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若菩萨心中有真实我之相、有真实人道之相、有真实众生之相、有真实寿者之相,此菩萨即非菩萨。”
解释--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一般人常说“你、我、他”,以此方便表达意思,而“你、我、他”就有些许是指“人相、我相、众生相”。
“我”是指什么呢?
世间人所谓的“我”,在佛法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身我、二是觉知心的我,就是心我。
“身我”,是指以自己之色身、身体为我。世间之人往往为了这个色身而费尽心思,希望好好保护它,欲得长命百岁,为此总是想尽办法补身,欲求身体强壮。
譬如误以为“吃脑补脑”、“吃心补心”,是故有吃猴脑者,也有吃“猪心”者,甚至吃熊掌、蛇胆、种种动物之心脏,可说无所不吃,极尽造业之能事。
如是世间之人多不知“吃人一斤,必须偿还十六两”,逃也逃不过。又未来异熟果报之苦痛,他们那里想象得到呢?
又有人为了爱美,也是极尽可能,把自己打造得“美美的”,这当然要付出代价。
第一、要花钱、第二、要造业,第三、增长烦恼习气。
“人要衣装,神要金装”,免不了要花钱,趁着百货公司打折时,去血拼一番。血拼需要钱,钱不够花用,有人就动歪脑筋,甚至想办法去偷、去抢、去骗,为了满足己欲,却造了种种恶业。
这些都会增长烦恼习气,就是贪、嗔、痴、慢、疑之烦恼习气,甚至未来世须受异熟果报,这当然是轮回生死之因。
这个色身、身体其实只是地、水、火、风四大之假合物而已,是由人人本具之如来藏所生;既是所生之物,自然会坏灭,就是无常不实的法;既是无常不实的东西,我们又何故去贪着它?为它起烦恼呢?
这个身体,表面上看起来是妈妈生的,事实上,它是自己的如来藏所生,妈妈只是提供母胎之环境和供给养分而已。
在三界六道里,不同的异熟果报就有不同的色身,这当然是由于不同的业才有这个不同色身。可是这个色身终究不能免于一死,因为“有生必有死”。
所以这个身我是假的,只是一种假相而已。菩萨要了知这个身我不是真实的,没有“真实我”之相,这样才算是菩萨;若有我相,即非菩萨,佛意即是如此。
“心我”,就是觉知心的我,若误以为意识觉知心是真实不坏,以为是真心,这也是有“我相”。
意识觉知心是所生的法,是由如来藏所生,亦是属于五蕴十八界之法,这又怎么可能是真实的呢?
意识觉知心之生起,要有种种缘才可能出生,更要有如来藏才能配合种种缘而生出觉知心,并非无因而起。
譬如《楞严经》云:
“意、法为缘生于意识”,
即是意根触法尘而生意识。虽然如此,觉知心既是如来藏所生,则不可能永远不坏灭;“有生必有灭”,是一切有为法之必然道理。
觉知心的我既然不真实,就不可以执着它,一切觉知心之境界都不可以贪着;若是有贪着,即是着觉知心的我为真实,这就没有智慧,就是有“我相”。
菩萨若有我相,即非菩萨。
“人相”--
了解“身我”、“心我”,其实并无真实的我,所以菩萨不可以有我相。菩萨既已了知无我,无有真实之我,自是没有道理说有“真实的人”。因为一切的人,就自己而言,仍是“我”;既然无有一真实的我,所以不应该有真实的“人”相。
世间人常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这就是有我相,贪着于我,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不正确的观念就应该舍弃。又有人说:“我什么都不着,我只着一样。”
这也是有我相!这就表示他们还没有“无我”之智慧。菩萨了知世间无有真实的我,当然也了知无有真实的“人”。
若菩萨有“人相”,即非菩萨。
“众生相”--
无我、无人,则亦无有众生。若有真实的我,则有真实的人,则有真实的众生;若无真实的众生,则无有真实的我,则无有真实的人。
一切的众生皆是由五蕴之身而为众生,即使无色界众生不具足五蕴,亦是以觉知心为我,而说是众生。
然五蕴十八界既是假有,由五蕴所成之众生自是假名,亦是假有;是故菩萨无有众生相,菩萨若有“众生相”,则非菩萨。
“寿者相”--
寿者是由众生五蕴去当的,然众生既是会死,即便是长寿之人瑞,也是会死。如是寿者又有何真实之寿者相?
实无有真实之寿者,若菩萨有寿者相,即非菩萨。
“即非菩萨”--
菩萨必须具有智慧,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智慧之菩萨具无我的智慧、具无人之智慧、具无众生之智慧、具无寿者之智慧,如是菩萨是名菩萨。
是故应舍离一切相,不住于一切相,不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是即名真实菩萨。
又如来藏是无形无相,是空性,却是真实有,虽名“空性”,其实应名为“空有性”。
如来藏既是空性,无形无相,是故如来藏亦无有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无有一切相,如是菩萨,始名菩萨;如是菩萨,即是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