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对我们来说十分常见一点也不稀奇,例如现在的司法机关或者很多行政单位的门前都能看得到,它严肃、庄重、威严,不过这些好像是它在我们脑海中的固有因有印象,它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景观,至于为什么它有这样的气质?它又有什么寓意?我们应该很少去思考。不过你知道吗,狮子刚开始可一点也不受待见。
狮子的原产地不在我们中国,这种大体型是在汉章帝时期由西域首领作为贡品进入中原的,关于它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也就是公元87年,到了公元年,疏勒国“臣磐复献帝师(狮)子封牛”,此后西域进献狮子的记录也就渐渐多了起来,连元朝时期都有记载。
不过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动物崇拜,例如龙、凤、龟、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中的四灵,还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所以狮子在当时并没有像后来那样被赋予其他寓意看做祥瑞。在之后狮子逐渐流入民间,也就开始了狮子的本土化风格转型。
狮子极强的攻击性让它在人们的心中压过其他猛兽,就有了和狮子有关的小说故事,西晋的志怪小说集《博物志》里用“至洛阳三千里,鸡犬皆伏无鸣吠”来形容狮子出场的气势,官修正史《南史》形容狮子写的是“龚县山阳并进二虎一豹,见狮子悉瞑耳不敢仰视”。尤其是到了唐代,包容的政治经济政策促进了文化发展,这一时期作家多如繁星,诗歌、散文、话本和传奇小说浩瀚如烟,一直到唐以后,狮子在各个时期的小说中出现得就更加频繁。狮子也渐渐成为了威力、权势、智慧的象征。
除了文化因素,还有宗教影响。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论》中写道“涅檗经曰,阿阇王令醉象蹋佛,佛以慈善根力舒其五指,遂为五狮子。见尔,时醉象惶惧而逃”,而且相传狮子是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佛教完成本土化后在唐朝迎来鼎盛,成了国教,无论是因为忌惮狮子的威慑力,还是因为对神佛的信仰所以敬畏狮子,总之狮子确实被人们赋予了神灵气质,令它越来越变得神奇。《传灯录》中还有记载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诞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中“人中之狮”和我们的“人中之龙”有相似的表达意思,它的神圣性和震慑力以及充溢着王霸之气的原始神性诱惑力是它成为中国狮文化意义的源头,也是石狮子的重要特征。
龟的落没也给了狮子机会。以前龟以长寿著称,统治者希望把自己的丰功伟绩刻在石龟上与日月同辉,所以石龟背上驮着一个巨大石碑也是合理的。但是龟在人们后来的生活中变成了粗鄙、讥讽的对象,“宅春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曾经代表神灵、权力的神兽变成了我们口中的王八,“王八”意同“忘八”,即忘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项道德准则的人。狮子在神龟从神坛跌落的时候强势补位,不过狮子倒没有取代龟的神权象征,它更接近百姓、接近生活、接近世俗,主要满足人们纳吉避凶的祈愿。
石狮子是宫殿、府第、家宅、庙宇、陵墓的守卫者,东汉高颐墓前的石狮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狮子。狮子守门还有一个趣味传说。民间传说,隋炀帝举登基典仪的时候,百官朝贺,百鸟齐鸣,百兽跪拜,唯独狮子最为“大胆”竟缺席这样重要的场合,隋炀帝非常生气,命人去把狮子抓过来,但是恐惧狮子的危险性,没人敢接这个任务,这时一个老和尚站出来说自己可以前去。和尚来到狮子居住的山林拿出一个用多种颜色绸缎编扎成的大绣球,狮子被绣球吸引跟走山林,和尚一路逗着它将它带到隋炀帝面前,在隋炀帝面前表演了一出滚绣球。隋炀帝一高兴就没打算再多刁难狮子,只令狮子看守宫门,不过狮子不满意隋炀帝是个暴虐昏君,只守了一个晚上就溜之大吉,隋炀帝再次发火,直接叫工匠雕刻了两只石狮摆放在宫殿门口,让狮子再也跑不掉。
汉唐时期石狮只能用于帝王陵墓或者贵族官僚坟宅前,它主要是起震慑作用,让人见之心生畏惧不敢靠近,也就有了守护的意义。那个时候对摆放石狮还有明确要求,如王公或者一品官员门前石狮的脑袋上有十三个大卷毛,按照官制等级从高到低,石狮卷毛数量依次递减,七品以下的官员禁止在门前安置石狮,唐至宋以后石狮才进入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唐朝时期为了对城内百姓实行有效管理和防盗,人们按照一定划分标准集中居住在只有一个大门进出的“坊”内,出于防风抗震的需要,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平平无奇的大石块显然不符合老祖宗的审美标准,工匠们就把石块雕刻成狮子、麒麟、海兽等模样,即美观又有祥瑞寓意,一举两得,这也是石狮守护大门的雏形。到了宋代,“坊”因明显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被取消,此时一些大户人为了彰显身份和体现自家的声势,对唐代坊门进行简化。原本用来固定坊名柱子的石头变成守门的石狮,而后演变成了一种风俗得到沿袭。
那可能就有朋友想问了,为什么是两个石狮呢?那是咱们的一种美好祝愿。“狮”与“世”、“事”同音,两只石狮有“事事如意”、“世世同居”的意思;要是狮子脚底踩绣球,意为“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要是石像作抚弄幼狮状,则表达“太狮少狮”,即后代子嗣昌盛,香火不灭,且拥高官厚禄,步步高升,官运亨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刻进DNA的对称审美,双狮在视觉上能有很好的平衡。
石狮确实是有好的寓意,但是要注意它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喔。双狮通常为一雄一雌,其位置通常以屋里人出门的方向为视角,雄狮在左,雌狮在右,再简单一点的记忆方法就是“男左女右”,从动作上区分的话,前肢踩绣球为雄狮,前肢安抚幼狮为雌狮。
总之,虽然狮子不是咱们的本土物种,但历经古代社会它的身上被赋予了很多寓意,和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相适应,所谓“龙行于天,司风调雨顺,狮踞于地,守物泰民安”,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