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驻地东约一公里许,这里群山环抱,山势列屏,植被茂密,苍松翠柏,是泰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余脉。天池山列势呈西北、东南向,相对高度约80米,摩崖造像开凿于主峰下相对高度的四分之三处,是利用自然断崖依山而凿。
造像共两铺,南北并列开凿。北龛造像通高2.30米,上部呈半圆状,其外沿雕饰出壸门式纹饰。龛顶部呈穹隆状,细致光滑;龛帘部做半弧状,三尊造像依列于半圆形的龛壁上。中间造像较高,膝盖以上全部残缺,只能看出残体遗痕的形体轮廓。站立式,赤足踩于仰莲座上,莲座下有圆形石础,细斧为之,素面无饰。膝盖以下有袈裟衣裾下垂纹饰。从上身遗留的痕迹上看,为双手相聚持一物,当为荷包。头部后浮雕出火焰形背光,圆浑饱满。在背光的左侧,题有四字,被人为残损,不能辨识。南侧造像较低,赤足站立于圆形石础上的仰莲座之上。头颅微微前倾,面部已残,周围残留冠冕,双耳垂肩,天庭宽厚饱满,两颐丰腴。右手护胸在前,小臂致残殆尽。左手自然下垂,手面已残。上身裸露,胸佩宝珠颈项,肩披帛巾,下体着长筒裙,衣裾自然下垂飘逸。颅后刻火焰形背光,风格与前同。在靠近龛的边沿上刻有五个字,被人为残损,不能辨识。北侧造像与南侧造像同高,赤足站立于圆形石础上的仰莲座之上。头颅微微前倾,头悬发冠,面容恬淡微笑,天庭饱满,两颐丰腴,眉长目细,鼻咀已残,双耳垂肩,整体头颅圆浑丰满。上身裸露,肩披帛巾,双手合十在胸。下着长筒式长裙,垂纹做“曹衣出水”艺术处理。披巾下出两道长短不一的褒带,鳞次排列,自然下垂。颅后刻火焰形背光,风格与前同。在靠近龛的边沿上刻有五个字,被人为残损,不能辨识。
北龛造像该造像比例适中,形体较为僵硬古板,不显柔和。莲座荷瓣不显雄浑气势。但头颅雕凿的风格是唐代中晚时期的典型风格,与洛阳龙门石窟的极南洞左右胁侍菩萨略同;其雕凿手法与长清圣佛洞内的菩萨像相近。在《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中所显示的唐代造像,下体的长裙亦多为垂帐式的“曹衣出水”的艺术手法,与此风格是同样的。造像每尊都有纪名,根据三尊造像的形态内容,应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西方三圣”,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形式。中间造像的纪名应是“阿弥陀佛”,左侧的是“观世音菩萨”,右侧的是“大势至菩萨”,整体造像显示出唐中晚期的时代风格,证明在唐代中晚期相关寺院奉行的佛教宗派是净土宗道场。
南龛造像南龛造像通高2.26米,上部呈半圆状,上窄下宽,底部呈半圆弧状,且细斧磨光。造像赤足站立于方形素面石础之上的方形仰莲上,佛像通高1.97米,头颅浑厚圆韵,天庭饱满,两颐丰腴,双耳垂肩,五官有残,遗有冠冕。上身裸露,肩披帛巾,胸饰颈项。右手执印在胸,手残。左手毁没,不知所示。下身系长筒裙,头部后浮雕出火焰形背光,圆浑饱满。从该造像的内容结构看,是一尊菩萨像无疑;总之,综合分析天池山摩崖造像,约为唐中后期的作品。
寻踪相关遗存信息,发现在南、北龛造像之间,依崖雕刻出龙首碑一通,碑首、碑身、碑座俱全,颇显苍古。碑首雕饰蟠龙,龙首相向,龙体交织,图案明快简捷,刀法苍健。碑身长方形,看不出字的痕迹。
天池山摩崖墓穴在摩崖造像的周围,凿有大小不等的方形石穴共11个,多数在口沿处开凿出子母口,原应为有盖。其尺寸在高0.36—0.80米、宽0.30—0.50米、深0.30—0.40米之间,在摩崖造像的南侧,有五个;造像北侧有三个;北龛造像前正中地开凿一个。山麓靠近洪福寺遗址的断崖上两个。在造像南面右上角的一个方形石穴制作最为规制,且在方穴的外围减地浅雕出墓塔的轮廓,塔刹、塔身、束腰仰莲须弥座俱全,子母盖方穴,正在塔身的正中处,通高1.60米,是一个完整墓塔的形体。故而推之,是用来掩藏和尚或俗家弟子尸骨,用以子母盖封存。这种所为在济南地区尚属孤例,其它地区也未曾见到。观其浮雕出的墓塔结构及风格,应为宋元时期的作品。
摩崖墓塔寻迹该山脚下,有村庄盘踞,泉水喷涌,活水环绕,顿感洞天,别是天地。清《东阿县志》载山下有洪福寺,“明嘉靖中有诏毁寺改以为书院。”得知此处最早为洪福寺,现今村庄名为书院村,早期的洪福寺遗址被村庄所覆盖。在遗址上一处百姓的房宅角上,遗露出一个墓塔的石质塔刹,宝珠、露盘、仰莲俱有,应为宋元时期的作品,说明宋元时期的洪福寺是有墓塔林地的,历史上有过高僧的出现。由此证明洪福寺和山上的造像是一体的,造像是庙宇内容的组成部分,适合唐代营造寺院“前营庙,后造像”得规制。
在北龛造像北临有“大空王佛”四字,为双勾字,通高约1.00米左右,风化严重,不易辨识。在该造像的左下方约米处的自然缓坡山体上,亦刻有“大空王佛”四字,通长2.40米,字径最宽处0.70米,隶书带有楷意,苍劲有力,保存基本完好。“大空王佛”石刻题记,在平阴共有五处,分别刻于云翠山、天池山、黑山、小山子、二洪顶山崖上,是山东继发现泰安、邹县、汶上等八处北朝刻经后第九处摩崖刻石。经文内容主要反映了佛僧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名无相”等“性空观”。而“大空王佛”,“大山岩佛”,“安乐佛”等主要反映书者安道一尊空为王,蔑视权贵,以山为佛,以安为乐的佛教观,是对佛教“安心禅”的领悟。根据二洪顶山崖处的纪年为大齐河清三年(年),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纪年。它是山东乃至我国最早的刻经纪年。有安道一题名3处。
该刻经更珍贵的是它的书法价值。书体是隶篆草皆有,典型的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楷中带隶,这是我国文字进化从隶到楷的重要特征,突出的表现出隶的拙朴遒劲,楷的工整严谨。“大空王佛”等又有用笔纵情豪放,气势磅礴之风格。平阴五山的北朝刻经,是在中国刻经中纪年最早,安道一题名最多的刻经。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而且对中国文字进化有重要研究价值。
据道光九年《东阿县志·山水》载:“东流泉,在天池山下,亦甃石为池,方十余丈,泓澄莹澈,可鉴毛囗水,《水经》谓之西流。左丞严实据有数州之地以奉元故,改之曰东流。其西为东流书院,即洪福寺也。明嘉靖中有诏毁寺改以为书院。中丞刘隅因构精舍其旁,茂林修竹,间以流泉、亭台、池沼,为一方之胜。西有严公花台,方可三亩,而高丈许,左丞所筑也。”现今东流泉尚存,东流书院被村庄所覆压,洪福寺遗址无可考,是明嘉靖年间(~年)将洪福寺改建为一方名胜的。
从寻踪遗存信息中我们可知,唐代中晚期创建了洪福寺,宋元时期出现对外有影响的高僧,并建造石质塔林墓地。社会上的在家信徒大量谦恭于洪福寺,并有在山体造像旁掩埋尸骨的做法。至“明嘉靖中有诏毁寺改以为书院。中丞刘隅因构精舍其旁,茂林修竹,间以流泉、亭台、池沼,为一方之胜。”从此结束了洪福寺的历史舞台,成为当地文人名流的问雅寻胜之地。(王晶陈元耿杨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