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博物馆中收藏着几幅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和佛、菩萨塑像,这些壁画和佛、菩萨的塑像,符合西域早期佛教壁画和造像的特征,具朴拙之美。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国宝级文物。
一,彩绘韦驮壁画
彩绘韦驮壁画
壁画高厘米,宽厘米。
韦驮顶盔贯甲,双手合十,两臂弯平端金刚杵,用墨线勾勒人物的形象和衣纹。面部表情肃穆,形象生动。这幅壁画是武威天梯山石窟中元代的壁画,此幅壁画,韦驮宽袍大袖的衣纹,轻盈飘逸,已经完全中国化了,将元代佛教壁画吴带当风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二,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
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
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塑像是唐代工匠在武威天梯山石窟塑造的。这三尊塑像反映了唐代受西域造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曹衣出水”的传统风格,尤其两尊胁侍菩萨的衣服紧贴身体,将菩萨优美的身姿体现出来。
坐佛高厘米。全跌坐,圆髻广颐,长眉细目,嘴唇紧闭,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体态,流畅的衣线,表现出恬静的心境。彩绘虽已斑驳,但不掩盛唐时期佛像圣洁安详的神韵,同窟中的菩萨立像,身姿优雅,气度端正。
左侧胁侍菩萨高厘米。头挽垂环髻,发绺披肩,面庞圆丰,秀目微睁,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体着紧身束带天衣及贴腿长裙帔巾自肩部横垂两道于膝下,右臂曲举,左臂下垂。
右侧胁侍菩萨高厘米。发髻耸起,余发成三绺垂肩,曲眉丰颐,神情恬静,庄严而不失妩媚。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宽披帛自双肩垂落至腋下,羊肠裙层折贴腿,柔和的线条完全同丰肌秀骨的身姿相应合,影塑技术已臻完善。
三,彩绘菩萨像壁画
彩绘菩萨像壁画长厘米,宽60厘米。
菩萨束带大圆髻,波浪卷发垂肩,高鼻深目。双耳戴宝珠耳饰,与宽大的白色项圈叠加在一起。上身袒露,下身着灰绿色紧身密褶长裙。左臂曲肘平举,右手下垂执净瓶。腰身向左扭动,身体呈S形。双臂戴镶宝钏,双手腕戴手镯。披帛绕肩于身后飘飞。面部及上身用朱砂晕染,鼻梁、眼皮、额角凸起,并在受光处晕染白粉,明显受到古印度、西域画风的影响。但描绘身体轮廓及衣褶的铁线描又有曹衣出水传统艺术风骨,充分显示了北凉佛教的艺术特色。
四,彩绘供养菩萨像壁画
彩绘供养菩萨像壁画,长32厘米,宽24厘米。
供养菩萨双手合十,侧身向里做胡跪状,束带大圆髻,波浪卷发垂肩。面部白粉平涂。着袒右肩袈裟,赤足。菩萨两侧绘莲蕾四朵,左肩旁绘尖瓣莲蕾一支。头光浅红,袈裟灰绿,面部白色,色彩朴实厚重。是在磨光草泥上用朱砂敷底,后用墨线勾勒的画法,使人物形象、技法都具有印度、西域早期石窟和汉风相融合的特点。
说起中国的石窟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其实这些最出名的石窟都和甘肃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有着传承关系,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它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也间接影响了莫高窟的发展,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天梯山石窟大坐佛
天梯山石窟菩萨像
下面我们来看看天梯山石窟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三大石窟产生影响的历史。
公元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他立智力低下的司马衷为太子,却将其他能力强的儿子们封为藩王。到他一死,这些在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八王之乱使晋朝实力很快削弱。北方匈奴、鲜卑、羯,西部羌、氐等民族纷纷占领晋国土地,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割据政权,北方乱成了一锅粥,这就是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凉州(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的汉族官员张轨为凉州刺史,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兴办教育,又积极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当其他地区的人民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时,凉州地区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大量北方的汉族知识分子和沿丝绸之路东来的佛教徒,都到凉州的首府姑臧(威武)躲避,这使凉州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文化经济的中心。乱世中需要精神寄托的人们纷纷信仰了佛教,佛教在凉州蓬勃发展。东来的佛教僧侣们按照古印度佛教的习俗开始在中国西北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来修行,这就是石窟艺术的起源。
敦煌莫高窟
公元年,张轨建立的前凉被前秦攻灭。由于战争持续的时间段,对凉州地区的破坏不是很大,凉州依然是前秦文化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佛教也在凉州进一步发展。此时流行开凿石窟,莫高窟已经在公元年开凿出了第一座石窟。
公元年强大一时的前秦帝国很快冰消瓦解。公元年左右汉族人段业凉州建立北凉国。公元年张掖泸水胡人(匈奴变种)沮渠蒙逊,杀掉段业自称凉州牧,建都姑臧,继承了北凉的帝位。沮(jǔ)渠蒙逊是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用聪明才智和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众多的割据国家之间周旋,让小小的北凉继续繁荣了30多年。
后十六国时期形式图
沮渠蒙逊在位期间大力扶持佛教,这使甘肃开凿石窟的风气更加盛行。许多有钱的人出资纷纷请高明的雕塑、绘画的工匠在开凿的石窟中塑造佛像、绘制壁画。像甘肃有名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开凿的。而天梯山石窟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加得到沮渠蒙逊的大力支持。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灯山村的天梯山山腰。由于山势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古人为了上下山方便,依山势开凿了许多的石阶,上山犹如上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有常年不化的积雪,有凉州八景之一的“天梯积雪”的自然景观;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奇景,是凉州地区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天梯山石窟博物馆
关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还有一段与沮渠蒙逊有关的传说。相传沮渠蒙逊有一次带兵去攻打青海的南凉。路过冬青顶时,蒙逊感到口渴难耐。于是他到附近的一座山寺中去讨水喝,寺里的老和尚给他毕恭毕敬地端来了一碗水。当蒙逊低下头准备喝水时,突然在水碗中映照出一座石佛雕像。他惊诧地抬头去看,发现在太阳升起的东山崖上正有一尊大佛面南而立,随即大佛逐渐消失不见。蒙逊认为这是吉兆,他暗暗记住了这个山崖的位置,这个位置正是天梯山。随后蒙逊大胜而回,回来后,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tányào)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塑造佛像、绘制壁画,供养僧人开始礼佛。这就是天梯山石窟的来历。这一年是公元年。
在公元~公元年,开凿石窟,塑造佛像、绘制壁画的行为一直在持续。这吸引全国各地的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又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培养了许多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公元年六月,北魏武帝拓跋焘自平城出发攻击北凉。八月姑臧被攻陷,国王沮渠牧犍被俘,北凉国灭。拓跋焘将姑臧的北凉皇室宗族和普通吏民10万人(包括3千多名能工巧匠)迁移到国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这一批人是形成了北魏修造平城和云冈石窟的中坚力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有师贤(克什米尔人)、昙曜。他们的到来推动了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
云冈石窟大佛
北魏灭北凉结束河西地区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艺术受到重创,凉州僧人纷纷外流,天梯山石窟从此衰落了。外流的部分僧人向西迁往敦煌等地,于是敦煌的佛教开始兴盛,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敦煌石窟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这说明凉州石窟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拓跋焘在位初期为了统治需要,崇尚佛法,大力支持开凿石窟。他将从凉州迁来的工匠、僧交给师贤管理,任命师贤为“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公元年师贤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公元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拓跋濬任命他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在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昙曜只用5年时间就完成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即第16到20窟。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与代表作。
太和十八年(公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不但推行了汉化政策,而且将国都从平城迁往洛阳。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又跟着迁往了洛阳,由此开启了洛阳龙门石窟0余年的兴盛历史。龙门石窟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与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
龙门石窟主佛像
北魏孝明帝元诩时期(~年)。他将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迁徙到甘肃敦煌,这批人促使了敦煌莫高窟出现开凿石窟的鼎盛时期,从此中原汉风在莫高窟开始流行。
从以上的简单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文化传承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真正能够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文化的鼻祖是名副其实的!
北凉灭亡后,天梯山石窟虽然衰落了,但是塑造佛像和绘制壁画的行为从来就没有断绝过。甚至到明清时期仍在修造。据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天梯山石窟在当时有26窟,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楼阁,窟顶建塔一座,壮观宏大。不幸的是年发生了大地震,天梯山石窟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瞬间被毁坏。幸存下来的石窟8座,所幸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武威天梯山
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天梯山石窟内部分文物被搬迁保护。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25箱文物残片,运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由于当时的搬迁和运输条件所限,一些文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坏。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40多年中,又因为博物馆改建扩建的几次搬运和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部分塑像和壁画已变得支离破碎。
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专家组会议经论证,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彩塑76身,壁画面积平方米。石窟里的佛像、壁画从北魏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目前看到的大佛窟是唐代兴造的,高30米,宽19米,深6米,释迦牟尼佛像,高28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它和石窟中最有价值的北凉洞窟同属我国国宝级石窟。大佛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
天梯山大佛窟壁画
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个小洞窟因侵蚀严重,已呈自然石洞状态,洞窟内还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释迦说法像。壁画保存不多,但多重叠,有的达5层,在剥离的重层壁画中露出北凉、北魏、唐等残画,其中北凉壁画,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西域早期壁画特征明显,具朴拙之美。
年3月,天梯山石窟终于完成部分修复工作,对外开放。历经0多年的天梯山石窟重新焕发了生机,希望这座国宝石窟永留人间,青春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