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生活在闽东(即福建东部,狭义上的闽东俗指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地区)一隅,逢年过节自然少不了走亲访友,一溜儿高矮胖瘦的近亲远亲干亲齐齐整整地围桌而坐,便是亲缘聚齐,格外有面子。一年一个样儿的小孩,总是认不全的亲戚,层出不穷的称谓,热闹之下一时兴起便向长辈追问“我有干爹干妈吗?怎么从没见过?”,方得知原来自己尚在襁褓中时,就已经成为了一棵大树的小孩。这听起来像个魔幻故事的开始,却只是闽东“拜干亲”风俗图景中的一隅。拜干亲习俗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保育传统,据考证最迟在汉代即已出现,至今仍绵延于民间,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认干爹干妈。在闽东地区,拜干亲可是门大学问。一、为何拜干亲通常而言,拜干亲在闽东山区是命理文化的一种延伸,小孩儿初诞必少不了算上一命。“这一算之中第一要义是看五行生克,由此判定小孩儿是否命硬,若是有克父克母的潜在风险,少不了得寻一户干亲;第二关键则是用于判断小孩儿五行是否有缺,土话讲缺啥补啥,就得寻一位五行互补的干亲,不过在咱们这儿,你若是缺木拜树做亲、缺土便拜灵石,也是常有的事。”一提起早被年轻人搁置的风土习俗,团圆饭桌前,家中长辈顿时来了兴致。那命理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拜干亲的缘由呢?“那是自然,比如家中小孩儿若是体弱多病、难养活,多半就会替他拜一门干亲。你不就是小时候总生病,你奶奶才为你拜了从前老家村口的那棵风水树作亲。”“也有攀亲戚的,就像那《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女婿和王家连过宗一样,攀高枝,但我们这里不兴那个。”“若是子嗣单薄的,为了护住血脉保儿孙平安,也有让小孩儿拜人丁兴旺的家族做干亲,我记得当年柳姓是我们这一片的大族,不少人都让小孩儿拜他们家作亲。”你来我往的问答间追忆的仿佛不是拜干亲风俗,而是乡土中人对山里孩子自成一派的照护和愿景,从生辰八字、体貌康健到人丁香火、族群兴旺,山涧的水绕山转,山里人希望以拜干亲让更多的福分随着子孙转。二、自然亲缘闽东地处闽浙交界,面海背山。靠山吃山,山里人最熟悉的便是重峦叠嶂、树木环抱、巨石森森,论起拜干亲自然也少不了树木与山石。(一)以树为亲图为文中所涉闽东村庄风水树枫树,树龄逾三百年,此为村民所提供旧照。“拜树为干亲可是有讲究的,不是随随便便的树都有人拜,一则这树木得有些年头,就好比你爷爷老家村口那些百年大枫树;光有年头也不行,还得有些香火,一般多是各村的风水树才有人相拜。”“若论起拜树为干亲,一般小人儿是不用出面的,多为长辈拿着纸叠的元宝和香,替晚辈到树跟前焚烧祭拜即可,心意到了,自然就替小辈认下这门亲。”“咱们这儿最多的便是枫树与杉树,拜得也多是这两种树,心诚的人家若是替小孩儿拜树作干亲,还会给起个与树有关的名字,还记得你有位叫‘树清’的叔叔吗?他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若是再细心点的人家,还会依拜的树种不同而将树名嵌入名字中。”“不过说起来当年你和你姑姑都是由你奶奶做主,拜了当年爷爷家乡村口的那棵风水树,那树有性灵可是远近闻名的,十里八乡外也有人特意寻访过来拜作干亲。不过也就是前几年的事,那棵大树估计是糟了虫害,台风时便被刮倒,前一段时间听乡下的亲戚说已经被锯倒。”虽然从未亲身拜会过这位“枫树”干亲,乍一听闻这百年大树之死,也忍不住追问几句,“拜过树木作干亲之后是否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若因为种种缘由好不容易拜了树木作干亲,树亡之后是否还需另拜他树为亲呢?”得到的回答却平和简单——“拜树木得来的亲缘犹如人间亲缘,生老病死才是常态,父母也从来不图子女多回报些什么,没有人会刻意去另拜他树或增设规矩。”(二)以石为亲闽东山区拜石头作干亲的自是不少,拜石头作亲的缘故有三种说法,一说如果小孩儿的生辰八字显其“命硬”,那么便该寻石头作干亲,以避免克伤家人;又有一说认为不应为“硬碰硬”,而是“以柔克刚”,若是生辰八字较弱或体弱多病的小孩儿才应拜与石头作干亲;尚有一说认为拜石头为干亲是为依五行相生中“土生金”“五行缺土”等来补足小孩儿生辰八字中的五行之缺。比起村落中香火不绝的风水树,风水石多位于相对人迹罕至之处,寻访过程不免多了几分曲折坎坷,但也额外收获更多对于拜石头为亲的乡间见解。“拜石头作干亲的自是不少,但有人拜的石头才有灵气,有了香火方有人拜其作亲。”依中空巨岩而建的灵岩洞,上图从左至右依此为福洞岩仙宫下观、下观内部中空祭祀处、上观、上观正门。驱车至闽东清源乡,一听说要寻访香火鼎盛的巨石,热心的乡亲便引路至村垱的“福洞岩仙宫”,这是一个依巨石而建的道观,石上石下各有一屋宇。石下一间题作“灵岩洞”,“祈祷必应求赐福,虔诚恳告保平安”,室内以岩石为屋顶,仙君塑像威立室中,而塑像后则是一条可攀爬至巨岩中空的隧道。现隧道入口由乡民设有祭拜的香炉烛火,据观中偶遇的老人家说,此举重在安全防护,此入口虽封死但隧道内仍可通行。几番交流后,老大爷明悉我们此行的来意,便言明:“这座道观只是依巨石而设,在民间很是灵验,香火便旺,但这来来往往的烧香人拜的可都是仙君,而不是这岩石,也极少人拜这块巨岩为干亲。要说有人拜作干亲的,只有那山坳之中的一块‘仙岩’。这‘仙岩’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民众口口相传,岩石分两块,下方形似托盘,平整光滑,上方一石则如杵立于其上,传说这上方杵状的岩石就好像不倒翁,任你多大力去推移,只是晃动,而不倒地。那块岩石倒是被许多人拜作干亲的。我并没有亲身去推过,但据朋友寻访归来的说法,那块杵状岩石也是推不动的,传说罢了。”左图为人迹可接近“灵岩”的最高点,右图为“灵岩”远景。求得乡亲带路,驱车复步行,沿着60年代农民搭建的废弃水库石壁一直深入山坳,村民口中的“仙岩”近在咫尺,然而环山而绕我们却无法找到上行的山路,只得遥遥留下一张相片。“拜石头作干亲的,听名字就知道,多半都会嵌个‘岩’字,‘岩旺’、‘岩清’这些都是。”“石头分不分干爹干妈?咱们方言不是把岩石叫做‘岩头母’嘛,这是一说;我也听说过上下相叠的两块岩石被以公、母代指,相传这两块岩石还曾自行移动位置,但随着城区建设这些石头早不知去了哪里,当时那两块岩石也是有人拜作干亲的,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左图为闽东斗帽岛仙趾石,右图为闽东斗帽岛上的岩石显灵神迹。闽东地区对石头的情感与信仰不仅体现在以巨岩洞天为风水宝地、拜仙岩灵石为干亲,也同样展现在乡民对自然的交互理解与认识中,闽东三都澳港斗帽岛民即以岩壁之上石纹为渔民所信仰的斗姆娘娘显灵神迹,亦有仙趾石、螺壳岩等巨石承载着一方乡民对自然朴素的幻想与情感。三、信仰与社会亲缘(一)拜神为干亲闽东地区民间信仰以女神崇拜最为繁盛,系因古代闽东受制于高山险阻、瘴疠横行,一片蛮荒,先民祈望风调雨顺、后代繁衍,其中以临水夫人陈靖姑为代表的女神因扶危济难、救产护胎、保护妇幼而深为乡民信奉,诸多乡镇均有设临水宫或奶娘庙,亦不乏有乡民为保佑小孩儿平安健康、避灾多福而携果品、香烛向临水夫人祈祷并拜其为子女的干亲。“一般来讲,拜观音娘娘和临水娘娘为干亲的都有,但拜观音娘娘的相对较少,虽然都是保平安,但观音娘娘是菩萨,而临水娘娘是神,我们闽东地区普遍还是以为菩萨没有后代,而神可以繁衍子嗣,因此更倾向于拜临水娘娘为干亲。”(二)拜人为干亲拜人为干亲是闽东地区拜干亲风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小孩儿父母与交好的朋友或相熟人士若是双方均有意,事情就成了一半,但依风俗还需盘算这小孩儿和干亲之间的生辰八字是否暗合,民间也有说法认为若不慎认下八字相克的子嗣,保不齐克伤自己,一般家中老一辈对认干亲比较谨慎,轻易不允许儿孙辈认下干亲子嗣,毕竟认下外人的子嗣既担了做父母的责任,又多了风水命理的风险,因此格外小心。但现在小年轻们大多不忌讳这些风俗习惯,多以让小孩儿拜他人为干亲以表明双方之间关系的亲近和睦。区别于其他单向度的拜干亲形式,拜人为干亲时除非条件所限,干亲之间多保持着两代人的长期互动,但同样以所拜干亲的对象为区分。其中,拜乞丐为干亲多因小孩儿患上癞头等疑难杂症,在八十年代的路阻山险、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闽东山区,许多人家在束手无策之下便以地瓜米饭等粗食招待路遇的外乡乞丐,以寄希望于借此形式保佑小孩儿能够如乞丐居无定所一般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而拜名门为干亲以期攀附的形式虽有,多为当地乡民所不屑;但拜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以求子孙康健、子嗣繁衍则相对普遍,往往拜大姓族群为亲后,还需按照其族辈分来修改字辈排行,多体现在姓名中。时至今日,拜干亲风俗在闽东地区早已随着时事日新月异的转变而逐渐淡出民众生活,但对常年在外的游子而言,这别具乡情的风俗却好像幼年乳名,承载的不是个人记忆,而是一家人的祝愿与回忆。当离家万里,离故乡万里之后,我们是否还能重拾当年老一辈乡人面对故乡故土的开放与热爱,草石有灵、人与人间自由关联,虽少不了几分迷信或乡野,“且陶陶,乐尽天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