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贺之见
二、南塔三清观
龙岗山位于大足城之北,故号北山,城南之山自然简称为南山了。
南山名字有点多,据民国《大足县志》载,高山、广华山、五桂山都是他的名字。
这与北塔的多个偏释家的名字不一样,南山相关别名,更偏向道教与儒家。南山山巅曾经的玉皇观,南山三清古洞,道家属性;而南塔、五桂山,更多的是与儒家挂钩。
三清古洞图/冷公南塔,正式名字为“文峰塔”,正是为振兴当地文风,改善当地风水而建。
全国各地均分布有文峰塔。多数的文峰塔,为振兴文风而建,少数作为改善、点缀风水而用。故另有文风塔、文笔塔、文昌塔的称呼。14世纪风水学说流行后,全国各地掀起建设文峰塔的风潮,至今重庆地区保留的还有几十座,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第二高石塔梁平文峰塔、合川文峰塔、江北文峰塔、南山文峰塔等。
南山文峰塔图/网络大足南塔的作用,另有一民间说法,大致是说大足当地有头有脸的大家族长让新来的县太爷下不来台,接上梁子,后县太爷在该家族的房屋建了南塔,镇压其兴旺风水,致使该大户人家从此衰败。
这种阴谋型的建塔作用的说法,各地都有类似传闻,可信度还是挺低的。
大足南山小道路图/即时行乐建南塔的县太爷,塔上就留有其名字。
塔身上有字径1米的“文峰塔”三大字,落款人为“□大足事王德嘉□□”,落款时间为“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梦秋□□”,即年,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结束,义和团还没开始,算是一段和平时期。
只是塔上许多字风化较严重,个别已无法辨认。
南塔落款图/网络在大足当过知县的不少,留下名字的极少,王德嘉算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一位。
去过宝顶石刻的,应该会对“宝顶”二字书法有印象,此书法便是王德嘉所书。
当然,能留名后世,除了书法,主要还是其在大足任上时政绩显著:重视大足蚕桑使其重新兴起,振兴教育募资建校、制定课程、保护书院设施,重修县志等等。
王德嘉在大足为官仅仅三年(2—4)。
王德嘉作品——宝顶图/网络说到南塔,算是特别简洁的一座塔,整个塔无甚特色,感觉此塔就是石块堆磊而起,简单整平,在整个大足石刻精美雕刻的潮流下,格格不入。
甚至于说单调。
文峰塔图/行摄简尘但一座塔应有的元素,大体还是具备。
塔基只有一圈简单的条石。
下粗上细圆柱形素面石质塔身,除了塔身上十来余字,无任何图案,亦无门窗装饰——哪怕假的,突出的石圆环似乎是出檐也只是为区分塔层数而存在,既然是实心的塔自然不会出现天花藻井之类的造型等等,妥妥的天然去雕饰。
南塔塔刹图/大足视线塔顶的塔刹自然是有的,还是坚持那种简化的处理方式——有就不错了。看形状,南塔塔刹可能为宝葫芦形状,大致与合川文峰塔塔刹类似。不过目前已损毁,其中一个圆球状的构件分为两瓣错开,却未掉下来,倒是叫人惊叹,这种情形自然引起吃瓜群众杜撰出各种神奇故事出来,不表。
合川文峰塔塔刹图/网络这样的塔,塔本身不够漂亮,没有审美价值可言;实心,又无法登临,难做观赏用。为何要建这么一座塔呢?
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清以来,塔的形态均是朝着删繁就简发展,再不是唐宋繁复造型引领时代,哪怕同在一地域的北塔,二者就因建造年代等因素的异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二来估计是缺钱。前面说了,王德嘉在大足为官三年,大多数的款项用于发展养蚕、兴教,何况南塔本身也是属于兴教的一环,这样少点大兴土木,而将钱款用在刀刃上,也难怪史书能为其留一笔。
最后,大足地区其他塔美学造诣已近天花板,既然无法超越,不如简洁为王,功效为上。
所以说,许多人说,南塔没啥好看的,自然也有其道理。
南塔片区图/网络发展到现在,仅有风水作用到现在已鲜有人信,简单到剥离了观赏价值的南塔,出现许多问题。
南塔成为小众塔,门可罗雀,就算大足人,多数也不知晓南山有座南塔。它只是在南山旁边的一小荒坡上,从二环南路南山新城小区到水库之间路还较好,之后到三清观,到南塔则全是土路。许多人前去打卡,常常走错路,寻塔不遇。
南塔位置图/鸟瞰新大足南塔线路图/贺之见没有游人至,相关部门对南塔的投入自然不足,周边全无配套,对南塔的保护亦薄弱,致使塔身上遍布“到此一游”的涂鸦,石塔风化在加速,短短几年好些字已不见。近年来,只有年在南塔外围修建了一圈栅栏,防止人员随意进入,但修好了之后栅栏的门又长期开放着。
所以,修了个寂寞。
大足南塔图/卖电器的谭谭荒成这样,至今仍有小路到达南塔,竟是因为南塔下面的三清观。
南塔三清观位置图图/莎萝蔓蛇我们前面说,南山大致属儒道体系,其上的道教石刻,已然纳入保护区,烟火不再旺盛。然而,民间始终还是有信仰的需求,估摸着就是因此,许多信众在南山旁边的南塔下,择址建设三清观。
南塔三清观图/网络南塔三清观面积不大,就一层瓦房,房内供奉道教三清等塑像。
南塔三清观图/网络对比鲜明的是,三清观会主持观音会。一般来说,道教与佛教是不相容的。在民间信仰中却共处一堂,这也算是道、佛二教互相渗透、互相吸收的典范。
南塔三清观图/网络南塔三清观图/网络亦有说法认为,观音既属佛,也属道。在佛为观音菩萨,在道为慈航道人。
终究“观世音”之名更广泛传播于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