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年)的天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城南的悬崖绝壁间,石窟历经年风雨,至今尚存19个洞窟,塑像43身、壁画多平方米,规模宏伟壮观,千姿百态,精美绝伦,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
在最大的一处洞窟内,雕刻有一尊高达22米的佛祖释迦牟尼像,佛像造型匀称,面相丰润,右臂指向前方,高度堪称中国石窟佛像之首。两旁侍立着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以及阿难、迦叶等六尊造像,神态威严,堪称唐塑杰作。
天梯山石窟的开凿比敦煌莫高窟早多年,参与建造的北魏高僧昙曜和一大批能工巧匠在石窟完工后,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后来昙曜成为北魏佛教领袖,天梯山石窟也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
石窟内壁的大幅壁画受西域早期壁画影响,与敦煌北凉壁画、炳灵寺西秦壁画风格相近,笔触清新,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壁画中的蓝色颜料是经由丝绸之路进口的青金石研磨而成,历经千年仍未褪色。
年修建石羊河水库,因天梯山石窟正好位于水库的淹没区,为避免石像和壁画被水淹没,考古人员对石窟进行了清理搬迁,并在大佛面前建起巨大的圆形堤坝。然而后来发现水库的水位对石窟文物根本构不成威胁。
天梯山巅终年覆盖积雪,俗称“天梯积雪”,自古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白雪皑皑,面前碧波荡漾,构成了一幅山、水、佛、雪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现已成为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天梯山石窟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目前已被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为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年武威市启动了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这批珍贵的文物将在修复后,安置回天梯山原址保存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