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儿时的朋友刘驰知道我在北京,约我去法海寺参观壁画。一起去的,还有他的父亲、著名的雕塑家刘骥林。
进入法海寺山门
对于北京有名的寺庙,我不算太陌生,却从未听说过法海寺。在去西郊翠微山的路上,刘驰父亲刘骥林告诉我,法海寺的壁画美极了。我相信他说的话,並立刻充满期待。刘叔今年80岁,是国内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文革前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北京多个公园里有他的作品。
刘驰和他的父亲刘骥林
刘叔说法海寺现在由文物部门管理,多年来一直在维修,大概正在建展览馆。他过去来过几次,明代壁画在大雄宝殿,可以随便看。现在大概要收门票了。
迎阶而上
记载寺庙历史的石碑
上午约11点钟,我们来到翠微山下,见到法海寺高高在上,雄踞在一面向阳的山麓上。寺院为四进院落,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楼。据介绍,寺庙建于明正统四年(年),完成于正统八年(年),修建者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御用太监李童。英宗皇帝亲赐“法海禅寺”匾额。
中外壁画介绍
进门之前要换上鞋套
在山门售票处,得知门票是20元,但是进大雄宝殿门票是元。我们被告知,大殿是全封闭的,进入大殿必须穿上鞋套。游客进去只能跟随解说员参观,每次只能进入30人,参观时间只有30分钟。殿内不准拍照、不能摄影、不能录音。整个参观过程充满神秘感。
法海寺简介
我们被安排在11点45分进殿。
进殿前,我们参观了西厢房里的一个展览。展览介绍中外壁画的历史,中国最早的壁画是约一万年前的者阴山壁画,最负盛名的是甘肃敦煌壁画以及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外国早期的有意大利凡卡莫尼卡岩画,最负盛名的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
展览重点介绍了法海寺壁画的特点,印象最深是,法海寺壁画达到了当时皇家工艺制作的最高规格和水平。这里不得不提到建庙人李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及之后五朝皇帝的宠臣、英宗皇帝的御用太监。李童晚年为报答皇家之恩,在内阁朝臣、宦官集团和西藏喇嘛教上层等中广集资产建造寺庙。在壁画制作上,调用了宫廷工部营缮所的专职雕塑师和画师15人参与制作。
法海寺壁画继承了唐代佛教人物画丰满端庄、雍容华贵的风格,可以见到敦煌壁画艺术和唐代绘画大师的一脉相传。在表现方法上,基本上是线条和晕染的手法,在人物颜面、花朵表面,采用了丝染的手法。再就是在服饰描绘上,大量使用“描金”和“沥粉贴金”的方法,产生出金碧辉煌的效果。在材料工艺上,采用了藏传佛教壁画的矿物质颜料,有石青、石绿、朱砂、雄黄、白云母等,并且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矿物质和贵金属颜料的使用,使得壁画保存的时间大大延长。年,国内有关专家曾经在寺庙召开研讨会,探讨法海寺壁画的艺术成就。结论是,无论与国内敦煌壁画、永乐官壁画还是欧洲同时期壁画相比较,法海寺壁画在工艺、技法和材料上毫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
11点45分,解说员召唤我们,每人发给一个手电筒,然后依次进入大殿。这是一个完全黑暗和封闭的空间。解说员手里拿一个更大的手电筒,所有的解说,都跟随解说员这个手电筒的光线,成为参观者的视觉中心。参观者也可以用自己手上的电筒去照看墙上的壁画。站在前殿佛像前,解说员开始讲述寺庙和壁画的历史。她说,在这个大殿中只剩下三尊佛像,也不是原来的,是现代的。大殿里的壁画完成于年,至今年,能够完整地保留到今天,是一个奇迹。年间,寺庙壁画经历了多次地震和兵荒马乱却未遭毁损。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的文革开始,山下北京九中的红卫兵来到寺庙,要砸烂寺庙中一切封建迷信的牛鬼蛇神。当时九中有一位工友名叫吴效鲁,人称吴大爷,负责照料法海寺,他拿起斧头站在大殿前不让破坏。红卫兵中不少学生认识吴大爷,没有马上动手。双方交涉,红卫兵提出来,壁画和佛像,只能留一样,吴大爷知道壁画的价值,就说,留下壁画。因此,珍贵的壁画逃过一大劫。
解说员带领我们,顺时针方向参观大殿十幅壁画。首先是三幅祥云图,这是大殿三尊佛像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后面的背景图,浓笔重彩,彩云飘韵,祥云图使得本来高高在上的佛像显得更为高大,三尊大佛仿佛端坐在朵朵彩云之中。
然后到西墙,一幅名为“佛众赴会图”展现在宽大的墙面上。这原是十八罗汉身後的背景画,与东墙壁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形成对称关系。上有飞天、四菩萨、五方佛、六观音等,众多佛菩萨云集一堂,神态庄严,气象超凡。
转到北墙(后壁),即是主体壁画“帝释梵天图”,分为左右两幅:右幅由帝释天率领天女、天神、帝母、金刚等,左幅由大梵天率领天女、天神、夜叉、金刚等,组成浩浩荡荡的礼佛护法行列,共同顶礼参拜释迦摩尼与诸位佛菩萨。
佛像背墙是三幅菩萨像,水月观音像居中,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居左右。三菩萨像的上下左右四周均有四位人兽相伴。水月观音,韦驮、善财童子、金毛吼、鹦鹉分列四隅,文殊菩萨,旁立青狮、驯狮人、信士等,普贤菩萨,有六牙白象、驯象人、信士等相伴。
观赏观音菩萨相
善财童子像
居中的水月观音是佛教中三十二(三十三)观音之一,是菩萨一心观水的应化身。此像是法海寺壁画中的极品,做工极其精美,人物造型富丽端庄。观音菩萨半跏坐于礁岩之上,面容慈悲安详,一只纤纤玉手自然下垂支撑身体,另一只则微微弯曲端放在膝。穿着装饰,有宝冠、耳环、项圈、璎珞花饰、手钏手镯、脚镯、络腋、宝带等八饰。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自上而下,观音身上有一袭披纱覆盖,若隐若现,缥缈虚无,仔细观看,线条却非常的精细。讲解员说,披纱上的图案为六菱花瓣,每一花瓣由40多根金线组成。这就是典型的沥粉贴金手法,看上去,除了金光闪闪之外,还有立体浮雕的效果。
30分钟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的感官还完全停留在黑暗中打着手电筒观看壁画的印象中。来到阳光下面,很久都没有恢复过来。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经历。我跟刘叔交换了一下参观的感受,他说,因为保护壁画,只能是这样来观赏,如果是有光线的情况下,壁画的整体效果会更加精美、更加震撼。
进入药师殿参观壁画复制品
在大雄宝殿背后的药师殿,政府文物部门用现代珂罗板技术,复制了大殿中的数幅壁画供游客参观。水月观音像被放在了大殿中间,透过大门,菩萨的目光投向寺庙内外芸芸众生,一如既往的慈悲而安详。
观音菩萨像的临摹高仿
如果是有缘人,面对菩萨如此的目光,内心深处,必然触动起阵阵涟漪,抑或会有更多感悟,即知浮生若梦,凡心菩提,只在一念之间而已。
成建三: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省委经济决策咨询专家,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农村经济研究。参与、主持深圳建设国际城市、珠江三角洲产业规划等多项研究。
(独家授权来源:“经受今生”平台|运营编辑: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