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著名大词人苏东坡有一首词,其中这两句富含禅理的词句为世人广为熟知。其实我们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无一例外,我们所走的每一条路都是通往死亡之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就是人生,每个人都只是天地间的过客而已,所以,不仅仅是苏东坡,我们每个人都也是行人。每一天都在旅途上,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近些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么看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注重精神上的富足,于是旅游就成了多数人的一种休闲方式。而西藏由于其独特的风光、习俗以及信仰,在世人眼里变得神秘且神圣,成为世间最后的一片净土,成为许许多多凡尘中的红男绿女一生所必去的圣地。
西藏有其独特的风光,藏民有其独特的宗教信仰、习俗与禁忌,到西藏去,必须先了解当地的习俗与禁忌,以免引起尴尬与麻烦。
踏入藏地,除了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映入眼帘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大小五彩经幡。人们都只知道经幡是与宗教有关,是藏人用来祈福消灾,但却甚少人知道经幡的实际含义。那么经幡到底是什么东西,不同的颜色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经幡藏语称“隆达”,“隆”在藏语中是风,“达”是马的意思,也就是“风马旗”。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是人们与神佛沟通的桥梁。经幡上的五色,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红色象征火,表示人间烟火;绿色代表水体;黄色代表土地。这蓝白红绿黄五色谱带及其排列,代表了藏人心目中的自然结构和生命结构、一个藏人认同的真实的世界和立体的宇宙。
藏人相信阳光照耀着五色经幡,光斑在经文的字里行间跳跃,那是在领悟佛理的真谛。山风起处,经幡劈啪作响,那是在齐诵“唵嘛呢叭咪吽”的箴言。经幡横亘在天地之间,是藏人通向理想国的天梯,是沟通俗世与灵界的中介。藏人对于经幡的挚爱已融入血液,成为永久的习俗和自觉的行动。举凡婚嫁喜庆、逢年过节,都要张挂经幡。即使到夏季牧场短暂放牧,扎好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必定是张挂经幡。阳春三月,开犁耕种的第一天,耕牛头角上必须捆扎三角经幡,以向地母礼赞,祈祷五谷丰登,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
经幡虽然大多在荒山野岭,人迹稀少的地方,但是我们经过经幡,驻足观赏的时候,切忌有轻慢的举动,更不能有所亵渎,不得践踏、拉扯、攀折、跨越或践踏等不敬的举动,更不能对着经幡吐痰、甚至大小便等有所亵渎的行为。跨过经幡是大忌,任何人都必须托起经幡,从下面经过。凡有跨越经幡者,必须向经幡和菩萨赎罪,要跪在地上给经幡磕一个头。如果踩坏经幡,就相当于切断了藏民与神的沟通之路。一般情况下,游人尽可能不与经幡合影,因为,经幡是祭奠鬼神用的,与经幡合影等同于与鬼神合影……
在大大小小经幡傍边,以及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
玛尼堆的石块、石板或卵石上大都刻有文字、图像。内容多是藏传佛教的经文、佛尊、动物保护神、六字真言及各种吉祥图案等。虔诚的佛教徒认为,只要他们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刻在石头上,便能使他们洗刷此世的罪孽。很多来西藏的游客会对雕刻精美的玛尼石爱不释手,不过玛尼石是不可以随意拿走的,因为上面承载了许多的期望和祝福,将它拿走就是在毁灭他人的福德,同时给自己带来噩运。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刻有佛像及佛教经文的玛尼石,只能往上堆(意为添福添寿),不能往下拆,哥哥不能随意践踏、损坏,也不能随意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