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我们人这一辈子为了忙忙碌碌,点头哈腰就是为了能多赚点银两,餐桌上能多添几个菜。现在这个社会,你会发现在很多时候钱属于是万能的,没有钱是很难立足的,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吗。
对于我们这些个普通人来说,可能这一辈子都很难会有那种大富大贵的机会,基本上就是满足温饱,一生安稳,努力奔赴小康。
国人呢从古至今都有个毛病,就是爱攒钱,住在城里的人可能很多人不会去攒钱的,他们没有攒钱的习惯,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家家户户都有攒钱的习惯,都会将每年收成的一部分换成钱房银行里存着。
据我了解,我们山西这边农民在银行里存钱的数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村里人是穷怕了,现在还好点,以前村里很多人的经济来源靠的就是家里那一亩三分地,遇上个丰收年能多攒点钱,你说要是碰上旱灾或者洪灾,那就的吃老本了,所以很多村里人都会省吃俭用,将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老祖宗有这样一句俗语“省着省着,窟窿等着”,一家老小省吃俭用,最后发现这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就跟无底洞一样咋都填不满。老祖宗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您接着往下看。
为何越省钱发现越没钱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我们是不能忘记了。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很多人都会精打细算,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但是也有些人就是有点节约过头了,这不敢花那不敢花,让一家老小跟着他受苦。
确实,之前的农村人很辛苦,挣钱也非常的不容易,对于钱财合理安排是很正常的,没毛病。但是呢如果太过的话,那就不是节约,而是吝啬了。有时候你觉得我这次没花钱,能省不少呢,的确你把钱省下来了,可是你丢失掉的是比金钱更贵重的东西。
即使再穷,有两种钱是不能省的。第一是“份子钱”,份子钱是啥,是人情世故,是礼尚往来。谁家里还没个婚丧嫁娶之类的,而亲朋好友也都会随一份份子钱以表达自己的心意,你说如果这个钱都省下来的话,那以后别人家有啥事还会跟你说嘛,以后还来往吗?这损失的可就不是省下来的份子钱能比的,当然了份子钱这个是量力而行的,切莫攀比。
第二就是“治病救命的钱”,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我们这边的村里有不少人就是小病小疼的根本不去看医生的,要么就去买点药,总说自己农村人,身体好的很,花那钱干嘛,扛扛就过去了。等到最后熬成了大病,花钱是一方面,人还受罪。
我有个亲戚就是这种想法,觉得自己身体倍硬朗,有啥小毛病扛扛就过去了,最后的确发展成立大病,钱花了很多,但是人没有救过来,很痛心。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别辛苦了大半辈子,最后身体却垮了,有钱却无福消受,这是人生一大悲事。
这句俗语其实还有后半句“花着花着,菩萨送着”,前半句告诉我们省钱需适可而止,不然会适得其反,而这后半句却告诉我们活用钱财,才能发家致富。
为何钱越花越多
这里所说的“花”,很多人会觉得是那种漫无目的的胡乱挥霍,其实不是的,你要是想着赌什么的,那可能离家财散尽就不远了。这里的“花”其实是有目的性的,属于有舍才有得,用钱成事。
我们看的电视剧啊,小说里经常会看到对于那些去赶考的学子,很多的大家族啊或者官老爷都会对其资助一些盘缠,是一种变相的投资。古时候能去考试的学子哪个不是在当地小有名气之人,你提前帮助他,等他高中了也不会忘记你的好。就算这种投资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报,但是也能留下好的名声,对于名声古人也是非常看中的。
就那阿里来说,当时有谁看好电商,看好阿里呢,都觉得那不现实,就算投了钱也是打水漂的。而红杉却慧眼识珠,给阿里投钱进去了,现在的呢挣得那是一个盆满钵满啊。这真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当然了,家里的钱财都是家人辛苦赚的血汗钱,的确要将其用在刀刃上,不能随便浪费,不然会愧对父母和家人的。但是我们一味的依靠积攒那些微薄的收入来改善家庭的生活环境还是很难得,顶多能解决温饱罢了。我们只要紧跟着时代的浪潮,抓住那些机遇,并学会如果去花钱,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和命运,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