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湛通讯员吴雅兰柯溢能方诗琪摄影卢绍庆
6月12日,“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大艺博馆开幕。受疫情影响,展览首先面向校内师生开放,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云观展”。
特展精选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碑刻、陶瓷器具、建筑构件等文物件(套),许多展品为首次向公众集中展出。
首次与公众见面,大量展品来自云冈库房
展览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与山西省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
展品还包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浙大也是其走向全球巡展的第一站。
复制窟前厅
第一单元“岁月留菁华”展示了云冈的雕刻之美。这些展品都是云冈石窟历年考古发掘的成果,主要来自窟前和窟顶佛寺遗址,2/3的展品都是首次展出,其中很多直接来自研究院文物库房,例如,“天宫伎乐”石刻建筑部件、窟顶佛寺遗址出土的北魏泥塑佛像、画像雕刻石板,以及辽金鸱尾等等。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这是云冈石窟跨越时空,第一次系统性异地大展。
第一单元
展厅中,一枚圆锥体的黑釉陶器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原来这是镶嵌在大佛眼眶中的一颗眼珠。文物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20世纪30年代初,一位研究中国艺术的美国青年史克门在大同购得这颗眼珠。半个世纪后,史克门将这枚眼珠交给来访的王世襄先生,托他带回中国,交还给云冈石窟文保部门。
釉陶佛眼
还有一方呈方形、灰色,纵30厘米、横29厘米、厚6厘米的刻石也非常珍贵,这是年云冈石窟保养所在修整第20窟窟前早年崩塌的乱石场地时发掘出土的北魏景明四年()《比丘尼昙媚造像记》刻石,这也是云冈石窟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单体石刻造像铭文。
类似中晚期造像题记,在云冈并不罕见,比如昙曜五窟内壁中下部的许多造像龛都是大像完成后陆续填补的。
值得注意的是,《比丘尼昙媚造像记》并非洞窟原刻,而是另于他处刻好后镶嵌于此。可以说,这是北魏景明年间重修第20窟的重要物证。
云冈石窟雕饰之豪华富丽,备受历代学者称赞。《魏书·释老志》中,就称其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菩萨立像
穿越年的岁月,21世纪的我们应如何欣赏云冈石窟的美呢?
“从雕塑的体态、衣着,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明交融的印记。”正如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云冈时所言,云冈石窟保留了西域艺术与中原艺术风格碰撞、融合的痕迹。因此,在展览中,既可以看到印度犍陀罗造像的身影、波斯-印度风格的纹样也能看到古希腊柱式的影子。
菩萨头像
北魏彩绘菩萨立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说,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云冈石窟的考古成果和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及在数字化时代文物保护、展现和传承的新探索,同时对浙大以及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来说,也是一次研究实力的展示。
第三单元考古新发现
让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
展览的第四单元“数字化再现”是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
云冈第12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窟区,又名“音乐窟”,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共雕刻14种50多件乐器。
如何让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让更多人领略?
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12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合作团队采用浙大探索出来的一套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构建文物三维模型的解决方案,前后历时三个月对第12窟进行了52站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张照片。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这种记录方式,永久地保存了云冈石窟及其珍贵文物信息,留下了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档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说,对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为其建立详实的数字档案,是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实现云冈石窟“活起来”,“走出去”的基础。
记录难在哪?
云冈石窟的洞窟和造像,空间巨大,高浮雕、浅浮雕各种雕刻手法纯熟应用,各种遗迹空间深度尺度复杂,扫描和测绘难度高。从技术上看,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的话说,对第12窟的数字化采集触及到了这个领域的“天花板”。
海量的高精度三维扫描数据采集和大量的分析计算是数字化记录中的“拦路虎”。刁常宇介绍,如此大体量的数据无法在一个软件系统中处理,因此要根据石窟的结构进行分块处理。就好像一张A4的图片,我们用普通的软件就可以打开;但当这张图片有20平方米那么大时,电脑的内存不够,普通软件也打不开这张图片。“说说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切分?切块的设计如何与支撑骨架吻合?最后又怎么拼成整体?每一步都是难题。”
如果说拆开来分块难,那么合在一起数据拼接就非常考验分块间的空间精度。浙大团队将误差尽可能地解决在设计中,最终实现三维重建误差小于2毫米,色彩还原度达到95%以上。
复制窟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人们对垒砌的一般概念,从下往上地搭建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3D拼装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误差都会导致错位,并可能导致最后无法安装。合作团队另辟蹊径,选择了从上往下安装的策略,把误差往下压,用刁常宇的话说“把累积误差留给开口的位置,误差就被消化掉了。”
再造洞窟,还原刚诞生时候的鲜亮
实现了形的打印,但是色的赋予怎么办?
3D打印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固化成型后,还没有具备石材的质感,但是通过“赋色”环节却能填补缺憾。
这里的“色”,是指文物的材料、质感、颜色等综合历史信息,通过这一环节,数字模型才能实现“原真”,才能呈现历史与沧桑。
李志荣说:“质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游客走进复制窟的时候,他的潜意识不能告诉他是走进了塑料堆里,不能有这个感觉。”
经过论证,合作团队提出了大胆的上色方案建议,而不是与现存的十二窟“一模一样”。
云冈石窟研究院最终决定赋色的具体操作方案,是将基于科学数据与专家对文物的理解综合起来一起考虑。“纯技术没有答案,必须在考古学的指导下来制定赋色方案,比方说,现存石窟中的颜色与过去的颜色有什么关系,哪些是有依据的变化。”
李志荣也认为,这项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是“再造”一个石窟,是一个石窟的展示品,而不是把石窟切下来搬出来。在她看来,复制的过程是一种复原研究。
在色调的鲜与暗上,团队选择了洞窟刚诞生时候的鲜亮,而没有采用现存石窟雕像的煤灰色,但是在洞窟的风化上,他们认为这是不可抗的自然之力给予的,不做调整,同时把人为的破坏痕迹也留了下来。
复制窟天花
“我们将与时间有关的有效的核心信息都全部保留下来。这个取舍是当代人的认识结果,不是消极的拷贝,而是一个再造的过程。”
云冈石窟研究院美术工作团队,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面积大约多平方米的复制窟上色,历经8个月的时间,终于让12窟完成了其形色具足的复制。据了解,通过手工在现代材质基底上“装銮绘色”来恢复如此规模的石窟样貌,也是文物界有史以来第一次。
“说走就走”的展览,校外观众暂可“云观展”
云冈12窟窟前的石柱,一面已被岁月风蚀,而另一面则清晰可见往日的繁盛。通体看是罗马柱,但仔细看还有印度的文化元素,柱子顶端又是中国的栌斗样式。
那么远在山西的云冈如何得以“东来”?
浙大创新性地使用了“积木式”的新技术和制作方法,开创了文物艺术品展览便捷运输、安装、展陈的新模式。
目前复制成功的第12窟由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进行组装组成。这些“积木块”总重量大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可能装得下,拉运自如行走天下,一周即可组装完成布展。
团队介绍说,“说走就走”的展览结构为轻质铝合金框架,分体式半自动化安装。现场无需搭建传统的脚手架,低空作业组在地面上组装好一层再吊到顶部安装,整个过程就像由上往下搭积木,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安装周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我们会利用这次展览,和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合作,以云冈石窟为例,研究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上的使用。比如,通过光谱分析法,对云冈石窟的文物残片上的壁画颜料进行无损分析,得到颜料的成分和年代等数据,据此为文物的后续修复和保护提供依据。6月底,观众可以在我们的修复展示室里看到整个分析过程。”
艺博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使浙江大学校外的观众也能观看到本次展览,艺博馆推出了一系列的“云观展”体验,如线上展厅、策展人直播导览、科技文保直播、志愿者讲解比赛等。
工作人员布展,视频来源:叶翠鸿
●云观展信息
为了满足观众对展览的需求,特推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云观展系列活动。
一、线上展厅
时间:6月18日上线
内容:观众可通过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