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中国秦始皇同期的佛顶舍利,就收藏在这座

新德里印度国立博物馆(NationalMuseum,NewDelhi)是印度规模最大、最重量级的博物馆,也是世界博物馆排名前二十的重要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建于年,是在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倡议下建立的。馆内藏有公元前三世纪至今的印度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包括古代印度铜器、陶器、雕刻等艺术品。同时还藏有部分珍贵的外国文物,包括中国的甘肃敦煌绘画、西藏宗教器物等共20万件文物。除去收集古代艺术品和各类文物,举办展览,保护和维修展品外,还会编印出版物及开展文物教育活动。馆内设有展览厅、图书馆、文物保护试验室、电影厅和文物仿制品商店等,共有史前、印度河流域文明、孔雀王朝艺术、珠宝、绘画、装饰艺术等20余个展厅。

坐落于国王大道旁的博物馆是印度八千年文明史的浓缩,有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作为我们在印度的第一站,也是我们全视角打量这个文明古国的契机,只可惜行程时间安排实在太紧张,给我们安排的博物馆游览是早上6-8点,却也意外地享受了“包场”。

偌大的博物馆共有三层,每个展厅都有各自的主题,两个小时其实很难完全参透,来此其实只要欣赏其镇馆之宝佛祖舍利,便不枉起个大早。

在一层佛教文物室的一端,罩在玻璃柜里的一座小佛塔里,供奉的就是佛祖舍利。据佛经记载,当年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古印度的八位国王各派使者到荼毗地,要求分给佛舍利,经香姓婆罗门在其中与大家协商后平分给八位国王,各国把分到的舍利带回国建塔安葬,并定期举行纪念仪式。香姓婆罗门及必波延那婆罗门,就各取了装舍利的瓶子和火葬燃余炭灰回去起塔供奉,因此释迦牟尼的舍利在人间被分别安置在十处,就是所谓的:“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阎浮提,始起于十塔”。

1.阿阇世王:摩揭陀国

2.戾车毗族:毗舍离国

3.释迦族:迦毗罗国

4.跋离族:阿勒伽波

5.拘利耶族:罗摩邑

6.婆罗门:毗塔底波邑

7.末罗族:波婆邑

8.末罗族:拘尸那罗市

9.孔雀族:荜芭莉邑,取燃余炭灰

10.徒卢那:香姓婆罗门,取舍利瓶

其中释迦族就是释迦摩尼所属的印度族人,在与中国秦始皇同期的阿育王时期,取出其中七处佛塔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在各地建造佛塔供奉。年,英国人佩普(Peppe)在印度北方邦(UttarPradesh)比普罗瓦(Piprahwa)考古发掘,在靠近尼泊尔的一座古塔中发现舍利瓶,其古印度文铭刻大意是“此乃佛陀舍利圣瓶,留与释迦族人供养。”此重大考古发现,印证当地曾是释迦族所在,距离佛祖降生圣地兰毗尼仅16公里。其中一部分舍利子被送到泰国,当时的泰国国王拉玛五世建塔供奉于曼谷皇家寺院金山寺,国王后来又赠了部分舍利给斯里兰卡、缅甸、日本等国。

阿育王塔(图片来自于网络)

印度考古学会于-年间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佛塔、两只供奉舍利的石罐,一并典藏与博物馆,泰国政府以柚木雕琢,镀金装饰,塔顶镶嵌钻石的精致佛塔用以安奉舍利,年10月10日,泰国将佛塔一并赠予印度,安置于博物馆里。

之前只听说过中国的北京香山、西安、南京都供奉有佛指舍利,佛牙舍利,而这里的22颗舍利子,是佛顶舍利(头盖骨)。

供奉舍利的房间不大,很安静,地上铺着厚厚的垫子,入内不能穿鞋。提前到的几位信徒已经在舍利前打坐。尽管我不信佛,但房间内的肃穆依然令人敬畏。

透过精致透明的舍利塔,能清晰看见舍利的光彩、色泽,每一颗舍利大约3x5厘米。

那么,到底什么是舍利呢?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释迦摩尼涅槃,由自身释放出的三昧真火自焚,火化后其周身每一处的骨、血、肉、发、心脏等,皆因其毕生圆满修持“戒、定、慧”而形成“质能互换”不可思议的现象,留下了一颗颗圆润、光明、庄严、晶莹剔透类似“真珠”、“黄金般”的“结晶颗粒”为“佛舍利”,或称为“生身舍利”。

除去佛祖舍利,房间里还有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的等身塑像。

交通:乘地铁黄线在UdyogBhawan站下车,向西步行或搭乘电动三轮车约m到达

门票:外国游客卢比(包含导览费用),印度国籍市民20卢比

开放时间:10:00-18:00,周二-周日,周一闭馆。

新德里推荐住宿:

新德里阿育王酒店TheAshok,NewDelhi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