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具有学佛的慧根,体会一下这4个字,就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学佛的慧根,最好的办法是体会《金刚经》里的”不可思量“这4个字,为什么呢?

因为这4个字所呈现的就是佛的境界。

记得很多年前读到一首诗:“欲要不相思,相思令人苦;几番细思量,还是相思好”觉得很有深意,也有菩提觉情之意。以至于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它。

佛像

其中的“思量”二字就是出自于佛经,因为佛法的深髓赋予它不可探测的深度。

在现实的语境当中,“不可思量”也是经常会用到,用以形容理论或者认知的不可妄解、深不可测或难以言说,不可以言语来表达的意思。

但在佛经里,“不可思量”这4个字是什么意思?体现怎样的境界呢?

佛书法

《金刚经》里有:“空无不可思量”的说法,什么解释?

简单的说,”不可思量“表达是一种境界以及这个境界的无限可能,而这种境界只有到了那个境界的人才能体会得,其他人是不可能通过别人或者佛的言说来感受的,只能是自己的觉悟到了那个层面方可有所思量。

所谓的“空无”其实并非指没有,而是说虽有,却如虚无。

所谓的无相布施,就应该这样。而无相福德,更应该像空无一样,广大、虚无、不可思量。

佛寺

接着佛以四维上下六方来为须菩提讲解,那佛为什么要以四维上下虚空来问须菩提呢?其中有深意又有什么说法吗?

因为四维加上下,就是六方,人身在六方虚空之中,即是悬于空中,无可落处。这是人身存在的真实境况,但是人却迷而不见,以为身有着落。

所以佛指明真实存在的境况,是要令须菩提明白,身体的存在尚且如此,心的存在要想求一个着落处,又如何可得呢?

佛像

所以佛指示四维上下皆是虚空,以晓谕须菩提莫耽于幻想。

须菩提还应进而悟知,既然身在六方虚空而未觉不安,当知心亦如此,无着并非不能得安。所以佛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人皆以为自己是有所着落的,以为一切存在都是落实的,这是一个有相的迷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虽生在地上,以为大地可以落实,但是大地却是悬空的,四维上下皆是虚空。今天人类的知见已经扩大,知道一切星球都在宇宙空间中悬空而在。

佛寺

佛当时已见此实情,故佛说四维上下皆是虚空,是以存在实情破须菩提心中的有相幻想,令他打消想要有所着落的欲求,因为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佛示虚空,而见虚空者,有佛见与须菩提见之分别。

佛即是空,故无空相,空即是实,故无恐慌。须菩提是有,故见空相,以有在空,故生恐慌。所以须菩提才“须菩提。因此如来以空喻示:

佛书法

一为令须菩提明见此境实情。

二为自喻本是,以令须菩提见如来。

所以佛才会于此言之后,立刻接言问道:“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是空,故不见空,而见万有生灭,万有是幻。须菩提是有,故见空,且见自己落空,因而惶恐不安,求有落处。这就是佛与菩提的境界差别。

佛寺

所以佛指四维上下虚空,以晓谕须菩提,是欲令须菩提由悟空而安空,由安空而在空,由在空而是空,由此而见如来。但如何令须菩提安于在空呢?

这就是佛于此处说福德的原因。福德是空,不可思量,有无量利益,所以菩萨应勇于当空而在,故应如所教住。

佛像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菩萨应如佛所教,不住相布施;深意是说菩萨应如佛所喻示,安住于虚空。

因为安于虚空,即是虚空,即得如来之身,即得如来无量福德。这就是佛说虚空的深意。安住于虚空,其虚空之行即为无相之行,此即无相布施。故能行无相布施,即为安住虚空。

佛像

而安住虚空之福,即与虚空同体,无量广大,不可思量。所以安住虚空,与无相布施、无量福德,是一体同义的。而这个一体,即是如来。所以如来之身,空虚一如,妙有无体,故含无相住、无相行、无相得三义。

因此这是如来的在、行、得,也是菩萨所应至之境。因此这段话是一个完整的讲说,故为全经的一个微妙缩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