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申)是由示的变形“礻”和申会意而成的字。示“礻”表示敬祖宗的牌位,是神祗之意;申是由“甲”和“由”的合体字,甲的本义为生根,由的本义为发芽,申就是表示植物的生根发芽,引申通天入地。精通天文地理的人被百姓或后人崇拜敬仰,立牌位于庙中,尊为神。
仙(闲)是由人的变形“亻”和山会意而成的字。人作为归类符号,没有把“仙”神华;山有高之意,引申才能超凡。仙的字形会意为居住在深山中智力超凡的高人。借“闲”声表示被常人看似休闲,而研究自然社会变化规律的脑力劳动者。
佛(弗、音译)是由人的变形“亻”和弗会意而成的字。弗(辅)是由弓、撇“丿”和竖“丨”会意而成的字。弓表示弓箭的弓,这里指示制作弓;“丿”表示向下向内,这里指示弓向内弯曲;“丨”表示纵向,这里指示弓弦纵立于弯曲的弓的两端。借“辅”声表示制作弓要辅于弓床进行矫正。故引申不和禁止之意,表示不可、不要。佛的字形会意就是人观察事物不认真审视,凭感觉粗知相似之处,即“仿佛”。弗(fú)即标音有会意。音译(fó)采用此字考虑人不可做坏事的佛家思想。
圣(生shèng)是聖和圣的合并字,圣是由“土”和“又”结合而成的字。“土”指国土、国家;“又”指手,表示掌握土地所有权,也可理解权的省形“又”,指权力。圣的合义指掌控国家,拥有国土掌权者。聖(生shèng)是由“耳”、“口”和“王”会意而成的字。“耳”表示耳聪具有大智慧;“口”表示说话,发言等,这里指示可以预言,有先知先觉;“王”表示通天地人三才者。聖为耳聪目慧,具有先知先觉,通天地人三才者。后用圣代替聖,两者合并为圣。借“生”声来说明圣有生杀大权的人。所以把圣上指皇上。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圣的本义原来指给人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智慧、贤者、杰出的人,万人为杰,万杰为圣,如文圣孔子、武圣孙子、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曲圣魏良辅等。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佛教里五位菩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弥勒代表大慈,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从这方面看,佛教也是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有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理论,只是采用不同的形式传播而以。菩(被或普)是由草的省形“艹”和陪的省形“”会意而成的字。“艹”是草本植物的归类符号;陪“”表示陪附的意思。陪的字形会意为挂在窗子上蔽日光的小草席。陪借“被”声表示覆盖遮蔽;陪借“普”表示佛光普照天下。萨(洒)是由荫的省形“”和产会意而成的字。荫表示树荫,可以庇护人防止日晒;产表示生,这里指示众生。萨的字形会意为庇护众生。借“洒”声表示众生平等,普洒甘露。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的称号,后泛指大乘思想的实行者。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罗(络)是由繁体羅简化而来的。羅是由“罒”和维会意而成的字。“罒”是从网的变形而来,但也是考虑网是有孔眼的,所以用横目“罒”来说明网有孔眼的特征,可以理解为目的变形。维表示维系,即织网捕鸟。借“络”声表示用网络之。简化后用“夕”来替代“维”,是以“夕阳西下,天幕拉下”作隐喻参照,表示落网捕鸟。汉(悍)“汉”是由“漢”简化而来。这个繁体“漢”是有水和难(難)的省形组合的,汉水经过崇山峻岭,艰难流出,出来后汹涌澎湃,来势凶猛,读音借“悍”表示强悍。汉水出,荆州浸,就是说的汉水的凶猛。汉高祖刘邦灭秦后始封为汉王,后从汉中起兵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汉朝建立初期,对匈奴采取绥靖国策,到汉武帝转守为攻,于是又产生了一个“”字,由水(大海)、大(广大)、或(区域)组合的,意思是从长城到大海的广大区域居住的这个民族极为强悍,很难征服。因汉武帝不断地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把我们的华夏民族的人称为“人”,这就是我们大汉名族的来历。“”是西汉时期产生的文字。后来就把汉水的“漢”和汉武帝时期造的“”族的“”合流为“漢”。后来简化为现在我们用的“汉”字。简化的也很有道理,用“又”取代“難”,又是手的变形,友好中“友”的省形,读音借“优”,取“右手优于左手”作参照,来比喻这个靠近大海的民族汉族强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同时也喻意大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友好,手牵手。汉字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也是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祖国统一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