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孤品华严寺

“海内孤品”的华严寺

年6月1日,日本建筑历史学者伊东忠太,踏上了他的山西之旅。

两年前的年,八国联军侵华,分区占领了北京城。

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系也借此机会,开启了考察北京古建筑的计划。伊东忠太参与其中。在北京考察的契机,令伊东忠太意识到,要认清日本建筑史,必须了解和研究对日本建筑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建筑。

于是,伊东忠太开始有计划地考察中国建筑。

半个月后,伊东忠太来到大同。只见一座城郭,屹立面前。城内商铺鳞次栉比,户列门盈,一派通都大邑之气象。府城内的一座大寺,将他深深吸引,它就是大华严寺。

伊东忠太在《北清建筑调查报告》中,向学界介绍了华严寺的时代、结构及规模。

这座沉寂了余年的古寺,就此被“发现”。

胁侍菩萨合掌露齿微笑带领信众进入美妙的佛法世界

位于山西大同市老城西门内偏南的华严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中的薄伽教藏殿建成于公元年,是辽代木构建筑的典范。图为薄伽教藏殿中最著名的辽代露齿菩萨彩塑,面容沉静,姿态优雅。菩萨与身后高大的主尊佛像,共同构成了殿内庄严而和谐的信仰间。

金构还是辽构?

伊东忠太推断,大华严寺是在金代建成的。大华严寺分为上下两寺,下华严寺的正殿(薄伽教藏殿)和海会殿,完好地体现了金代建筑的形式风格,而上华严寺的建筑构造,则是对下华严寺的模仿。殿内佛像和壁画,都是近代(明清)之物,不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