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猪年就剩最后几天了。作为主角的可爱猪猪,即将让位给小老鼠。在我国,对于猪这种动物来说,它通过《西游记》里猪八戒这一形象而深入人心,在唐僧师徒四人中,喜欢猪八戒的读者,不在少数。这一文学形象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猪八戒在整部《西游记》里,最具“人性”。木心先生说过,神性和魔性之间,就是人性。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三徒弟有着统一的法名:悟空、悟能、悟净。悟空的法名得自他最早的师父,悟能和悟净是观音菩萨所赐,延用了“悟”字辈。可是为什么只有悟能有“八戒”这样一个别名,八戒,又是什么含义呢?
《西游记》是依据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历史真实事件而创作的神话小说,并非史料。作者吴承恩在这部作品中提倡“释、儒、道”三教合一,所以书中有关佛教方面的描述并不一定出自佛教典籍,而有着作者主观方面的糅合。我们看唐僧给悟能起“八戒”这个别名时的场景:
话说孙悟空绑了猪刚鬣,一路腾云驾雾来到高老庄,那怪见到观音菩萨指点的取经人唐僧,非常开心,就说:“师父,我受了菩萨戒,久断了五荤三厌,今日见了师父,我可以开了斋吧。”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断了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
猪刚鬣听到唐僧这样说,满心的不情愿,但又不能违背,就应到:“八戒就八戒吧。”言下之意,它对这个“八戒”的具体内容还是心有所知的。
我们先从猪八戒所说的“五荤三厌”说起。
佛家所说的“荤腥”,是个联合词组,腥,指肉类,而荤就是指“五荤”,也就是以下五种植物类食物:葱、洋葱、大蒜、小蒜、韭菜。因为这五种食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生吃味道难闻,在早期僧团制度中,若是有人吃了这五种食物,口中气味势必影响到旁人。在现代社会,有的国家如新加坡也有着明文规定,生吃大蒜四小时内不准上街等等。而这五种食物熟吃会激发人的情欲,所以佛教将它们列为“五荤”,明令禁止食用。
“三厌”,则源自我国本土宗教道教。指的是大雁、家犬、乌龟。道家之所以不吃这三种动物,是因为雌雄大雁彼此忠贞不渝;家犬护卫主人,忠诚不二;乌龟谦逊守礼,颇有尽职臣子之风范,所以不忍心将它们作为食物。
佛教进入我国以后,在五荤三厌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饮食戒律,从最初的“三净肉”到全素等等,不光是大雁、犬、乌龟这样具有“灵性”的动物不可食用,凡是“伤性命”的食物均列为禁止。
那么,“八戒”又是什么意思呢?《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说明,而是以猪八戒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别名作为结束。如果联系上下文,很容易将“八戒”等同于“五荤三厌”,其实并非如此。“八戒”在佛教里有明确的含义。
八戒,全称叫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及暂时出家修行人制定的的戒律与斋法。
在家修行的人,不比出家人,有着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种种繁杂事务的制约,佛陀为了在家弟子既能过世俗生活,又能够得到清净斋戒,所以特别制定了八关斋戒。共有八项内容:
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观歌舞不打扮;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和居士五戒相比,多了后面的三条:不观歌舞不打扮;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而在前五条中,居士戒的“不淫邪”上升为“不非梵行”;“不两舌”则更加严格,称之“不妄语”,两者之间有着程度上的区别。
不淫邪,指的是不进行违背伦理和社会规范的性行为,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不非梵行则要求的是类似出家人的戒,即“不淫”。
不两舌,不在背后说人。不妄语则包含四项:不妄言:不夸口,不说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恶口:不对人恶语相向,不咒骂、谩骂别人;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能人前人后说话不一致;不绮语:不花言巧语。
玄奘法师是大比丘,在佛教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悟空等三弟子跟随唐三藏西天取经,自然应该是受具足戒,而绝非是八关斋戒。吴承恩在书中给了悟能这样一个别名,一来是因为猪八戒本就因为好色被贬人间而投了猪胎——猪胎象征着人性中懒惰的一面,即使到了人间,也是本性难移。也正因为如此,猪八戒才最具人性。所以作者“不无调皮”地用这样一个别名来反衬猪八戒这一角色在西天路上的种种思凡行为,和令人捧腹的“结果”——能守八卦斋戒,对猪八戒而言,应该也是比较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