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河观风情,每日更新,带你看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今天给大家介绍素有海天佛国之称,佛教徒非常熟悉,而被视为是观音菩萨道场的普陀山。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在舟山群岛的莲花洋,它跟宁波外海的渔业重镇沈家门隔海相望。作为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陀山全岛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环岛一周大约是30公里。普陀山不仅面积不大,主峰佛顶山的海拔也仅仅是.2公尺。
真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佛则灵,中国民间一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风俗。普陀珞珈山一向被佛教徒视为是观世音菩萨往来游舍的处所,初唐王勃作观音大士赞即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一块巨石它的位置在普陀山最东南端,为普陀山距洛迦山最接近的地方,而相传观世音菩萨从洛迦山到普陀山开创说法道场,曾经跨步跳到这块石头上,所以在石上留下了脚印。还有传说观音菩萨常站在这块石头上眺望大海,返现自身。
而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多年以前已经有人在普陀山劳动生息。西汉末年炼丹家梅福来到此地隐居,得名梅岭山。至于改成普陀洛迦是玄奘赴印度取经之后的事了,古人将这个面积12.5平方公里的小岛视为桃源仙乡。今天的普陀山除了金碧辉煌的古刹精舍,隐现在古樟苍丛中,还有金沙绵亘的秀丽风光,成为中国唯一以佛教名山为特色的海岛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相传唐朝大中年间就有天竺古印度僧来山礼佛,在潮音洞前目睹观音示现。另有传说,唐朝咸通四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的新罗礁时,忽然海洋中涌现出无数的铁莲花挡住了航道,船不能行,如此三天三夜。日僧在潮音洞登岸以后,留观音像于民宅中供奉着,称为不肯去观音院,这也就是佛选名山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的开始。
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生、出家、得道的日子。每到这三天的前后日期是普陀山的观音香会期,前来朝拜礼佛的香客满山遍野的,寺院更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三大香期,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的人潮成为普陀山的特殊景观。虔诚的朝山香客即使在雨中也能不畏苦寒,在云香路上口念佛号,三步一拜跪倒在刻着莲花的青石道上,带着他们至诚的祝祷磕往佛顶山。
目前在普陀山全山常住的僧尼大约是人,第一大寺普济寺已经成立了佛学院,为续佛慧命栽培僧才,这里以修净土和天台宗为主。
千年古寺自有珍贵的文物,普济寺的圆通殿,也就是观音菩萨正殿,为清朝康熙雍正两朝赦建,殿前有清嘉庆十二年所铸,高4.2公尺的青铜大鼎炉,它见证了百年来普陀山的兴衰。法雨寺的圆通殿,九龙藻井是清康熙年间经朝廷恩准,从明代故宫废殿中拆迁过来的,这座圆拱形的殿顶是由八条飞龙环绕着云中苍龙,构成了九龙戏珠图,因此这座法雨寺的主殿又称为九龙观音殿。此外,殿内九支梁柱的基座则是镂空石雕飞龙戏珠,雕工非常精致,极具文物跟艺术的价值。殿前的二十四孝图栏板石刻是由二十四块青石栏板浮雕而成的。
普陀山的百步沙碧波涟漪,像是一道道素练轻浮金沙,游人不少。千步沙的景致则是碧波万顷,水天一碧,而海水奔腾呼啸,终年不绝。
清末康有为变法失败,曾经藏匿普陀山,躲过杀头之祸。他称普陀山是第一人间清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