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县水渡河和毛塘铺访古湖湘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bdfyy/tslf/
长沙县水渡河和毛塘铺作者陈先枢沈绍尧原载《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水渡河集镇为长沙县原安沙区公所驻地,今属湘龙街道水渡坪社区。位于长沙城区东北13公里捞刀河北岸渡口北侧。名胜古迹有李真人庙,风景殊绝。李真人庙又名李公庙,清嘉庆《长沙县志》载:“李真人庙,一在水渡河,肉身;一在花果园,前明时真人后裔建祠,刊像以祀。”水渡河李公庙坐落于长沙县原安沙镇同飞村龙潭山,系道教真人庙。据清代诗人彭开勋考证:“李公,元至正时,长沙县五十七都人,其母得紫霞入怀之兆,既而生公。与其妹俱从周野仙学道,精于养气、炼形。遇异人授以桃,兄妹共食之,胥坐化。今李公肉身,建祠在锦绣都水渡河。”捞刀河畔李真人庙庙宇占地21亩。整个建筑群沿捞刀河流向,先后从山门到地神殿、灵官殿、钟楼、鼓楼、八仙殿、真人主殿,一线排开。正殿上方高悬“李公真人”镀金古匾,殿前左右石狮一对,前坪麻石雕象一头,均为数百年前文物。庙坪左右置铸铁镀铜香炉宝鼎及清代庙碑、功德碑。殿中主神为李公真人雕像,左殿为华佗仙师、财神,真君殿为“三茅”(茅盈、茅固、茅衰)君子。右殿为观音大士、关圣帝君、龙王菩萨。正殿左右各有一养生池,正庙前右有功德亭,记载庙史及个人功德;庙左有办公房,为长沙县道教协会办公场所。李真人庙大殿清湖南巡抚吴大澂撰并书水渡河李真人庙碑(局部)这里原有八景,后人以八景中“春帆浒渡”之意,名渡口为浒渡河,后讹化为水渡河。清嘉庆《长沙县志》载:“水渡河,县北三十里明道、淳化交界处。源有三,一自潦浒市,一自古华山,一自玉华山。合为大溪,由涝塘河出湘江。”集镇以河名,临湘至宜章公路经此。街区沿公路呈带状。原有自行车零配件、型砂、氮肥等厂,为长沙县境新兴工业区。原有货运码头,水路循捞刀河可入湘江。今建有大型“水渡河市场”,为长沙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水渡河市场水渡河原属水塘乡,因境内有水渡河和长塘两自然村,故各取一字称为水塘乡。水塘垸位于捞刀河北岸,隔捞刀河支流白沙河与开福区相望,保护面积2.42万亩,其中耕地1.61万亩,大堤总长14.25公里。水塘垸前身基本属水渡河。捞刀河在这呈“S”状弯曲,遇大雨则洪水滞留、堵涨,经常泛滥成灾。年,水渡河畔千军万马,将“黄泥”“乌鸦”“水渡坪”“张家”“南边塅”等五个小垸合并成水塘垸。不到3个月,捞刀河改道工程胜利完成。年,又将“梅塘”“红旗”两小垸合并,垸堤高达40.5米,结束了水渡河千年水患。水渡河的桥与堤垸今水渡河桥梁密布。继年修建“水渡河大桥”后,又陆续兴建“京珠高速公路桥”、武广“高架铁路桥”、万家丽“环城线路桥”等4座桥。垸因桥增美,桥以垸多姿,桥垸相辉,水天一色。十里堤防,五桥飞渡,全国罕见。水渡河又是长岳古驿道的必经之处,自古为交通枢纽,往南白茅铺,往北毛塘铺,均只十里路程。毛塘铺原为安沙镇的一个小集镇,今为社区之名。清嘉庆《长沙县志》之“铺递”载:“自小吴门北至平江界,凡十三铺,共一百三十里,此系古大路,明宣德年改。”这十三铺是“小吴门十里至鸭子铺,十里至白茅铺,十里至石子铺,十里至毛塘铺,十里至马鞍铺,十里至城林铺,十里至新安铺,十里至青山铺,十里至牛角铺,十里至赛头铺,十里至福林铺,十里至从林铺,十里至竹砂铺。”石子铺即在水渡河之南,即曾经的长沙县氮肥厂处。可见毛塘铺从来就是从长沙城东北过捞刀河后的第一大铺。出版的《湖南省长沙县地名志》云:“毛塘铺,地当长岳古道,原毛姓于塘侧开设饭铺,故名毛塘铺”。毛塘铺的饭铺素来闻名。长沙东乡流行俗语:“早也毛塘铺,夜也毛铺塘”,即打土车子的北来苦力,不管早与晚,要在毛塘铺歇息;第二天进城卸货、装货返回,又要在毛塘铺打住。今天,古老的毛塘铺已蝶变为安沙镇的交通、经济中心。今毛塘社区是长沙县平方公里经济核心区的重点发展地带,已开发土地0多亩,安沙物流中心为湖南省重点发展项目。区内现有湖南信息学院、长沙师范学院第二校区等高等院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