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灵岩寺的石刻到底有多少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灵岩寺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万德镇之东的灵岩山,始建于东晋时期,之后历各朝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千载之中,僧人、地方官吏、文人墨客等在寺内留下诸多碑铭文字。这些石刻大多记载了修建灵岩寺佛教建筑的始末,讴歌了灵岩寺优美的风景,载录了知名僧人的生平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在目前所知的这些碑刻中,就数量而言,以宋代最多,明代次之;从形制上来看,可分作碑碣、墓塔、摩崖、石造像、经幢等类型;由内容上而论,可分成赞颂碑刻、哀诔纪念碑、诗歌散文碑、石经等。

灵岩寺山门前的广场,立有元至正四年()山东廉访副使文书讷(西夏人)所书的“大灵岩寺”碑(楷书),碑阴有蒙古僧加奴的跋语。山门广场左侧的“御碑崖”,因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的八方碑刻而得名,这些碑铭主要是关于“灵岩寺八景”的诗歌。由此进入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山门金刚殿,在其附近未见到石碑。其后的天王殿约建于金末元初,今之为明代所增建。殿内墙壁上原镶嵌的十七块碑刻,现已转移至其东侧的石台上,其中部分碑铭文字经风吹雨淋而模糊不清,能辨识者约有八方,如《唐垂拱造塔记碑》、《灵岩寺田园记碑》、《灵岩寺敕牒碑》等。其中,唐武则天时期垂拱四年()顺贞等人所刻的《唐垂拱造塔记碑》,为已知年代最早的真正具有文献价值的碑刻资料。

从天王殿往北行,经大雄宝殿、五花殿至千佛殿,千佛殿初建于贞观年间,系现今灵岩寺主体建筑,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殿宇,殿内四周供养有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灵岩寺文管所在维护这些罗汉像时,在西第十七尊残损体腔内,发现北宋治平三年()工匠盖忠所刻的墨书题记一则,由此而推,这批罗汉像的塑造时间当在北宋。从艺术学视角来看,这些塑像形象逼真,神态栩栩如生,故为梁启超称作“海内第一名塑”。御书阁在千佛殿的东北侧,其下是一座用砖石砌成的高台,为贞观年间灵岩寺主持惠崇存放唐太宗御书而建,后经宋大观年间仁钦法师等历代住持增修。

阁下门洞外墙壁上嵌有北宋著名书法家蔡卞所书《〈楞严经〉偈语碑》,刻在4块石头上,书法苍劲有力。门洞内东西侧石碑上各嵌有4方碑刻。沿高台石阶可登御书阁,其前有唐太宗李世民所书的“御书阁”三个大字,系现存寺内时间最早碑刻文字。其左右均有1方碑铭,分别是《吴拭灵岩寺诗刻》、《王暖被碑》。御书阁阁门前有2方石碑,东侧为傅光宅的《大悲菩萨赞》,西侧是《达观禅师法语》。御书阁石基壁上有18方碑刻,多是游历灵岩寺而感的诗歌,比如北宋著名诗人苏辙的《题灵岩寺》。般舟殿遗址在千佛殿的东北方向,为唐宋时期的建筑遗存。

石基之南有两个塔幢,上刻宋代捐赠修建般舟殿人名,以及《张掞题灵岩寺诗》等。在遗址的右侧,有18方碑铭,如《郭思游灵岩寺记碑》。就寺内建筑物附近碑铭数量而言,此遗址附近的石刻数量最多。慧崇塔在辟支塔的西南方向,其中藏有唐代灵岩寺主持慧崇的舍利,上有明代高僧可公所写的《礼慧崇禅师塔诗》。由此往西行,沿石阶而下可到墓塔林。墓塔林是历代灵岩寺高僧圆寂后的安息之所,现存北魏至清代墓塔座、墓碑81座,其数量、完整性,似乎惟有少林寺墓塔林可与之媲美。

其中比较著名的墓碑是元至正元年()《息庵让禅师道行碑》,系为灵岩寺第三十代住持息庵让公禅师(—)而立。灵岩寺寺内现存碑刻最早刻立于唐代,后历经各朝各代,据统计,在唐代至民国时期这些能识别文字的二百六十多块碑铭中,唐代约有12方,五代2方,北宋大概有63方,金代大约有36方,元代有44方,明代存76方,清代有29方,民国有1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