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文物修复师与千手观音的故事中国经济

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m.39.net/pf/a_7751079.html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重庆12月12日讯(记者成琪)当一个人用8年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可能支撑她的不仅仅是热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陈卉丽就是这样一个人。12月10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看基层”(重庆)主题宣传活动,在大足石刻见到了她。

与记者想象的不一样,陈卉丽个子不高,带着眼镜,说话非常有条理,一讲起千手观音,她就滔滔不绝,充满激情。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造像雕刻于15-30米高的崖壁上,有只手,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核心部分。然而历经多年风雨后,千手观音造像受人力、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早已病害缠身。陈卉丽带着她的团队,用了8年时间,最终将千手观音修复完成。

修复后的千手观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从“纺织女”到“文物工作者”

记者:你是如何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

陈卉丽:我原本从事的是纺织工作,和爱人结婚后分居两地,年初,在组织的关怀下,我从老家四川调到爱人所在单位—大足石刻博物馆(现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很快,有材料分析、化学学科背景的我,被分配到保护工程中心工作。

当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见那些不会说话的石菩萨时,我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也许就是我和他们的缘分吧;也许是因为个性要强,我绝不容许自己对工作哪怕有一点点的不负责任;也许是每一天都望着悬崖峭壁上那尊尊精美绝伦的菩萨造像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慈悲虽在、容颜却改,触动了一个女人内心深处的柔情,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些不会说话的石菩萨,从此也就与文物保护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担当,所以要创新

记者: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有什么特点?

陈卉丽:文物价值的多样性以及文物的唯一性,决定了文物保护需要科学的保护修复理论、原则及方法,并在其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同时还要根据文物属性特点不断探索文物保护、艺术效果、公众需求之间的平衡。

此外,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病害研究、保护修复工艺及操作、材料及设备、环境分析与控制、档案建设、美学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撑文物保护工作。

而且,保护工程实施秉承“思与行”的工作思路,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及传统的工程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物保护项目,使文物病害得到有效遏制,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记者:在修复千手观音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

陈卉丽:修复文物不是想当然的修饰。在修复中必须坚守文物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在没有准确依据的情况下,是不允许擅自“创新”的,否则就是对文物历史真实性的破坏。正因为这样苛刻的要求,让文物修复工作每一步都充斥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对千手观音石质胎体残缺部位进行修复补形时,要根据史料、造型本身的对称性,辨别出残缺手部原本的模样,再对缺失部位延伸补形。如果找不到依据,只能保持原样,也不能擅自发挥。

但是在修复千手观音的主尊像时却遇到了新的难题,我们发现主尊右边前伸的主手自腕部残缺,现存手掌及布帕为后人补塑。后人补塑的手帕造型不仅改变文物历史真实性,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造像的美观性。

为修复这只手,我和同事一起反复考察研究千手观音手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佛教经典,也没找到修复的依据;于是我带领同事先后对四川、重庆、河北、山东地区等三十多座石窟的观音像进行实地考察,试图找到其修复依据,很遗憾最终也没找到可靠的依据。此时,我觉得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徒劳的,真的好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并且感觉身心疲惫,对修复这只手已经没有信心,决定放弃这只手的补形修复,让我们的后人找到科学依据后再实施修复……

虽然自己有放弃修复这只手的想法,但是在我心里始终牵挂着这只手的修复工作,这事也让我夜不能寐。就在这时,我想到了郭相颖先生、詹长法先生他们退休后还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