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千里
“这场战争把我们领导层存在的巨大缺陷暴露无遗,我们的情报工作也做得不好。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还要揭过去的伤疤?为什么我们还要沉浸在过往的失败中?我们应该忘掉屈辱,继续前行。”——印度原第67旅旅长古尔布斯·辛格在回忆年中印边境东段战场时评论道
年11月20日,在中印边境东段战场,印军在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一线的防御已经完全崩溃。至此,我军战前制定的“集中兵力,迂回包围,打头切尾,击背剖腹”的战法全部获得成功。位于追击第一线的藏字部队第团和第11师第33团,已经成功推进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附近。我军进展之神速,追击速度之快,大大出乎战前的预计,甚至把大量溃逃中的印军士兵甩在了身后。
就在11月20日当天,总参发出了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次日晚间11时50分,总参又根据最高指示,命令前线部队在21日24时为止,“前进至何地,即停止在何地,不准在继续前进。”在命令下达之后,藏字部队第团与第11师第33团在进驻吉莫山口、查库、鹰巢山口和卡奇皮等地后,立刻停止追击,就地组织防御和侦察,监视印军动向。至此,历时三天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战役以我军完胜告终。
年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的一处补给点西藏边防部队官兵虽然停止了追击的步伐,但战斗任务还远未结束。虽然印军在西山口至邦迪拉的防御体系已经土崩瓦解,但还有成建制的残余敌军部队依托复杂地形和茂密山林藏匿,更有不少已成惊弓之鸟的印军散兵游勇被追击中的我军战士甩在身后,依然在我方境内游荡。因此追击阶段结束后,前线各参战部队迅速将任务重心调整为搜剿残余敌人上。第55师第、、团和山南军分区部队首先开始在西山口、申隔宗和略马东等战场附近展开清剿,就此拉开了搜剿行动的序幕。至12月5日,在西山口地区的清剿行动中,第55师共歼灭印军残余余人,缴获各型火炮30余门,各型枪支超过支。
随后,先前负责追击的藏字部队和第11师也派遣部队加入行动中。其中,藏字部队第团在登班-曼达拉一带地区展开搜剿战斗,第团则在略马东以西搜歼残敌,第11师第32团也向拉洪和邦迪拉地区挺进,准备在这一地区清剿未被追击部队消灭的顽敌。至11月22日,上述各部队均有所斩获,第团俘虏印军人,缴获火炮3门,轻机枪14挺。第团歼灭印军74人,第32团歼灭印军61人。不过,这些清剿行动并未遇到印军有组织的抵抗,整个战斗过程甚至有些乏味。而藏字部队第团的清剿行动却分外精彩,至今回顾依然让人回味无穷。
与其他几支清剿部队不同,第团在肃清残敌时连续遇到敌人成建制的抵抗,大部分都是从西山口一带溃退后被重新组织起来的部队。与那些散兵游勇不同,这些规模较大的残余部队不甘于失败,在准备伺机对我军进行反扑的同时,还四处打家劫舍,抢劫当地藏民的生活物资,甚至强迫当地民众为其充当向导或当搬运工,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1月22日,第团进入拉加寺一带地区进行搜索,该地位于新德让和吉莫山口之间,是溃退中的印军向南逃跑的必经之路。团部先是派第3营迅速守住吉莫山口,切断敌溃败的南逃之路,然后,令第2营深入拉加寺和木梨村围捕印军残余。
11月23日夜间10时30分,第2营第5连官兵突然发现,在从新德让至拉加寺的公路上,有大批印军正从山上往下跑。虽然第5连与这股印军距离很远,但根据地形和当地民众提供的情报判断,这支印军肯定是要途径拉加寺往印度方向逃亡。于是,第2营开始在拉加寺西北侧设伏,其中第5连在公路左侧埋伏,并切断敌军通往吉莫山口的道路,第6连在道路右侧埋伏,第9连负责支援。
当夜11时30分,在第2营抵达伏击为止不到半个小时,那批印军果然跑到了拉加寺一带。在印军打头的一个班刚进入伏击圈后,第6连第2排官兵突然从伏击位置一跃而起,跃起并朝印军开火,打头的印军根本无心接战,除6名当场举手投降外,其余掉头逃窜。这一举动让溃逃的印军惊慌失措,却也起到了打草惊蛇的反效果,印军部队立刻后撤,并占据有利地形负隅顽抗,第2营官兵不得不从伏击转入强攻,第6连和第5连分别从左右两翼对印军发动攻击,已是强弩之末的印军不敌,退缩到一个小山包上。被逼到墙角的印军终于表现出罕见的勇敢,开始疯狂反扑,前后进行了10余次冲锋,但均被我军的火力击退。
不久,第9连配合第5,6连对该支印军形成合围,精疲力竭,逃脱无望的印军终于放弃抵抗,成批投降。至24日凌晨1时30分,这场伏击战胜利结束,第2营官兵共歼灭包括营长在内的人,缴获轻机枪13挺,迫击炮2门,弹药无算。
在清剿作战过程中我军又俘虏了大批逃亡24日天明之后,第团又派第1营向普冬地区进发,以扩大清剿战果。而就在前一天,溃逃下来的印军途经此地,就对该村进行了洗劫,普冬村群众余人被迫逃到村西南一个小山沟里的牛棚中避难,眼睁睁看着印军将他们辛苦储存的粮食抢劫一空。第1营官兵在成功解救这批群众后,他们纷纷向我军提供敌军动向的宝贵情报,有些还自愿为我军带路,第1营当即令第2连前往普冬村。
情报显示,在村中仍有不少群众被印军困住,为了在歼灭敌人的同时保证不误伤群众,第2连官兵决定首先设法救出群众,再寻机围歼敌军。此时已经入夜,第4班和第6班的战士趁着夜色在村头正面向印军开火,吸引印军注意。印军听到枪声立刻紧张起来,立刻放下抢来的粮食,端起枪向我军火力点还击。趁印军不备,第2连派出一名藏族战士从侧后向村民喊话,动员他们从小路逃离。后来,这名藏族战士甚至直接冲到村民中间动员他们逃离,在战士们的通力配合下,先后经三次营救,第2连终于将全部村民成功救出,并转移到安全地点安置。
没有了困扰,第2连开始亮出利刃。向村中的印军发起攻击。只一个冲锋,这些印军就崩溃了,慌乱中的印度兵不知道在一团漆黑中,我军战士会从什么方向冲过来,纷纷缴械投降。至21时,战斗结束,第2连官兵共歼灭印军34人,同时解救群众人,而2连官兵和当地群众无一伤亡。这场零伤亡的胜利,就是在整个东段地区我军一边倒的形势下也是十分罕见的。
而第2连官兵取得的又不仅是一场战斗的完胜:在第二天天亮后,第2连官兵又开始搜集被印军丢弃的粮食归还给当地村民,当地的藏民同胞还是第一次见到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军队,纷纷自发地向我军战士献上哈达,还为我军送酒送肉,不过均被战士们婉言谢绝。普冬村“三进三出救群众”的事迹,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早已对作威作福的印度老爷兵们不满的当地群众,在听闻“菩萨兵”来了,纷纷主动为我军充当向导,或帮助我军搬运物资,普冬村这场战斗所起到的良好影响,要远重于实际战斗取得的战果。
在围歼普冬村残敌后,第2连战士发现这些印军士兵基本都隶属于印军第62旅。而根据俘虏交待的情报,第62旅残余此时已经逃遁至普冬村以西地区,并企图沿着山路经打陇越过吉莫山口逃回印度——这可是一条大鱼!
这些信息上报至团部后,第团立即决定派第1营副营长和第2连连长,率领第2连第2排以及医护兵和通讯员等共28人组成特遣队,前往普冬村西南高地搜剿第62旅残部。25日下午1时30分,特遣队官兵行至半山腰时,在一间废弃的牛棚旁的小道发现有人活动的痕迹,特别是发现了印军丢弃的烟盒等物,这些线索显示印军极可能向北侧山路前进。
于是,官兵按图索骥,在下午2时许和印军短兵相接,打头阵的尖兵组立刻开火,当场击毙印军4人,其余印军陷入惊恐,抱头鼠窜,其余的特遣队官兵一拥而上,火力全开,又接连击毙10多人。印军部队一直逼退到一条小河旁,部分印兵回过神来,开始依靠河上土桥旁的乱石堆组织抵抗。特遣队立刻调整战术,开始强攻。第2排排长亲自率领突击队强攻乱石堆后的印军火力点,印军毕竟立足未稳,刚刚架起的轻机枪接连被端掉,印军除少部分过桥逃亡外,其余大部被歼。
战斗结束,打扫战场之际,一名被俘印军士兵向我军供称:他们的旅长被击毙了!我军官兵循迹找到了一具身着高级军官头戴贝雷帽的尸体,口袋中的军官证上赫然用英文写着:霍伊尔·辛格·拉提(HoshiarSinghRathee)——这正是印军第62旅旅长。
经过印军俘虏再次确认后,我军官兵将其妥善埋葬并树立墓碑。这次普冬村西山追剿战,第2连官兵在运动中精确判断敌情,以突然的攻势打了印军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将其大部歼灭,仅仅两个小时的战斗,就歼灭包括准将旅长在内的58人,而第2连仅付出了轻伤1人的微小代价,其中第6班因击毙敌旅长而在战后荣记一等功。
现在成建制的印军只剩下第4高尔瓦尔营残部还在逃,他们于申隔宗开始化整为零逃窜,企图经打陇越过吉莫山口南逃。11月27日,驻打陇德第团第3营第9连在清剿前线返回途中,发现逃亡中德第高尔瓦尔营部分敌军,随即派遣突击队插入山梁进行阻击,印军很快陷入重围,在象征性抵抗了一阵后全部束手就擒,此战又俘虏印军人,我军则无一伤亡。
至12月初,整个清剿行动胜利结束,我军战果极为辉煌,其中第团成果最为丰硕,共计歼灭印军人,其中击毙人,俘虏人,缴获大批军事物资,而己方仅牺牲12人,负伤35人。第团凭借这一辉煌战绩,在战后荣记集体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