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访古』——稽首礼大悲!纸坊中山寨大悲寺历史浅谈
刘孟博/文
大悲寺又称“冢儿寺”,位于汝州市区东十五里许,纸坊镇中山寨村,省级文保单位“中山寨遗址”核心区域。中山寨所在地为汝河北岸一天然大土岗,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丘形,中心部分高出地面约5米,远望颇像一座巨冢,故当地俗呼其为“冢儿寺寨”。中山寨之名由来虽不足百年,然而该地历史底蕴深厚,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已经在此傍水而居,汝河水域的丰饶,赋予了先民充裕的生活之资。中山寨遗址具有其特殊性,通过调查、发掘证明,这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上层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下层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校音器,说明当时居住的人类音乐艺术已经非常发达,而战国时期水井的发现,则是人类社会从游牧走向农耕的标志。
“大悲”一词为佛教术语,救人苦难之心,谓之“悲”,佛菩萨悲心广大,故称“大悲”,常与“大慈”连用。悲,意为拔苦。悲心,乃四无量心之一,因为悲心在菩萨的愿力中是无量的,《地持经》说:“一切无量,名为大悲。”也就是说大悲心本具无量,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生痛苦之悲愍心,最常见者为表示观音之慈悲。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名,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中山寨大悲寺,以“大悲”为寺名,故该寺乃供奉观音菩萨之道场。
大悲寺为汝州地区较古老的寺院之一,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寺观》卷九记载曰:“大悲寺,在在一里,相传明季里人为避兵而建,周围环以土寨,内新置魁星楼一座,俗呼“冢儿寺”,城东十五里”。然而通过寺内所存清雍正十二年汝庠廪膳生员黄梓所撰《创建大悲寺送子观音阁碑记》可知,大悲寺的历史,要比明代久远很多,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元和年间,其碑文曰:“粤稽大悲寺创修之时,茫渺无传,详搜遗迹,仅有圣国正德残碑,载记李唐元和,亦係重修墙垣。肇自本朝定鼎伊始,嗣又建送子观音阁三楹,工成事竣,已经数年,余適客居此处,诸亲友嘱余为文而志。”
通过查证,“元和”为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从公元年始,至公元年终,共使用了15年。史书记载,唐宪宗是一位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都当作效法的榜样。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此外唐宪宗也是唐代帝王中崇佛较突出的一位,他一即位,就诏令天下有道高僧奔赴长安,阐扬佛法。第二年,唐宪宗对僧尼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此后宦官与高僧一起管理佛教,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朝廷与佛门的关系。元和十三年(年),功德使上奏朝廷,在法门寺的护国真身塔内,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一节,定期启塔则岁丰人安,佛祖福佑。唐宪宗因此下诏于第二年派出专使,前往法门寺迎接佛骨,将佛骨迎入宫内供养三天,然后交京城各寺院轮流供奉。唐宪宗的这一举动震动了京师,受此影响,全国掀起了一股崇佛狂潮,中山寨大悲寺建于此时,也在情理之中。
在汝州民间传说故事中,中山寨大悲寺曾经是宋代名将狄青平定麻王时的屯兵之处,相传北宋时期,汝州有麻王兄弟聚众造反,声势浩大,于是朝廷派大将狄青率兵前来征讨。狄青到达汝州后,见麻王兄弟所盘踞的麻城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命令大军在十里外的大悲寺安营扎寨,等待时机。最终在狄青的运筹帷幄下,调度各路大军,对麻王兄弟展开围攻,麻城寨被宋军攻破,麻王之乱得以平定。时至今日,汝东地区的很多人,还能讲述狄青平麻王的传说故事,“东麻城,西麻城,九间窑里出朝廷”的顺口溜,则更是妇孺皆知。清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古迹》卷九麻城部分,对此事便有记载,“麻城,州东十里,东西有二,背山面河,形势雄壮。相传宋时有麻王兄弟者,结党聚众,各据其一,为犄角之势,以窥京辅。朝廷命狄青率师讨之,师次大悲寺,去麻城八九里,俗呼为狄青岭者,即其屯兵处也。”
按照道光《直隶汝州全志》的记载,明代时期里人为避土贼、流寇之乱,曾依托大悲寺周边高地,筑寨自守,并建魁星楼一座。明末崇祯后期,中原地区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在官府、土贼、流寇的多重劫掠下,朝不保夕,苦不堪言,商旅不兴,老弱流亡,城乡一片凋敝,中原已无宁日。对此现象,当时文人有形象而准确的描述,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兵防》卷五,特附《明末兵祸》一章以记其事,文曰:“土贼起于崇祯五、六年间,内则岁饥荐臻,外则流寇交讧,奸黠之徒,乘间窃发,啸聚成群。而束手待毙之饿夫,计不如相从苟活,以是蔓延滋长。始图野掠,继遂犯城,凡州境所属之山川,尽为巢穴矣。是时官司法令荡然,既不能追捕,而彼潜藏岩穴,即流寇亦无如何,故生民屠戮无遗,而彼帖然无恙。”郏邑仝轨所撰《纪土贼事》曰:“明末,流贼遍中原,官军不能扑灭,故所在土贼蜂起。崇祯十三年,仍岁饥谨,人相食。贼据有山寨,肆出剽掠,谓人肉味美,凡数十男子养一牢如羊豕,贼中互卖以食。又以妇人体多油,各炼数十盎供洞中灯火。”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再次发生动荡,大悲寺旧有的寨墙早已破败不堪,寺中僧人及地方士绅经过商议后,决定用“以工代购”的形式,对旧的寨墙进行修葺,即参与修寨,便可在寨内得到相应的宅基地。当时有焦姓(清末从焦村镇焦村迁来)及高姓(解放后迁居长阜街)等居民参与,至民国二十年(年)前后,新修的寨墙完工,工迄之日,议定寨名,地方士绅受各地“国父崇拜”的影响,定寨名为“中山寨”,并沿用至今。
关于大悲寺的历史规模,由于寺内碑石毁坏殆尽,已经不能通过重修碑刻,获取历代修缮记录及寺内建筑情况。经过许宗合、张怀义两位老师的多次走访,了解到民国时期,大悲寺仍具有一定规模,寺址占地面积约五亩,为全寨的四分之一。寨外为僧人田产,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周边挖有排水渠,至今当地仍称之为“和尚沟”。据村中老人回忆,大悲寺为国民党十三军所焚毁,寺内原有山门三间、观音阁三间、钟楼一座、水井一眼、石碾一盘,其它情况现已无人知晓,大悲寺被毁后,寺中僧人散去,部分移居于风穴寺。汝州解放初期,地方政府为完成上级布置的钢铁收集任务,曾将城乡寺庙内的金属造像、铁钟,各村的老铁炮等运往县城,回炉后用以制造炮弹、手榴弹等武器支援前线,大悲寺钟楼所遗留的大铁钟,即毁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