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远人,悲悯众生。
夹纻造像,是信仰的艺术。
脱胎换骨,厚重而轻盈。
自汉始兴,至今已历余年。
纵是科技昌明,亦历久弥新。
现代雕塑语言与“黑科技”的融入,
让艺术与科技实现了“牵手”,
也为造像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
这是陈国勇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在我面前,是一尊近5层楼高的大佛。它带来的不只是视觉上的震撼。
幽微的光线里,佛陀垂目,凝视众生。
观摩大型佛造像
尽管身处工厂,沉浸在一片机器运转的嘈杂中,但站在大佛脚下,内心依然宁静,惊不起一丝丝波澜。
有信仰,红尘即净土。
这尊国勇刚抟制好的泥模,高达17米。
脱模完工后,它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夹纻佛像。
陈国勇介绍创作心得
夹纻造像,因“行像”而生。
“行像”源于古印度佛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
每逢重大宗教庆典时,僧众就会将佛像“请”出寺院巡行,供信众瞻仰膜拜,类似于福建传统民俗的绕境“游神”。
佛像制作模型
佛教自汉代东传中国后,“行像”传统也随之传入。
信众不断增多,寺院规模不断扩大,佛像的体量也越造越大。
石、木、铜、铁等材料,不易得。若用来造像,沉重不易搬动。
夹纻造像的发明,让佛变得更“轻近”——高大却不失轻巧,遂盛行于各丛林。
可以说,夹纻造像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题材与形式的创新,亦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万物皆化相》夹纻脱胎陈国勇作朝代兴替,周而复始。
历代佛像的造型、样貌、表情,皆不尽相同,折射出了每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
北魏的清秀飘逸,北齐的温润内敛,唐代的雄浑强健,宋代的端庄秀丽……
夹纻佛像,作为中国佛造像艺术的重要分支,在现代语境下,应有怎样的表达?
《拈花一笑》脱胎素髹陈国勇作
雕塑科班出身的国勇用雕塑语言作出了回答。
国勇自幼生长在莆田木雕世家,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陈国勇22岁时的木雕作品《余音袅袅》《余音袅袅》(局部)
他以现代雕塑的视角审视夹纻造像艺术,将夹纻漆艺、莆田传统木雕、传统泥塑与西方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带有现代表达语言的夹纻佛像。
这17米,是佛像的高度,也是技艺的高度。
国勇相信,仰望,本来就是信仰的应有姿态。
《幻化空身》夹纻脱胎贴金陈国勇作于传统夹纻造像而言,这尊高度“前无古人”的大佛,无疑是对漆工艺的一个巨大挑战。造像,不论古今,不论采用何种材质,泥塑打稿都必不可少。
泥塑虽可随意增减,但若按传统工艺,要造出一尊如此高大的佛像,在打稿环节就很费工费时,而且在泥稿不断放大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各部分结构的比例及协调性,很是“烧脑”。
与陈国勇交流泥胎制作心得泥塑体验
关于造像,自古就有专著。
由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记载,清代学者工布查布翻译的《佛说造像量度经》说,“以自手指量,百有二十指。肉髻崇四指,发际亦如此……”。
佛像石膏模型
书中对佛像从顶髻到五官的样式、规格和标准,都作了非常细致、近乎苛刻的规定,算得上农耕时代造像的“标准化”了吧。
但,其测量方法是“量度”,即一边造像,一边用手指来测量。
此法较之以尺寸为单位的测量,虽来得更简易,但手指有长短,误差难以避免。
《诸垢是客尘》脱胎彩绘陈国勇作
当传统艺术遇上现代科技,让流转千年的造像艺术也分享到了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国勇应用3D扫描、计算机建模、3D打印、数控加工等“黑科技”,为造像的数据化与标准化服务。
数控雕刻机
譬如,泥塑小样定稿后,采用3D扫描各部分细节,获取相关数据。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软件建立模型,佛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高度比例可随意放大和缩小。
模型确定后,进行拆分成若干构件,上传至3D打印机打印,再经打磨、组装,成为创作的放大样。
《文殊菩萨》3D打印模型
又如,以敦煌壁画《飞天》为蓝本设计的系列木雕构件,也是3D打印的“杰作”,轻轻松松,复刻经典。
较之全凭个人经验判断分析的传统打稿,也不知省时、省力多少!
除造大型佛像外,国勇正携团队创作的大型漆塑壁画(多平方米),也运用了多项“黑科技”。
《飞天》采用3D打印后进行裱麻布效果
3D打印《飞天》裱麻布(局部)另外,在一些造型复杂的造像胎体制作上,国勇还引入了硅橡胶材料。
这种新型材料,无毒、耐高温及低温、抗污(菌),且柔韧富弹性,对泥塑的细节和复杂肌理的翻模有很高的还原度,脱模时最为便捷。
科技与艺术的“牵手”,使人不禁感叹:原来,艺术也可以有高科技!
硅橡胶材料翻模效果
“黑科技”的应用与融入,令造像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科技和设备,就像一把刻刀或一把漆刷一样,其扮演的角色是工具,是人手的扩展与延伸,终究不能完全“解放”人手,完全取代手艺。
否则,每一尊看似标准看似完美的佛像,充其量不过是机器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冰冷呆板的整齐划一。
所以,虽然科技手段节省了制样的工时,并提高了精度,但一件有温度、能叩击心灵的作品,最终还是得由人手完成。
佛像模型(远)和放样雕刻的木雕作品(近)
用放样雕刻机放大后的木雕成品
站在硕大无朋的放大样前,国勇是作者,也是观众或是信众。
或平视,或仰望,或侧观,角度不同,观感亦不尽相同,正所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花开见佛》(局部)浮雕壁画
而且,无论寺院里的佛像,还是道观神祠里的神像,身体通常都会向前倾,如同要倒下一般。
其实不然,前倾的设计,既是为让造像更稳固,亦是为了让神佛更“亲民”些,俯察世间疾苦,倾听信众心声。
《云旗拂霓》(局部)浮雕壁画
佛不远人,离心很近。
在抬眼仰望的刹那,佛陀仿佛微笑着从佛龛中徐徐走下,指引迷途,抚慰人心。
浮雕壁画中的佛陀
为进一步增强大型佛像的稳定性,国勇还自创了“拟骨结构”。
“拟骨”,顾名思义,是对人体骨骼走向的模拟。
在夹纻胎体制作过程中,麻布裱糊的技巧与厚度,对造像结构的重量与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大型佛像内部的“拟骨”结构
裱糊层数太少,不足以支撑造像;太多,则太厚,又会增加重量。
造像体量越大,裱糊层数就势必越多,重量越大。
“拟骨结构”的面世,让大型夹纻造像的结构支撑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初尘》脱胎漆器陈国勇作
《初尘》(局部)
“佛是由人修来的,与人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体构造。有‘肉’,就有‘骨’。”
拟骨结构,通过现代力学分析,确定支撑点,以柔韧性佳的木料或柔性金属材料制作支撑骨架。
在胎体制作阶段,将其嵌入夹纻胎体中,就像人体“骨肉相连”,浑然天成,达到最佳的稳定性。
《伽境》脱胎漆器陈国勇作
科技,赋能手艺。
手艺,融合科技。
在科技与手艺之间,国勇求得了“最大公约数”。
————不可错过的往期————版权声明内容为拾象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在留言区留言“转载”,本平台将及时回复。未经沟通同意的转载一律视为抄袭,将被举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