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五老峰,隔开两古刹!峰外的南普陀寺,盛名远播,人声鼎沸;峰内的太平岩寺,知者甚少,清幽雅静。
走过游客络绎不绝的南普陀寺,沿着寺后的五老峰而下,可进入万石植物园,也就是厦门植物园。
太平岩寺,就坐落在植物园西山南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每当海上风起云涌之时,太平岩寺,就犹如挂在云雾缥缈之中,若隐若现,令人心神摇曳。
太平岩寺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唐朝,到了明万历年间(-年),这里成为道教宫观,祭祀玉皇大帝,称太平观。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据守金门与厦门两岛抗清,曾住在太平岩寺。他发现这里浓荫蔽日、格外清幽,于是在闲暇之时,常到海云洞读书,谛听溪中泉水奔流。
据传,海云洞旁的那座八角亭,就是郑成功当年的读书之所。如今,洞旁的岩石上,还留存有"郑延平郡王读书处"的题刻,以为佐证。
清乾隆初年(—),南普陀寺住持如渊和尚,将太平观辟为莲花道场,并于岩前大石上镌刻“极乐天”三字,自此,太平观成为太平岩寺。
太平岩寺山门前,有四块天然巨石,其中两块相叠,一端贴合、一端张开,另两块巨石顶立,形成石门,酷似"开口笑"的样子。
石门右侧巨石上,镌刻"石笑"二字,书法苍劲有力。字旁有清雍正辛亥(年)咏“石笑”的两首诗,其一写道:
忽见石开口,不闻石有声。
夜因吞月色,朝为吐云情。
饮露千年饱,餐风一味清。
太平真好景,长笑息征兵。
其二写道:"极乐太平日,鹭江石笑嗔,笑中真意趣,唯有石能知。"石门背后有"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的题刻,因为地处太平岩,故得名"太平石笑"。
世上未闻石会笑,唯独厦门有笑石。太平石笑,也因其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成为古厦门小八景之一,当今厦门二十名景之一。
走过太平石笑,就到了太平岩寺的山门,门前摆有罗汉松盆景,白墙上开有三扇洞门,正门两边有两扇雕花漏窗,再加上重檐的屋顶,看上去颇具江南传统建筑风韵。
从山门进来,环顾四周,可见寺院建筑以唐代古建风格为主,自外而内,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方丈楼、藏经楼、地藏殿、法堂、放生池、罗汉广场等。
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殿堂布局严谨,楼阁巍峨高耸,飞檐雀瓦与丛林磊石相掩映,庄严肃穆,气势不凡。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居中的圆通宝殿了。宝殿为密宗建筑风格,其三重檐全木结构的建筑外观,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殿内供奉千手观音佛像,法相庄严,惟妙惟肖。
寺内的巨石上,多有名人题刻。乾隆年间,诗人黄日纪游览太平岩寺之后,曾留下这样一首诗写道:
太平古刹建何年,秋色凄凉冷暮烟。
洞口木棉飘坠叶,云头石笕引流泉。
捲簾遥岫层层出,望海轻帆片片悬。
花落鸟啼无客到,老僧扶杖倚檐前。
这首诗被镌刻在一方巨石上,署款为“清乾隆戊子年”,即公元年,距今已有年。
黄日纪诗刻一侧,有同治11年(年)的《重修太平岩寺题刻》,开篇说道:“太平岩梵宇建自有唐,千有余年,兴废频仍”。由此可见,早在唐代,佛法已经传到此处。
另一块巨石上刻有开国上将王震,于年10月题写的“饮茶康乐”石刻。其石刻左下方,刻有清代文人郑鹏云题写的《游太平岩经先世延平郡王读书处》诗刻,诗曰:
石不能言笑口开,读书深处有莓苔。
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
此外,寺内主殿一旁的岩石上,题刻有隶书《大悲咒》经文。另一处崖石上,刻有一个行书“佛”字。这些题刻,为清幽雅静的菩提道场,增添了灵动的文化气韵。
寺院内部的山石间,还有一处石像雕塑园。园中立有多座佛教尊者、弥勒佛、观音菩萨、罗汉以及小和尚等的塑像,神态各异,活灵活现。
其中,尤以石雕送子观音,最为高大壮观。观音圣像安座寺内灵山鳌头,高达8.8米,线条简洁流畅。菩萨面容安泰祥和,手中所抱婴孩天真灵性,威严而又不失众生亲近之心。
自古以来,民间崇拜送子观音,不是由于她那众多的虚幻法力,而是在于她能送子,在于她跟人们的需求息息相关。
在寺内行走,所见一园一塔,一殿一佛,一山一水,似乎都有了灵性,让人足以抛却红尘中的万千烦恼,让原本浮躁的心,瞬间沉静下来。或许,这就是菩提道场的独特魅力吧!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视图创作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