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四圣六凡,是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
一、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有自觉(自己已经觉悟)、觉他(能令他人觉悟)、觉行圆满(自己的觉悟达到了究竟圆满)三种含义。具此三觉名之为佛,如释迦牟经佛、阿弥陀佛等。佛教以佛为四圣中最高者,谓对宇宙间一切事理无不通达明了。学佛成佛是佛教徒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二、菩萨。著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即觉悟的有情,有自觉、觉他两种含义,但缺“觉行圆满”。故次于佛。佛和菩萨皆是大乘圣者。
三、缘觉。辟支迦佛陀之意译,亦作“独觉”或辟支佛。据佛教解释,多出在无佛之世。因根性较利,自己观察当前事缘而能悟道,故名缘觉。又因不待师友指点,自然悟道,亦称“独觉”。在三乘中属中乘圣者。
四、声闻。意为听闻佛陀言教的觉悟者。声闻,一般又可分为四级,即须陀洹果、斯陀江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通称为四果圣人,以阿罗汉为最高。在三乘中属小乘圣者。
六凡,三界内的六种凡夫众生。虽同为凡夫,但因善恶业果境地的不同,又分为六种,名为六凡,亦称六道天道。即天界众生。有三界二十八重天。从人间往上有六重,名“欲界天”,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
欲界以上有四禅十八天,名为“色界天”,因没有男女情欲,只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四禅中初、二、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合为十八天。
色界之外另有四重,名“无色界天”。因没有色身形相,故名无色界。它只有精神心识的存在,通常还都处在寂静定境,故又名“四无色定”,也称“四空天”。
二、人道。指人类众生。诸佛贤圣多出在人间。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辦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能明理祛惑,转凡成圣。
三、阿修罗道。属于非天道,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统率夜又、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
四、畜生道。包括牛羊豕马及一切虫禽兽等。此等众生,生活住处多受自然的支配,无改造环境的能力。有的依附人类生活,如牛羊鸡犬等;有的弱肉强食,如虎狼之于獐兔,鹰之于雀虫。
五、饿鬼道。是一种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在饥渴历千百年不闻浆水之声者,常受饿渴痛苦,故名饿鬼。
六、地狱道。即地下牢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
佛教认为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奉行上品十善业,修四弹定及四空定等,可分别生三界诸天道:修五戒或中品十善业可生人道:作下品十善业可生于阿修罗道;作下品十恶业者,多堕畜生道;造中品十恶业者堕于饿鬼道;造上品十恶业及五逆罪者,即于地狱道。
看完佛教的四圣六凡后便可明白,修佛者虽然全希望自己可以得四圣福佑,但同时也要注意严于律己,千万不要道貌岸然。人即使高明到极致可欺骗终生,但却欺骗不了内心还有满天神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今日种下的因早已埋下了日后之果,所以要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天注定,而是由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