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来峰青林洞南口东侧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幅“卢舍那佛会”浮雕,浮雕外框壸门式花头龛,龛内浮雕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各一尊,天王四尊,供养菩萨四尊,牵狮、象侍者二尊,侏儒二尊,龛楣上端飞天二尊,大小共十七尊造像。它表现的是一个佛教故事。中间那尊像就是卢舍那佛,头戴宝冠,身着圆领通肩袈裟,端坐在高束腰莲座上,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也叫大日如来,即光明普照的意思。卢舍那佛是梵语的音译,它起源于古代印度对太阳神的崇拜。他举臂张掌,好像在说法,他身后有火焰纹背光。
听了吴晓春老师的讲解,我们也数了一数石龛里面是有17尊像。但我们发现龛底还有个小人在打坐。吴老师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供养人,也就是出钱修窟的人,他把自己的像刻在石壁上,表示此窟内的佛由他来供养,佛和菩萨就会降福于他。在这石龛左侧留有供养人的题刻。
哇噻,石龛的周围有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肯定与“卢舍那佛会”浮雕有关的,吴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条,一条是供养人浮雕的的题刻,文为:“弟子胡承德伏为四恩三有,命石工镌卢舍那佛会一十七身,所期来往观瞻,同生净土,时大宋乾兴□□四月日记”约三行,45字,文字端正大方,有些颜体风范。这大宋乾兴年号也只存一年,那是宋真宗与宋仁宗新老皇帝交替的一年。
第二条题刻是:“李琮、朱明之、楊景略、黄颂、胡援、林希元丰二年五月四日游灵鷲洞。”吴老师风趣地说,这上面的人名,与我们杭州老市长苏东坡有交集的,其中有两人接班当了杭州市长,其中一位就是写题款的林希,林希是北宋新党人物,苏轼北宋旧党代表人物,二人同年进士,又前后为杭州太守,在政治上林希打压过旧党人物,但俩人私下交情还不错,都有诗文来往,林希继苏轼任杭州市长后,题“苏公堤”三字,苏堤由此得名。还有在林希之后任杭州市长的是李琮。
第三条题刻是享誉中外的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的四位创始人的题刻,上面写着:“西泠印社仁和王寿祺叶铭石泉与丁仁中隂吴隐同观。”大家想想看,来围观“卢舍那佛会”浮雕的不是普通的吃瓜群众,而是那个时代的名人、名家。这说明这幅镌刻于北宋乾兴元年()的“卢舍那佛会”浮雕非同寻常,是宋代造像中的佳作,也是飞来峰中雕刻最为精致的作品。
再来观看“卢舍那佛会”浮雕,认识一下龛中人物:通常的教义说,佛具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我们不是佛教徒只要理解“三身皆一佛”就可以了。浮雕上卢舍那佛的左边是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而四大天王是守护皈依佛法的信徒们的护法神,造像中的飞天,只用两根一转一折的飘带,便潇洒自如地勾勒出了她们上下飞腾的身姿。她们在卢舍那佛说法的时候把鲜花撤在空中,寓意着卢舍那佛的神通广大、佛法无边。
至于石龛周围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事后请教了网友“岁寒三友”,在他的指点下,对照拍摄到的照片,果真有七条题刻,除了吴老师详细讲解的三条,另外四条,其一位于石龛右侧;其二在左边飞天的旁边;其三在龛左中间;其四在龛左最外面,也是当时任杭州市长的苏颂与朋友们自净慈南口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时为熙宁九年()。苏颂与苏轼是好友至交。公元年的5月,82岁高龄的苏颂病逝于润州,66岁的苏轼正在从海南岛出发北返的途中,然而由于一路颠簸,苏轼大病不起,于是亲自撰写祭文,并急派幼子前去吊丧。就在这同一年8月,大文豪苏东坡也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