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四川内江人,具有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家,书法家,于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画风工写结合,后开创泼墨泼彩的新艺术风格,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与其二哥张善子创立的“大风堂派”,影响极大,后旅居海外。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张大千大规模的菩萨佛造像,出现在年春率门人子侄远赴敦煌临摹、研究石窟壁画之后。
张大千敦煌行路线:成都—兰州—西宁—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关—安西—敦煌。
这一次两年又七个月的面壁临摹(年春至年夏),在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曾在《临抚敦煌壁画展览序言》中由衷感慨:“独石室画壁,简籍所不载,往哲所未闻,千堵丹青,遯光莫曜……今者何幸,遍观所遗,上自元魏,下迄西夏,绵历千禩,杰构纷如,实六法之神皋,先民之榘矱!”
敦煌时期的作品,以张大千勾线,门生弟子及喇嘛涂色为主。
张大千掀开了敦煌壁画的神秘面纱,也正是从敦煌开始,张大千人物画一改明、清诸家纤弱柔丽的小家碧玉之风,而直追唐人高古、雄奇、瑰丽的境界,此后,张大千笔下人物精品多体态自信从容,形容健硕丰美,予人风华绝代又雍容华贵之感。敦煌后,他最优秀的人物画作品然往往“脱俗恬淡,有飘飘然之态”,这一特质与敦煌菩萨有着莫大的关系,尤其是敦煌壁画中形象自由姿态丰富的供养菩萨。
广东崇正秋拍拍品
张大千菩萨
设色纸本镜片
50×72cm
题识:花供养菩萨二区。蜀郡近事男张大千敬造,永充供养。
钤印:张爰私印、老弃敦煌
这二区供养菩萨正向偏右跌坐于一粉一黄双色莲花上,不同于临摹时期为追求效率往往张大千只勾线由门生弟子及喇嘛涂色,此件从勾线到设色均为张大千手笔,整体风格看,应晚于年代。
局部图一
局部图二
供养菩萨是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其修行层次低于胁持菩萨,也不像胁持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
局部图三
局部图四
在敦煌壁画中,供养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持菩萨佛弟子的两边,或坐、或立、或跪、或合十、或持花、或持供器等,是敦煌壁画中最体现世俗化的人性与佛教神性的结合体,故而体态面貌往往更具体女性的婀娜和神性的飘逸感,在庄严的佛国世界里,古代的名匠高手将理想中最美的身形和容颜都赋予在这些菩萨身上。唐代供养菩萨无疑也是张大千最为喜爱的菩萨形象,在他临摹敦煌壁画作品中,即有数量颇多的唐代供养菩萨。
局部图五
局部图六
此二区菩萨以游丝描勾线,设色妍丽,身形丰美,虽为坐姿,但体态轻盈而神情祥和,有宝相庄严之态,是典型的唐代菩萨。二区菩萨均着络腋、披帛、腰裙、长裙,配饰则有宝冠、璎珞、项圈、臂钏、腕钏等,是敦煌壁画中典型的菩萨着装配搭,画家却在精微处表现此二尊菩萨的区别,比如都是正向偏右,神情内蕴风姿却各有千秋。粉色莲花上的菩萨更觉柔美,披帛较宽,覆及双肩及双臂,材质丝滑的垂感有“曹衣出水”之妙,颇似贵妇霞帔,而黄色莲花上的菩萨则颇刚健,披帛较窄,从背后经双臂缠绕,大有“吴带当风”之姿,从质地看当是纱质,其上身大半裸露,优雅健美身形呼之欲出。等等。
敦煌壁画
张大千用纸极为讲究,一生爱纸、藏纸、订纸,也曾与晏济元一起专门研制大风堂专属蜀笺,业内多知“大千纸贵”,此“花供养菩萨二区”之纸也极为罕见。敦煌壁画色彩以土黄偏棕为主,此二尊花供养菩萨所选用者乃土黄偏棕色有纸浆天然纹理的纸张,天然有一种年久风化效果,极可能是大千先生特意定制或精心研制。敦煌壁画中土红、土黄,石绿、石青等矿物颜料被大量应用,但大千此件却在土黄偏棕的底子上较多应用了更响亮的朱红和明黄,来营造一种盛世的富丽堂皇之象,人体动势和色彩完美结合,应是大千结合了敦煌壁画万千菩萨的美,并经由自己的理想而创作,从而独创了一种融神性美、人格美,甚至女性美为一体的慈悲柔美、刚柔相济的菩萨形象。
“花供养菩萨二区”
朱文印“老弃敦煌”
画面右侧,“花供养菩萨二区”左侧,有“老弃敦煌”朱文印,此印为顿立夫所篆(见《张大千用印详考》P特40,杨诗云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年5月),张大千临摹壁画及仿唐人物画多用此印。“老弃敦煌”尚有陈巨来、方介堪所篆者,是大千先生自诩,大意为摹画敦煌掌握和积累了前人的技法和经验后,要遗弃陈规,开创新法,此印与此菩萨造像正可参照来看。
“蜀郡近事男张大千敬造,永充供养。”
鸟虫篆朱文印“张爰私印”
画面左侧,题有“蜀郡近事男张大千敬造,永充供养。”此题亦可证明此菩萨造像非石窟中像,实乃大千心里的菩萨。张大千早岁当过和尚,法名大千,后还俗后仍崇尚佛学,在家修行,故常以“近事男”“清信士”等自居。题识下首钤“张爰私印”鸟虫篆朱文印,此印为方介堪所篆之精品(见《张大千用印详考》P29姓95,杨诗云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年5月),可参看。
据原藏家介绍,此件为直接得自于张大千。年3月张大千在泰国曼谷举办画展,轰动一时。原藏家为泰国佛教会领袖,故虔诚求得张大千这件精心之作,将其供奉于佛堂,秘藏于今。半个世纪之后始惊艳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