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古称甘、陇,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的交汇地带,从行政区域看像极了一头奋蹄回首的卡通长颈鹿。甘肃地形狭长,地貌复杂,加之河西走廊横贯东西,丝绸之路因运而生,因而也造就其灿烂丰富的景致和多民族地域文化,被誉为多彩甘肃。中国有四大石窟,甘肃就独占一半,分别是东头的麦积山石窟和西尾的敦煌莫高窟。大凡从中原内陆地区经河西走廊向西而行,几乎都要经过天水,故而麦积山石窟也是多数人对甘肃的第一印象。
天水东距西安公里,西望兰州公里,不仅是中国的地理几何中心,亦是中国人文始祖羲皇、娲皇、轩辕三皇故里。天水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其中尤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清晨的麦积山镇,云雾开阖,水汽酣畅,遥看麦积山竟如海市蜃楼般隐于云端,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奇景——烟雨麦积?
山林蔚然,林涛呜咽,红砂石铺就的阶梯在山间陡峭蜿蜒,山中松杉在雾气氤氲下苍翠欲滴,虽是清汗漓漓,倒也神爽意兴,清风徐徐,雾荡云开,眼前豁然现出一尊形如麦垛的红褐色山丘,崖壁上栈道、佛龛依稀可辨,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迷雾中的栈道斗折蛇行挂于绝壁,如天梯般悬垂半空,怪不得历代文人墨客,虽惊慕不已,敢于攀至顶端者却甚少。
麦积山海拔米,净高米,由于石质皆为丹霞砂岩,加之本身就有许多天然岩洞,故而适合开窟凿龛。不过麦积山的石质成分属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胎塑像和彩绘壁画。
麦积山龛窟依壁而建,层层相叠,密如峰房,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栈道上游人如蚁,摩肩接踵,谚云:“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其建筑高超雄伟,工程奇险浩大,令人称绝。
自公元年起,麦积山石窟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可是谁知道,这里面竟然还深埋着一个帝王家的爱情悲剧!南北朝时西魏文帝的皇后乙弗氏,为巩固夫君的皇权含恨出家,孰料新晋皇后柔然公主郁久闾氏心狠手辣,强逼文帝将乙弗氏赐死,“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直到太子元钦入嗣帝位,追封母亲乙弗氏为文皇后,方迎回灵柩与魏文帝合葬于永陵。
站在麦积山下,抬头仰望,看到的是西崖大佛群,即西方三圣: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三尊塑像。这三尊造像开凿于北魏,北宋时期重修,整个造像高约14米,宽约10米。可惜右边那尊佛像泥胎已经剥落,让人扼腕叹息啊!
据史书记载,麦积山石窟兴于南北朝,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约一千六百余年,历朝历代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中国四大石窟各具艺术特色,莫高窟侧重于绚丽的飞天壁画,云岗凸显皇家石窟的富丽堂皇,龙门专注于石刻的壮美写实,而麦积山则以精致细腻的塑像闻名于世。
麦积山石窟的金刚力士雕塑,肌肉突出,线条流畅,身材高大,表情威严,环眼爆睁,唬鬼赫神,神情动人,极富感染力,是古代雕塑中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
相传隋文帝杨坚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当地官员在麦积山顶之上建起高9.4米的隋代舍利塔存放舍利,为阿育王宝塔之一。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山火,宝塔至今仍巍然屹立在山顶,不过只存留下五级塔身了。
如今的麦积山已是5A级景区,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加固,山上栈道也平阔安全,昔日王仁裕笔下“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登游所有崖阁,进出各个洞窟,远眺山下美景,畅抒胸中激情,但是为了保护文物和游客安全,石窟栈道禁止逗留和拍照。
麦积山风景秀丽,山峦叠嶂,苍松翠柏、野花茂草。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据说麦积山风水极佳,山势绵延如龙回头,其正北3、4公里的灵山地磁场特异,有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交龙古寺,供奉着三皇五帝以及他们的先祖无极老母。
麦积山东南角的古寺,始建于东晋,被晋元帝司马睿赐名无忧寺,唐初再敕改应乾寺,北宋元符元年(公元年)遭火灾,部分寺宇被毁。大观元年(公元年),宋徽宗赵佶赐名瑞应寺后沿用至今。
瑞应寺现今建筑多为明代后期和清乾隆、嘉庆年间所建,现有寺门为木牌坊门,“行径千折水,来看六朝山”的楹联是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罗家伦在年游历天水时所撰书。瑞应寺佛事活动历史悠久,尤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最为有名。这一天,麦积山石窟将迎来成千上万的香客、信徒,祈福朝拜,场面蔚为壮观。所以,到甘肃旅游,麦积山石窟千万不可错过哟!
七彩神仙台——丝绸之路的奇瑰画卷,雄阔壮丽的张掖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