影师
李春)▼
西大河水库
更是极致
它可以眺望祁连山冷龙岭北麓
雪山、湖水、草原交相辉映
(摄影师
刘翔)▼
这些水系流向河西走廊
在干旱的土地上滋养出一连串的绿洲
从下面这张Google卫星图上可以看出
祁连山北麓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
正是建立在一个个绿洲之上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地图源自
Google)▼
一连串绿洲的存在
让张骞以及后来者可以沿着绿洲进入西域
汉武帝也正是在这些绿洲中
设置了河西四郡
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
绿洲也为这些郡县提供了农耕文明的生存基础
在南北两侧游牧民族的长期夹击下
河西四郡长期被中原王朝牢牢控制
与这一点关联十分密切
打通了河西走廊
中原王朝不再蜷缩一隅
开始与广阔的外部世界密切交流
这种交流在唐代达到了顶峰
也带动了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
当时的凉州(武威)一跃成为河西最大的城市
整个河西地区的存粮甚至占到全国的1/3
富甲全国
(河西区域的永泰古城,为明代遗存,摄影师
梦之境)▼
一个开放的大国
创造了绚烂的文明
这时的河西走廊
不是边关而是通衢
不是荒芜之地而是帝国的雄心壮志
Ⅳ
又过了数百年
时间到了元朝建立的前夜
窝阔台次子阔端从三面兵临吐蕃
公元年
阔端邀请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来到凉州
经过会谈双方约定吐蕃归附蒙古
作为交换
阔端皈依藏传佛教
此后藏传佛教得以走出青藏高原
开始向蒙古高原乃至全国扩张
这次会盟被称为
“凉州会盟”
这时
甘肃的第4个地理区域
甘南高原
出场了
(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甘南高原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
汉唐时只有一部分成为中原王朝的郡县
直到元朝才被整体纳入中央政府管辖
(甘南临潭县冶力关,摄影师
仇梦晗)▼
岷山、西倾山、积石山
三条山脉贯穿甘南高原全境
使得这里山地众多,且山形独特
甘南的舟曲、迭部
山高峡深、气候温润、森林密布
(迭部扎尕那附近山峰,摄影师
李春)▼
山下隐藏着多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
例如扎尕那
(摄影师
胡卫东)▼
它时常云雾缭绕
宛如世外桃源
(摄影师
吕威)▼
甘南的碌曲、玛曲
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气候高寒、草原广阔
玛曲意为“黄河”
草原上的河曲
曲折缠绕、留连忘返
(玛曲县阿万仓乡,摄影师
左雪兰)▼
其后
元朝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之名建立
甘肃行省
甘南则在清代正式划入甘肃
至此
黄土高原、陇南山地
河西走廊、甘南高原
四大区域构成的甘肃主体基本成形
Ⅴ
此外
如果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甘肃
那么它在中国的独特性将一目了然
这种独特性就在于
博大的中国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不同点
这些不同点都在甘肃交汇、碰撞、融合
甘肃已经完全不是偏远的西部省份
而是一颗通达四方的“中国之心”
例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划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都在甘肃交汇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图,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四大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也在甘肃交汇
▼
五大植被区划
仍是在甘肃交汇
(中国植被区划,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依据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集》,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从金色的胡杨林
(金塔县金波湖,摄影师
姜鸿)▼
到绿色的冷杉云杉
(康乐草原的针叶林,摄影师
仇梦晗)▼
以及低矮的戈壁草丛
(玉门关外的戈壁滩,摄影师
袁博)▼
还有四大动物区划
同样在甘肃交汇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划分方法依据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就连国宝大熊猫
也在“干旱荒凉”的甘肃找到栖息的乐土
它们分布在甘肃的7个自然保护区
包括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和尖山大熊猫保护区等
(图片源自
甘肃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
各种自然区划的交汇
让极其丰富的地貌在甘肃融合共存
(甘肃主要地貌分布图,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点击可放大查看,底图源自Google)▼
从单调的敦煌雅丹
(敦煌雅丹,摄影师
在远方的阿伦)▼
到绚烂的张掖丹霞
(摄影师
仇梦晗)▼
从高山
(肃南洪水坝,摄影师
李春)▼
到峡谷
(马营河大峡谷,摄影师
曾建军)▼
从草原
(康乐草原,摄影师
李春)▼
到沙漠
(敦煌鸣沙山脉,摄影师
姜鸿)▼
丰富的地理环境
连接四方的通道
也让甘肃成为一个民族大走廊
不同生活方式
不同风俗的多个民族
都在甘肃的土地上融合共存
(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甘肃测绘地理信息局)▼
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
多种宗教各放异彩
因为没有一个优势宗教
也让各门各派都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这里既有道教第一圣地
崆峒山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
王雅琴)▼
也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
拉卜楞寺
(摄影师
澍先生)▼
还有遍布甘肃各地的佛教石窟
如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甘肃独占其二
一块密密麻麻的山体上居然聚集了
座洞窟、身泥塑石雕、余平方米壁画
也许正是这么多的神灵和人类一起
创造了多元的甘肃
(麦积山石窟,摄影师
澍先生)▼
然而
从宋代开始
中原王朝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航海技术也在此时飞速进步
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丝绸之路海路与陆路图,制图
风沉郁/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MichaelSchmeling)▼
到了明代
朝廷在包括甘肃的广大北方
建造起“豪华版”长城
其人力财力耗费之大远超汉唐
然而越是强大的长城
越是在极力证明国家的衰弱
甘肃已经不再是通衢
而是肃杀的边关
中央之国也已经日薄西山
(嘉峪关关城,摄影师
邱建军)▼
甘肃逐渐远离了开放的大舞台
曾经在开放时代富甲全国的甘肃
陷入落后、贫穷
直到近现代
欧洲人从海上袭来
中国的海洋文明重新开启
甘肃这个内陆省份则完全与此无缘
其人均GDP连续多年在全国垫底
甘肃的未来在哪里呢?
我想正是
一带一路的大机遇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
愈向西愈美丽
愈开放愈美丽
愈多元愈美丽
(嘉峪关关城,摄影师
邱建军)▼
...TheEnd...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