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一句「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我们得谨慎》成德法师主讲/7/2英國漢學院学习摘要:1、像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非佛弟子,那很可能变魔弟子,很可能变成表错法的弟子了。因为没有学小乘,伦理道德、因果、人情事理就不懂了,做出来的行为又让世间人没有办法理解,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那又没有办法理解,人家就不敢学佛了。
2、比方说,印光祖师为什么这么强调敦伦尽分?因为我们敦伦常尽本分,人家世间的人看了佩服、感动;假如我们不尽本分、不孝顺公婆,跑到庙里去念佛,那不学佛的人一看,人家反感。我们可能觉得到这些古的佛寺去念佛有功德,功德比较大,那就形成贪功德,执着了,面对自己的至亲,生不起那种很自然的应该尽的情义、道义。
3、所以我们今天听了这句「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我们真听懂了吗?听懂了,那得赶紧回来好好在小乘基础当中下功夫,这才是听佛的话,不然其实都是耳朵进,也没入到心上去。
4、我们现在胎教,三岁以前教育,甚至于是二十岁以前,这个都很缺乏。然后那时候社会环境又单纯,我们现在又不知道比三千年前复杂多少,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他扎基础要二十年,我们现在是不重视扎基础,那就变成自己喜欢不喜欢,顺自己的意思学了,不是顺佛提醒我们的,不是顺师父上人教导我们的。所以师父上人一直强调扎三根,其实就是扎做人、扎小乘的基础。
5、很多人还去问扎根的重要性,我们看「法音宣流」第十一集,老人家面对这个问题说:「我到现在还在扎根。」这是老人家慈悲,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于是这二三代人,因为这一百多年疏忽了儒释道,再要把它恢复到有儒释道的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那还有一段时间。
6、只要在忠恕下功夫,慢慢慢慢就入道了,下手处在这里。可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这个也是总持法门,时时在境界当中以这两个字来观照自己的心念有没有偏掉。忠是「尽己之谓忠」,自己能够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去付出,因为你有保留了,那还有自私自利在。
当然不能又听偏了,没有保留到透支自己,这又偏另外一边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是你没有伤害自己身体,可是遇到事你很有道义,你会尽心尽力,这个就是尽己之谓忠。
7、一不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会向外指责,这个心就不忠了。对于懂得大乘教理的人,都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都是自己的心变现的,不能往外去责怪境界、责怪他人。
8、我们再看恕,恕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而我们修学的人,假如是有福报的人,就要注意了,因为自己有福报,别人都顺着我们,那我们就容易做好事强势,因为这个是为大众的事情,可是我们就很少回家敦伦尽分。
9、所以我们一学大乘佛法,好像很伟大、很为众生,但是很可能我们都忽略这种对家人、对身边人的忠恕之道,都误以为自己境界很高。连世间圣贤的忠恕之道都没有,那种大乘的理解、展现往往都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自己不知道。
课程全文:
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最近感受到「佛经语深」,感觉到祖师大德、佛菩萨、圣贤他们都是大慈大悲,留了很多教诲,都对我们修学是很重要的提醒、叮咛,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
像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非佛弟子,那很可能变魔弟子,很可能变成表错法的弟子了。因为没有学小乘,伦理道德、因果、人情事理就不懂了,做出来的行为又让世间人没有办法理解,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那又没有办法理解,人家就不敢学佛了。
比方说,印光祖师为什么这么强调敦伦尽分?因为我们敦伦常尽本分,人家世间的人看了佩服、感动;假如我们不尽本分、不孝顺公婆,跑到庙里去念佛,那不学佛的人一看,人家反感。我们可能觉得到这些古的佛寺去念佛有功德,功德比较大,那就形成贪功德,执着了,面对自己的至亲,生不起那种很自然的应该尽的情义、道义。
所以印光祖师大势至菩萨再来,为什么一直强调敦伦尽分?非常有道理,敦伦尽分就是小乘很重要的核心教诲,五伦八德要做好。
所以我们今天听了这句「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我们真听懂了吗?听懂了,那得赶紧回来好好在小乘基础当中下功夫,这才是听佛的话,不然其实都是耳朵进,也没入到心上去。我们学佛,佛就是我们的榜样,看佛怎么给我们表演。就像佛他四十九年,他是五时说法,是华严,接着讲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般若是大乘,讲了二十二年。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佛的示现,告诉我们大乘佛法最重要的是般若。可是般若前面小乘阿含讲了十二年,介于小乘、大乘之间方等八年,所以学大乘以前扎了二十年的基础。而且那是佛陀那时代,三千年前的人,他们的根基比我们好。
我们现在胎教,三岁以前教育,甚至于是二十岁以前,这个都很缺乏。然后那时候社会环境又单纯,我们现在又不知道比三千年前复杂多少,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他扎基础要二十年,我们现在是不重视扎基础,那就变成自己喜欢不喜欢,顺自己的意思学了,不是顺佛提醒我们的,不是顺师父上人教导我们的。所以师父上人一直强调扎三根,其实就是扎做人、扎小乘的基础。
很多人还去问扎根的重要性,我们看「法音宣流」第十一集,老人家面对这个问题说:「我到现在还在扎根。」这是老人家慈悲,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于是这二三代人,因为这一百多年疏忽了儒释道,再要把它恢复到有儒释道的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那还有一段时间。
这二三代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假如再不重视扎根,没有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那就会展现出来,那真的是会让大众误会大乘佛法了。
而我们看小乘儒道的教诲,其中儒家我们掌握孔子教诲的核心,忠恕之道,我们得检查自己有没有不断在忠恕当中下功夫。《中庸》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我们心里常常存着忠恕,就离我们的真心、就离道不远了。
只要在忠恕下功夫,慢慢慢慢就入道了,下手处在这里。可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这个也是总持法门,时时在境界当中以这两个字来观照自己的心念有没有偏掉。忠是「尽己之谓忠」,自己能够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去付出,因为你有保留了,那还有自私自利在。
当然不能又听偏了,没有保留到透支自己,这又偏另外一边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是你没有伤害自己身体,可是遇到事你很有道义,你会尽心尽力,这个就是尽己之谓忠。
我们看这个「忠」字,会意,你心不能偏,你有好乐、你有忿懥、有忧患、有恐惧,都不在忠;有自私自利,不忠了;有名闻,好面子、好虚名,那就不忠了;对五欲六尘有贪着,这个心就偏了,起贪瞋痴慢,就不忠。这个忠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一不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会向外指责,这个心就不忠了。对于懂得大乘教理的人,都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都是自己的心变现的,不能往外去责怪境界、责怪他人。
所以儒家处世,我们的祖先在四千五百年前一直传承下来的,立身处世、接物,这个接物就两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忠;另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这两句好!就是整个忠恕的一个诠释,这两句讲得很透彻。
我们再看恕,恕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而我们修学的人,假如是有福报的人,就要注意了,因为自己有福报,别人都顺着我们,那我们就容易做好事强势,因为这个是为大众的事情,可是我们就很少回家敦伦尽分。
因为家里人都学佛,所以觉得你为大众,他们也觉得没有错,可是他们总觉得你好像对家里这些关怀付出不够,可是你又是为大众,他又不好说什么。
这个我们就变成没有办法体恤家人的感受了,反而觉得自己我是为佛法、为大众。所以他们是不敢说你,但是不是说心服口服,不是对你心悦诚服。所以这个就变成我们做好事反而理直气壮,自己不知道了。这是有福报。
假如是家里的人都没学佛,然后对你也很多的要求,你是遇到这种逆境,那你反而会被磨得更加懂得委曲求全,懂得修忍辱。结果你有福报,家里的人又支持你,你反而愈做气势愈来愈高,别人都不敢讲你,这个又落入另外一个执着点。
甚至于还有更夸张的,已经成家了,长期夫妻分居,没有去体恤到对方,甚至于还跟另一半说,「我现在为大众忙着,你想找谁找谁去」。这个都偏得太厉害了,敦伦尽分,你说这个该找谁找谁去,真的另一半出了问题,你说人家没学佛的怎么看我们学佛的?
「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我们得谨慎,要表好法。而且我们要了解,「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你看每天得吃饭,这些欲望他得慢慢慢慢减轻,你不能一下子要求对方整个要断掉,其实这个就没有恕道,没有设身处地。那是变成什么?高标准去要求对方,其实那就是求,要求,要求就是贪,要求就是控制,这个都离了忠恕之道。
夫妻有他相处的本分,我们应该是不断提升精神层面,去带动对方精神生活的提升,自然他这些欲望就愈来愈淡,在我们的护念之下慢慢就放下了。什么事情要水到渠成,不是要求控制来的。
所以我们一学大乘佛法,好像很伟大、很为众生,但是很可能我们都忽略这种对家人、对身边人的忠恕之道,都误以为自己境界很高。连世间圣贤的忠恕之道都没有,那种大乘的理解、展现往往都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自己不知道。
所以这一句「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我们得谨慎。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