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这是唐代诗人陈陶对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描述,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代海上贸易的高峰历史时期,泉州承担着东西国际贸易网支撑点的重要地位,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泉州港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和“光明之城”,可见泉州这座城市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悠久的泉州到了如今依然大放光彩,有着“中国侨乡”和“光明之城”等众多的美称,现在的泉州不仅风景宜人,气候优越,也是古今相承、东西交汇的文化宝地,传统与现代,儒家、佛教、道家与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众多文化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泉州文化,其中,泉州的佛教文化地位突出,可谓熠熠生辉,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泉州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泉州流行了一千多年,历史悠久,社会基础深厚,深入影响到泉州的方方面面,自唐朝时起,泉州就被誉为“泉南佛国”,按照老泉州的习俗,每年农历26日,是泉州开元寺的“勤佛日”,这是颇负盛名的佛教活动之一,在后来,这一天也发展成为西街的庙会,开元寺的这个传统从抗战开始便有,因当时百姓生活艰难,寺里决定开仓赈济灾民,随后便一直延续下来,到了这一天,西街和开元寺人潮汹涌,鲜花、金纸、各种特色食品的摊点,凌晨就来占好了位置,大泉州各地百姓和香客也提着供品,络绎不绝地赶到寺内烧香祈福,中午十二点的“勤佛”结束后,信众们还纷纷排队,吃一碗斋面、添一份“香油钱”,祈求来年一切顺利。
泉州的佛教建筑,也充分地展现了泉州的佛教文化,早在宋代的时候,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泉州僧人聚集了大量财富,兴起了史无前例的造桥、造塔工程,促进了当地交通、经济的发展,也弘扬了佛教的文化,如泉州的洛阳桥、安平桥都为全国著名的跨海长石桥,洛阳桥古称万安桥,佛教僧人在洛阳桥修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桥上中段的月光菩萨塔刻有“己亥岁造”(公元年),佐证了洛阳桥竣工时间,现存佛教石塔以及文字,展现了洛阳桥独具特色的宗教、艺术等文化内涵,泉州安平桥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长桥的两旁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栏杆柱头雕刻着惟妙惟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皆为南宋的石刻,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均配有菩萨像,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佛教文化浓郁,意味丰厚。,,除了僧人们参与建造的桥梁,泉州的佛教寺庙也极具特色,颇负盛名,承天寺和开元寺正是其中的代表,承天寺于南唐时期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著名的弘一法师在泉州居住了十四年之久,而承天寺则是他最经常的住锡之地,近年来,台、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居士、僧人,纷纷前来承天寺进香,善男信女积极捐助,寺宇按原规模修葺一新,已逐步恢复旧观,香火兴旺。
另一座寺庙,开元寺,更是具有传奇色彩,传说原来的开元寺是一位名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有一天一名叫匡护的僧人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虽然是虔诚的佛教徒,但是却舍不得平白地将大片桑林捐赠出去,因不好推脱,于是假言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飘然而去,第二天大早,家人前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遍莲花,黄守恭不信,一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于是黄守恭欣然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片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无边,便将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有镇国、仁寿二塔,也称东塔和西塔,镇国塔和仁寿塔,两塔均为石构,是全国唯一的大型石塔,以“刺桐双塔”之名而享誉海内外,两塔的人物雕像和万安桥、安平桥上的婆罗门金涂式石塔上的佛雕像,都是弘扬佛教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有着“百柱殿”的雅称,殿内屋架上的飞天雕刻,混合印度传入的佛教“嫔伽圣禽”艺术,并融中国古代“飞人”艺术于一体,建筑艺术风格极其独特,此外,泉州其他古代佛教石雕艺术也十分著名,如九日山五代石雕弥陀坐像,清源山瑞像岩的宋代雕刻,碧霄岩西方三圣坐像,弥陀岩的弥陀立像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泉州内像这样的佛教艺术作品数不胜数。
泉州丰富的佛教文化还体现武术、音乐、技艺等方面,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唐朝后期,泉州就有南禅少林招庆寺,至今泉州仍流行“太祖拳”、“五祖拳”等拳术,泉州佛教的音乐、书法和戏曲等都很有名,近代,泉州开元寺僧人,为适应群众做佛事的需要,组织大开元、小开元班和和尚戏班,称“打城戏”,其音乐曲调是佛曲、道情调和木偶曲的混合,节奏是木偶、京戏和法乐的混合,演技则有舞蹈和南禅少林寺拳的配合,剧目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此外,泉州佛教办举办的承天寺鹦山义学、开元慈儿院,温陵养老院、铜佛寺收养弃婴活动,以及抗战时期的义务掩埋队等义举,都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承天寺住持圆拙法师创办的“泉州佛教义诊”,泉州老居士陈珍珍创办的泉州佛学苑,造福了泉州的社会和人民,也让泉州的佳名远播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