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的南郊大约12公里处的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北宋余年这段时间的开凿,是我国现存非常有名的石刻艺术宝库。它的规模和现存价值均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在仍存有大量的窟龛和造像、碑刻题记等非常珍贵的遗迹,大多是伊水西岸。龙门石窟是香山和龙门山中间隔着伊河水穿流而过,远望好比一座巨大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传说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湖面迷雾妖娆,四周青山巍然屹立,人们常常在山上放牧种植,在湖里打鱼,生活十分安详平静。村里有个孩子尤为勤劳,天天去山上放羊,经常能听到从地下传出几声奇怪声响“开不开”,回家后告诉给母亲。母亲就对她说,要是再听到的话就回答说:“开!”第二天孩子就按妈妈说的回答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就地动山摇起来,龙门山一下子从中间断裂开了,原本平静的湖水突然从裂口喷涌而出,好似万马奔腾般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直奔向了东海。一阵汹涌磅礴过后,两山依水的崖壁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蜂窝一样的窟隆,排列有序,窟隆内全是石像,有的模样还非常的清晰可见,有的轮廓模糊不清,各种各样的姿态实在是奇观。于是从那以后,洛阳的龙门石窟便为天下人所知,许许多多的慕名者前来一睹神奇,成了古今中外旅游度假的圣地。
每当游人沿着伊水西岸慢步游览,行到石窟尽头的时候,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便将会向游人展示她神秘莫测的一面。曾经有人将卢舍那比作东方的“蒙娜丽莎”,说她是美丽善良和美貌的化身。
若是当代人谈起洛阳,无非是牡丹与龙门,牡丹在本文中就暂且不提了,有时间可以另开篇讲述,今天我们先来谈一谈龙门石窟。犹记得两年前,著名的乡愁诗人余光中应邀参加开封宋韵端午诗会,随后赴郑州、洛阳等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中原诗歌文化之旅。在河图洛书发祥地,余光中流连忘返,尤其是端午节的当日,余光中趁兴游览了龙门石窟。文化之旅结束以后,八十多岁的余光中仍然激情难抑,创作了长诗《卢舍那》。这是余光中的创作生涯中,为数不多的一首长诗,诗中深情的叙述了作者对历史、对龙门的思考与期许。
正文:有关卢舍那与武则天的故事
每当游人沿着伊水西岸慢步游览,行到石窟尽头的时候,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便将会向游人展示她神秘莫测的一面。曾经有人将卢舍那比作东方的“蒙娜丽莎”,说她是美丽善良和美貌的化身。她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作俯视态,两道弯眉如钩似月,满脸的笑意,一派慈眉善目的神韵。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总会让人感到如沐浴春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与观看她的人有所交流,仿佛智者的询问,长者的关切,母亲的慈爱。
至于卢舍那大佛的始雕年代则说法不一,我个人是宁愿相信是武则天时代修建的,这座大佛及她的伴身群雕可以说是整个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这组群雕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这些雕塑形态各异、刻画传神显示了盛唐时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也是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而卢舍那大佛呢,高17米,其中头高4米,耳长1.9米。这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丰满富态,传说是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因此,龙门当地人亦称为武则天像。
众所周知,自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以后,武则天频繁的插手朝政,意图抛开李治,君临天下、取而代之的念头是愈发强烈的。她不仅扩充、强化自己的羽翼势力,还通过各种通径在天下树立自己的神圣形象。而在建立唐朝之初,李渊为了抬高李氏王朝的权威,曾不断的宣扬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是自己的祖先,借以增强李氏王朝在乱世之中的号召力。而作为李渊的孙子,李治也继承了祖辈的信仰,他虔诚的信仰国教道教,并追封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还曾命令全国上下的每家每户要背诵老子的《道德经》。
武则天明白,想要消除唐朝的影响力,取而代之,不仅要在朝堂打击李氏势力,比如像她称帝后大肆诛杀李氏封王一样。还要在形象上树立自己君权天授的神秘色彩。因此,利用和道教旗鼓相当的佛教是最为适宜的。因此,武则天一直是把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有意连在一起,混为一体的。
在翻阅资料后,发现野史中有一种比较通俗的记载:她曾慷慨的捐助了两万贯自己的脂粉钱(卢舍那左侧束腰部位碑刻了捐钱的事),工匠们受到恩惠以后,主动的按她的画像雕刻的。而这尊佛和其他佛像确实不同,的确是位慈祥貌美的中年女性形象。大佛雕塑好以后,取名叫做卢舍那。梵文翻译的意思是光明普照,而武则天后来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给自己造字取名为"曌(zhào)",意为:"日明当空"。这相同的含义是巧合吗?
武后称帝前夕,曾授意僧人翻译并以官方身份大力推广了佛教《大云经》,其中翻译的意思已经颇为明显的暗示出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转世,这辈子是要成为女王的,天下所有的人都应该崇拜和归顺。我想这种实质应该也算得上是继卢舍那之后,又在百姓心中按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另一尊大佛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