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念菩萨,那菩萨在念谁

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1228/7720944.html

我们在念菩萨,那“菩萨在念谁”?

道友,你们读《金刚经》那么这部佛教的经典教给了我们什么,你明白吗?我觉得,这部经书主要是教给我们不执着。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很多的人读完了金刚经,偏偏心还是执着的,这就特别的怪了,举例来讲,有这么几个问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教给我们不要生心,叫你不要执着。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心还能生吗?那就叫无生,就是叫你不生,无生才能够无灭,所以“应无住而生其心,”这就是不生。“不著色生心,不著声香味触味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说你心对于什么都不住执着了,这个心还怎么生,当然,这个心指的是妄心。

我们待在禅堂了的时候,班首师父常常给我们开示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狂妄的心,一时不停,总是要攀缘,要有点执着,当你一切都无所住的时候而生其心,就告诉你不要生心,不用文字语言描述,不要瞎想,就是这句话。你去禅堂用功的时候,一进禅堂,维那师就会告诉你“身心放下”。当你在禅堂中要用工夫的时候,香板一打,让你放下,让你什么都不要执着,因为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既然已经无所住了,心就不生了,这叫无生,无生也就会无灭,因为我们的心中有四相,你解释什么呢?你说你没有,那你是菩萨吗?只有菩萨才会是没有四相,你解释得越多就越能够生心,这就是虚妄心。

我们众生的心就是放不下,特别是在禅堂里用功,告诉你了这是选佛场,怎么样能够成佛“心空及归第”这句话告诉我们是,你必须要先把自己的心给空掉,但是众生的心呢,总是想要有点东西,总是想要执着于点什么东西。你就要给他把境夺走了,金刚经中说夺境,就是你把一切都给他消失了,不夺境他的心就生不上起来,就是不让你生越解释多了越糊涂,禅门一支香,这柱香点起,在那一坐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但有言说,都无实意,是灭断言说。因此,金刚经启示我们说,让你是离言说,不要起心动念,言语道断。言语这条道路断了,心行处灭,心理的思想,心识的运转没有了,灭也就没有了。

虽然你看我在这里讲话很容易,但是这个历程,你要经历三年五载,甚至是十年八年,你要明白,这叫开悟了,就是要你明白那个没说话的前头谁是“我”叫你破我执,然后教你不要执着没有我,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要你去参的,如果师父把什么都告诉你了,你还参什么,简单的说,在没有说话之前,什么都没有,因此,一切众生他都不理解,非要找一个明白,越明白越糊涂,明白的越多糊涂越大。

举个例子来讲:宋代大儒苏东坡和好友佛印法师自寺庙中游玩,苏东坡看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塑像,手中还拿着一个念珠,就问佛印禅师,我们都求观世音菩萨,那么观世音菩萨手中拿个念珠,那他在求谁呢?佛印禅师回答到“观世音菩萨在念观世音”。苏东坡这就很迷惑了,说“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还要计数,就要佛印禅师给他解释这是什么意思,佛印禅师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悟吧,两个人在庙中继续的逛,出了庙门,苏东坡佛印禅师说,不用你解释了,我明白了,佛印禅师问到,你明白什么了?苏东坡回答到“求人不如求己啊!”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拿念珠,他在告诉世人,求人不如求己,这就是要你反闻闻自性。

这种道理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无相法门,叫你心什么都不住,乃至于布施都不要着相,这就是平等了,对一切众生如佛想,把你见到的一切众生都当做是佛,见众生但是不见众生相,而是见众生的法身,所以你布施的时候不执著于自己布施的钱财,也不要执着于对大和尚的供养,不要觉得小和尚没有修行就不去供养了,这样就是执着,不平等的,平等供养,就是对一切众生都平等,平等,佛指的是“见性成佛”。见到法身,你对一切众生都把他看成是佛,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甚深般若波罗密。通过这篇文章你是否明白了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不执着,不着相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