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回归佛头
天龙山唐代大佛窟
精绝国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宁强(前排右一)和学生们在传说中牛头山的古洞中
哈佛大学藏敦煌彩塑菩萨年的除夕夜,一件流失海外一个世纪的文物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它就是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4个月前,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将在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经过专家鉴定,佛首雕刻技术娴熟、表现手法细腻、时代特征鲜明,确认来自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的天龙山石窟。年12月12日,作为当年第件回归文物,佛首安全抵达北京,结束了一个世纪的漂泊。
这一幕让坐在电视机前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宁强感触良多,30年前他赴美国哈佛大学美术系攻读博士的时候,教室门口就陈列着一尊天龙山的飞天,而另一些来自天龙山的菩萨、弟子和供养人的浮雕像则存放在学校图书馆内。宁强记得教授会拿这些文物来出考题,“比如有一件天龙山的《维摩诘经变》,考你什么时代的,有什么艺术价值,对世界文明有什么贡献。可以说美国的很多学生,包括后来做了教授的那些人,他们关于中国艺术的启蒙就是从天龙山的这些文物开始的。”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宁强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了近10年,年7月回国任教至今。佛教造像一直是宁强的一项研究重点,从敦煌莫高窟到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龟兹石窟群……几乎走遍全国大小石窟的他,对此可谓稔熟于胸。他认为,“文物回归当然是一件好事,它能唤醒人们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重视。不过文物回归也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留在天龙山的佛造像,还有更多其他地方的文物,更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保护。”
回归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
宁强介绍,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山腰,最早的开凿者为东魏大丞相高欢,之后陆续开凿出25个洞窟。由于其造型娴熟、比例适当、线条柔和、雕刻精细,被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元时期,天龙山石窟逐渐衰落,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尤其受到国外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