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圣地,云冈石窟,亦浓缩着中华民族的审

伟大的丝绸之路,不仅让咱们吃到了西域的葡萄,赏到了罗马的杂技,还给咱们带来了精神食粮——佛教。这佛教一来,迅速在咱们古代中国繁茂起来。也给咱们的古代艺术添上了佛教色彩,比如说石窟艺术。今天,单来介绍在山西大同的那个。

至于是什么石窟?想必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云冈石窟。这座石窟的修建耗时可谓之长,经历了很多朝代才得以完成。最早是从北魏开始。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这个朝代,其实它是属于南北朝中的北朝,由少数民族所建,其统治者很是好学,羡慕咱中原文明,有个很著名的改革,国力也一度很是强大。大同原是该朝的故都,在此朝,云冈石窟一共修了60多年,后来因为迁都而停止对石窟的修建。

到了唐代的贞观年间,也有禅师对于此处进行修葺,只是规模都不是很大。唐末至两宋,特别是北方的政权,都对它进行过修整,而且耗时长,规模也大,同时还新建了不少建筑和石像等。当然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这么做,自然是想得到咱们中原人的认同的。但是到了后代,云冈也曾经荒废过。在李自成起义的时候,这里被起义军路占领,后来又被清军入攻占,此处尽沦为灰烬。清代之时,重修了云冈寺院,而此时所建的建筑,有些是保存到了现在的,真是难能可贵。康熙皇帝也在此留下了御笔,现在你所看到的庄严法相就是了。到了现代,政府更是注重对此处文物的保护,让这里成为了一个世界瞩目的之处。

到此处游览,可以去观赏它的三个阶段的石窟,时代不同,特点也是不同。早期石窟就是从第16到第20窟,这里最主要的是三世佛。特点是高大,面相很是丰润圆满,显得很是劲健而质朴,更多的体现了汉代风格,而且也有明显的古印度风格。

中期石窟是第1、2、5、6这四窟,而且这是此处的鼎盛之作。这时,北魏发展的特别好,孝文时期,而且还未迁洛,这里是最兴盛之所,平城,也就是云冈汇集了全国最最优秀之人才,而且国力甚为强盛,因此才有能力雕凿如此之大之窟,如此精美之大像。而到了孝文帝迁洛之时,皇家所建的都已经完工,耗时40多年。整个洞窟造型大气恢弘,题材丰富,突出佛祖地位,更是记载看诸多佛教人物的成佛及传佛故事。而且建筑及佛像的造像,也体现了浓浓的改革上进之风,亦能看出对汉化的追慕。

一、二窟在整体的最东首,为双窟。因为这两窟修建于北魏,因此通过它也能了解到北魏的建筑。五、六两窟,则为双窟了,它们在整体的中间。这里有这个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即三世佛。很好奇有多大吧?是17米,而且是坐像,脑补一下,有多宏伟吧!这里的雕刻精美,且都是佛家文化。五、六窟前还有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五间。其实这楼阁从很早之前就建成的,后来毁坏了,现在看到的,是清初的时候重建的,也很长时间了。第六窟特别出彩,这里有33幅浮雕,记述了佛祖成佛的故事,此窟是整个石窟的代表。

晚期石窟就是在北魏迁都之后开凿的。当然,在当地,除了云冈石窟之外,还有很多的中小型洞窟,这些都是当地的民众开凿的。主要都在20窟往西,有第4、14、15和11等等,很多,大概有多座。此时的洞窟都不再像早期的那样成对了,而是单个出现。而佛像和菩萨的相貌特点也变化了,接近了我们汉人的审美,追求消瘦、长颈等等,这体现了“秀骨清像”。整个石窟中最大的是第三窟,而且它尚未完工。这里的佛祖萨本尊造像面貌圆润、衣饰精美,坐佛10米,旁边的立像高6.2米。至于形成的时间不确定,但是看它的手法,有明显的初唐风格。

咱们中国在秦汉之时亦有雕刻,但是自从佛教东传,咱们的雕刻就融入了佛教的色彩,但是咱们中国人最大的特点是智慧,绝不单纯的接受,佛教如中土之后,我们把它融入我们的文明,使它带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而云冈石窟才是体现了这一融汇贯通。而且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早期的西域情调,中期的华丽精巧,晚期的“瘦骨清像”,无不是我们审美变化的一个表现。可以说,这里浓缩着历史之变迁。小编觉得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来这里看上一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