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罗山,登山路线不计其数,然而比起山奇水秀的大罗山南部来说,大罗山的北面走的人就相对很少。记得很多年前,我经常一个人在大罗山北面走,从皇岙走到三堂,从河口走到妙智庵,从大岙溪走到响动岩。虽然这里没有特别漂亮的石头和水库,却有着许多独特的人文古迹和茂密的茶园,大片的瓯柑,还有让人陶醉的桂花香。就在半个月前,我和队友徐进一起,曾经从大岙溪上山,拜访了响动岩、下坦坪和心安寺。年6月27日的这个周末,我们中国罗山第一群组织了58人,从瑶溪皇岙村国安寺千佛塔起步,路线是皇岙村--国安寺千佛塔--三堂--响动岩--下坦坪--心安禅寺--青灯山舍--觉海寺--大茶山节孝亭--老陈山--驻云亭--皇岙岭--皇岙。这一圈走下来,大罗山北部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让大家留下了特别美好的记忆和深刻的印象。
皇岙村,隶属于瑶溪街道。据传因汉光武帝刘秀避难于此而得名,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瑶溪五大景区之一的千佛塔景区所在地。此地三面环山,杨梅成林,古刹塔影,佛风昌盛,历来被视为风水宝地。
国安禅寺,坐落于大罗山五峰山东麓,原名国安院,群山环抱,四周林木苍翠,寺内青烟缭绕,景色宜人。据弘治《温州府志》载“国安院,在华盖乡,唐乾符四年间()”距今已有多年。
国安禅寺的原寺规模宏大,九进院落,厢房三百余间,全为木石结构。然而历经兴衰,原建筑早已倒塌,后经十年浩劫,寺僧星散,碑石破坏无遗,仅残存国安寺塔一座。直至年开始,国安寺才得以重建。
国安寺塔,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建,六面九级实心,高17余米,塔身遍雕佛像,共计尊,故又名千佛塔。
国安寺千佛塔庄严挺秀,雕刻优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艺术价值,是温州宗教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大罗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5月3日,国安禅寺塔经国务院、国家文物局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皇岙村上大罗山,通常会走皇岙岭。其实除了皇岙岭,村里还有两条路可以上山,一条是响动岩岭,还有一条是三堂岭,我们这次走的是国安寺边上的三堂岭,也叫国安寺岭。这是条台阶古道,也就20多分钟就到了山顶背上,此处会有叉路,继续前进是瓯海三堂村,走左边小路可去响动岩、李王尖、老陈山和大茶山。
沿叉路左切,往响动岩方向而去。复行片刻,望向西南方向,李王尖下的响动岩村即映入眼帘。
响动岩村
响动岩村坐落在大罗山腹地,大岙溪出村而过。由响动岩、彭宅、三堂、深山、九绛5个自然村组成。到了改革开放后期,大量村民移民山下,建起了新的响动岩村。如今山上仍散落着三三两两的小村落,一些留守老人还在守护着这一片故土。
潘氏宗祠
二帝殿
响动岩之名始于明朝,当时是无人居住的山区,因奉敕建造张璁墓时,官方敲锣宣告开工仪式,其声响动一片,故名“响动岩”。
响动岩有张璁墓碑,俗称太师墓。据《明实录》和《明史》所载明朝内阁首辅张璁(人称张阁老)卒年65岁。张璁墓在嘉靖十八年敕造,占地约十五亩,规模宏大,然而到了土地运动和文革期间,张璁墓被彻底破坏,如今只剩墓碑。
关于响动岩名字的来历,还有一种更为广泛的说法。村中有一片岩坦,此岩与周围的不一样,用力敲击会发出咚咚作响,特别是有打雷的时候,此岩也会传出嗡嗡的响声。响动岩这片会响动的岩坦就位于村东,之前很多人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如今边上竖立了牌子,很轻松就能找到。
传说中的响动岩如今就在脚下,队友们立即找来石子敲了起来。果然,岩石上传来清脆的响声,再敲敲别的岩石,此处响声明显不同。一直苦苦寻找的响动岩就在眼前,听着那声音在耳边响起,许多队友显得异常的兴奋。且不论这声音因何而起,应该与地质构造有关,只要好好宣传,这响声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从响动岩村沿着一条古道向右侧下行,条石台阶据说是由当年被毁的张璁墓石头铺成的。至公路处,会看到写有“龙母宫”的牌子,此处叉口有条步道直入溪谷。拾级而下,一座富丽堂皇、色彩鲜艳的宫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龙母宫,供奉着龙母娘娘。龙母宫的下游就是大岙溪,这里两岸青山绝壁,流水淙淙,显的特别的幽深,静谧!
龙母宫始建于清朝初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文革时期,龙母宫曾遭损坏,后来在各方资助下得以重建。龙母宫旁有龙洞,四折瀑从洞口汹涌而下,落入龙潭。洞囗雕有几条活灵活现的神龙,威严无比。
大罗山被称为龙潭的有好多处,而响动岩的这处龙潭却很少有人知道。据说每当大雨过后,这个龙潭溪水暴涨,倾泻而下,撞击在峡谷中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会发出龙吟一样的声音,岩石下有一个深潭,仿佛龙洞。这个岩石就被叫做仙洞岩或响龙岩,后世在这块岩石之上建有龙母宫。
龙潭
龙潭上面还有龙洞
站在响动岩村,抬头望向远方西南方向,会看到那边的山顶上有着许多房子,其中有座瞭望楼高高在上,特别明显。其实那个地方就是下坦坪村,爬大罗山这么多年,很少涉足下坦坪,之前总感觉有些神秘,遥不可及。直到上次才和队友徐进一起从响动岩走到下坦坪,还意外的收获了心安禅寺。这次我们的大部队也要去下坦坪,我要让更多的队友去走一走,去了解这个相对来说平时很少经过的又一个大罗山古村落。
终于来到了下坦坪村,此处海拔较高,视野空旷,可以俯视响动岩和更远处辽阔的村庄平原。村里保留着许多老房子,然而最引人注目还是这几座有着鲜明风格的建筑。许多队友都是第一次来到下坦坪,纷纷驻足留影。
瞭望楼
下坦坪是个自然村,属新民村。村中有株几百年的樟树,枝繁叶茂,特别的粗犷。
通往心安禅寺的路
心安禅寺
心安禅寺就像一朵洁净的莲花,盛开在群峰怀抱之中。周围古木苍翠,瓯柑幽馨,古郡温州全景尽收眼底,远瞻瓯江环带而过,前观吹台山,诸峰起伏,景域广大,后依大罗山峰巅李王尖,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景观秀丽,奇妙无比。
四面观音像
历经沧桑的心安禅寺是大罗山北部重要古刹,是温州佛门圣地。虽无考定始建于何年,但从清朝三座祖师塔、大殿口的石脚,可以考究是清朝之前的寺院。
浙南近代高僧唯田法师,曾于民国时住持心安禅寺,驻锡过江心寺,与弘一法师交往颇深。晚年于此修行三十多春秋,为心安禅寺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至年圆寂。
心安寺现在都定期提供香客在此举办禅修,以调理身心,学习佛法,觉悟人生,奉献社会,信众也越来越多。如今的心安禅寺还在扩建之中,规模宏大,建筑风格优美,堪称大罗山最漂亮的寺庙。
从心安寺可以直接走山路去后半山顶和觉海寺,也可以走寺庙门前的那条古道去自力村,居高临下,远处的温州大学城和河网密布的三垟水乡一览无余。自力村有许多幽雅别致的石头房,淳朴的山村显得特别的宁静,而最吸收人的还是青灯山舍。
进入自力村
青灯山舍
自力村的青灯山舍是一家充满禅意的庭院民宿,隐匿山中。由小径寻路前行,复见错落有致的台阶,绿树环绕的屋宇,而池塘里的蛙鸣声,完美地将自然韵律的动与悠悠禅意的静结合在一起。
离开自力村,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往大茶山方向走。
路过觉海寺
觉海寺,建于宋代,位于大茶山西面,因当时在此处能听到大海的声音而取名觉海寺。寺庙门前有一株大朴树,树龄已有多年,受国家二级保护。
大茶山村
大茶山村是一个著名的古村,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四面环山,森林茂密。该村已有多年的历史,村里至今保留着许多的古民居。历史上大茶山村因盛产茶叶而闻名,著名的茶叶“黄叶早″即产于此地。
从大茶山往老陈山走,路口会看到一座节孝亭,建于民国十一年,石构,平面呈方形,内有四根方花岗石立柱,柱子上皆有阴刻楷书楹联。该节孝亭是为表彰当时的管氏夫人叶氏的节孝行为,报请民国末代总统徐世昌而敕建的,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老陈山
老陈山是一个自然村,据说先民来自于龙湾区永中上京村陈姓居民的迁移,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村民们以种植瓯柑、茶叶,桂花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生活。
从老陈山一直向东走,会看到一座驻云亭。此处有叉路,左行去响动岩方向,右边是皇岙岭。
皇岙岭古道位于瑶溪皇岙山南侧,因岭下有皇岙村而得名,是以前从大罗山东通往瓯海茶山大茶山村的主要通道,古道两旁是密密的杨梅树。
王瓒墓
王瓒墓就位于皇岙岭边上,坐西南朝东北。墓始建于明嘉靖初,依山而建,占地约平方米。原墓上神道门、石碑等均毁,仅遗墓穴与石像残件,现墓为年按原貌修复。王瓒(-),永嘉华盖乡李浦村人(今温州龙湾区永中镇殿前村)。为明代三朝元老,官至礼部尚书,人称榜眼王。
紧临王瓒墓的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张璁祖墓。张璁(公元年-公元年)今温州市龙湾区普门村人,明朝嘉靖年间重臣,明朝大改革的开启者,官至内阁首辅,世称张阁老。
从皇岙岭下来,进入皇岙村,我们这次的活动路线就形成了一条环线。
这是本次活动的轨迹,从皇岙国安寺三堂岭起步,沿皇岙岭下山,58人的队伍绕着大罗山北部绕了个大圈,这里独特的山水田园和人文风光让大家领略了大罗山不一样的美。然而更庆幸的是,当我们的队友全部安全下山上了车,才不到几分钟便电打雷鸣开始下雨,真是天助罗山,天公作美,感谢国安寺,龙母宫,心安寺,觉海寺的菩萨大神们的护佑,为我们的大罗山北部之旅完成了一个圆满。
作者张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