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满的典范15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铜鎏金宝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899.html

#释迦牟尼#

宝冠释迦牟尼佛,顾名思义,以佛装释迦牟尼像头戴宝冠而得名,这类宝冠佛的出现与密教形成有关。密教是印度佛教、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融合的产物,以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主要特点,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密教出现以前,佛像仅着通肩或袒右袈裟,一般不佩戴任何饰物,这一造像装饰特点在斯瓦特、犍陀罗地区发现的佛教艺术初创时期的造像中可以得到印证。

7世纪后,佛教逐渐密教化,随着佛教神格体系的逐步完善,金铜佛造像开始追求奢华的装饰,不仅戴上了宝冠,有些还在身体各部位佩戴华丽贵重的装饰品。

宝冠佛的形象后来传入中国西藏、印度西北部和中亚地区。

随着藏传佛教的逐步发展成熟,这一类型的造像制作也逐步变多,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件藏品,便是这一时期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盘古艺术馆

十五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像

尺寸:高约30cm宽约24cm

质地:红铜鎏金、宝石镶嵌

来源:巴黎佳士得,年12月11日亚洲艺术专场LOT:15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像,成交价:EUR,

随着佛教及其艺术从古代印度向外传播,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诸佛菩萨和弟子们的形象随着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而有所差异,其间融入了当时当地文化的独特审美,但穷极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完美塑造的原则、标准和努力始终没有改变。呈现在我们眼帘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就是15世纪尼泊尔地区用红铜铸造并鎏金的方式对其进行完满表现的杰出典范。

盘古艺术馆

此尊宝冠释迦牟尼螺发规整,肉髻高隆,宝珠顶严。这一时期的佛冠叶饰普遍较小,耳上常饰花形冠结,缯带自然垂落于耳际。额部宽广,白毫凸显,五官端正精致,纤眉细目,勾鼻小嘴,下颏突出,表情静穆而又恬淡,隐约传递出一种难以言传、神秘空灵的喜悦感,带尼泊尔造像的面相特征。

盘古艺术馆

肢体饱满圆浑,脖颈较短,腹部略收。袒右肩式袈裟紧贴身体,衣缘錾点线组成的几何纹,这种纹饰源自13-14世纪尼泊尔迦舍末罗王朝的佛像装饰,在13-15世纪的尼泊尔及西藏中部地区佛装造像上十分流行。左肩覆搭衣角,扇形衣褶流畅自然。

盘古艺术馆

简洁的身体装饰,是为了突显壮硕的体型,其胸壁浑圆结实,挺拔伟岸,胸肩之间衔接过渡自然完美,雕塑技艺洗练流畅。仰覆莲座呈宽扁的梯形,上下沿各饰连珠纹一周,莲瓣舒展,对称分布,瓣尖略有卷曲。原装封底,中心刻十字金刚杵图案,保存完好。

造像体量较大,材质为红铜,铜质细腻精沉,通体鎏金,冠饰及白毫镶嵌宝石。整体造型舒展流畅,气势恢宏,神态威严庄重,气质十分高贵,品相极佳。

盘古艺术馆

释迦牟尼头戴三叶宝冠、耳饰宝珰、身着右袒式袈裟,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之上,此种形象即被称为「宝冠佛」。

在传统认识中,宝冠佛被认为是表现释迦牟尼在家为王子时的形象,但若从佛教密宗发展的角度去阐释宝冠佛的出现与佛教密宗盛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宝冠佛是一种佛装与菩萨装的混合形式,为法相上的特例,它的出现是佛教三身说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根据佛教的三身说理论,佛有法身、报身和应身三种变化身,佛教怛特罗思想出现以后,该理论进一步与本初佛的思想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神系结构,即世界的本源是本初佛,由他而生五方佛,五方佛转生五方菩萨,五方菩萨是世界的实际创造者,由他们而生世间佛,包括释迦牟尼在内。

宝冠佛这种形式的造像正是释迦牟尼佛与法身佛五方佛、报身佛五方菩萨一脉相承关系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密教化,以及佛教神格体系的逐步完善,金铜佛造像开始追求奢华的装饰,这也是宝冠佛逐渐流行的原因。

盘古艺术馆

整体来说此尊宝冠释迦摩尼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面庞圆润、五官秀美、躯体壮硕,工艺为红铜鎏金,其造型比例、装饰工艺等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展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与工艺之美,是一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