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卷第二
卷第二(共三讲)
原文:
问。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
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
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法尔能随缘,随缘不失性。……
如诸大菩萨所集唯识论等,大意有其二种:一为达万法之正宗,破二空之邪执;二为断烦恼、所知之障,证解脱菩提之门。
译释:
(问:若以究竟义而论,诸佛常住寂灭境界——即是以无形无相之清净法身住不可思议之常寂光土,众生境界本无实性——故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既如此,有何因缘而有释伽牟尼佛示现于此娑婆世界等教化众生?——言下之意,亦含有“纂集此宗镜录又有何利益”之疑问。
答:真实义中,虽无诸法起灭、方便门内,有兴教之大因缘。
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然不可思议之圆满真性法尔能随缘幻显诸法、不生不灭之法性身佛法尔能随众生境界方便度化。……
如诸大菩萨所集唯识论等中所述,兴教、造论等大意有其二种:一为达万法之正宗,破二空之邪执;二为断烦恼、所知之障,证解脱菩提之门。)
原文:斯则自证法原本觉真地,不在文字句义敷扬。
今为后学慕道之人,方便纂集,又自有二意,用表本怀:一为好略之人撮其枢要,精通的旨,免览繁文;二为执总之人不明别理,微细开演,性相圆通。截二种生死之根、蹑一味菩提之道;仰群经之大旨,直了自心、遵诸圣之微言,顿开觉藏;去彼依通之见、破其邪执之情;深信正宗,令知月不在指、回光返照,使见性不徇文;唯证相应,斯为本意;不可横生知解,没溺见河,于无得观中,怀趣向之意,就真空理上,兴取舍之心,率自胸襟,疑悟后学。须亲见性,方晓斯宗。
译释:(本来只关乎“自证法原本觉真地”——即是亲证圆满真心,而不在于文字句义陈列敷扬。
今为后学慕道之人,方便纂集,又自有二意,可表本怀:一者为好略之人,选取精要、直指宗旨,免去阅览繁文之辛苦;二者同时又为执一总旨——如皆知得说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然而于其间道理不甚了了之人,稍作微细讲解,得以性相圆通。从而截断人我执、法我执的生死根本,趣向一味解脱的菩提之道。仰仗群经大旨,直了自心佛性;遵从诸圣微言,顿开本具觉藏。去除其偏邪的外道情见。深信正宗,依指见所指之明月;回光返照,籍教达所诠之心性。——此段大纲序文完整引用,故译释亦同前——唯愿有缘阅此录者以证相应,方契纂集者本怀;不可横生知解,没溺见河,于本无智亦无得之般若观中,而怀有所得有所趣向之意、就唯心旨外一法不立之真空理上,而兴取舍之心;若不达真唯识理,幸勿率自胸襟,疑悟后学。须亲见性,方晓斯宗。)
原文:
问。既虑执指徇文,又何烦集教?
答。为背己合尘、齐文作解者,恐封教滞情,故有此说。若随诠了旨,即教明心者,则有何取舍。所以藏法师云:自有众生,寻教得真,会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持教、恒诵习而不碍观空;则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传通耳。斯乃教观一如,诠旨同原矣。
译释:
(问:既担心执指不见月、徇文不达性,又何苦纂集教典?
答:为背己合尘/背觉合尘、齐文作解者,恐封教滞情,故有“恐执指询文”之说。若能随教典所诠了达宗旨、即教明心者,则有何取舍?所以藏法师*华严宗三祖法藏国师,一生中曾先后为唐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讲法,故称“五帝门师”。云:自有众生,寻教得真,会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持教、恒诵习而不碍观空;则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传通耳。斯乃教观一如,诠旨同原矣。——即是经教与禅观同归真如,能诠之文与所诠之旨共趣菩提。)
原文:
问,诸大经论,自成片段,科节伦序,句义分明。何假撮录广文,成其要略?
答,但以教海弘深,穷之罔知其际、义天高广,仰之不得其边;今则以管窥天、将螺酌海;如掬沧溟之涓滴、似撮太华之一尘;本为义广难周,情存厌怠,亦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徇不了义之因缘;罕穷横竖之门、莫知起尽之处;所以删繁简异、采妙探玄;虽文不足而大义全、缘不备而正理显;搜尽一乘之旨、抉开万法之原;为般若之玄枢、作菩提之要路;则资粮易办,速至大乘,证入无疑,免迂小径。
译释:
(问:诸大经论,各各文义具足、条理分明。又何必遍撮广录,成此集要?
答:教海弘深,不善泳者难穷其涯、罔知其际;义天高广,非鹏鸟者难到其顶、不得其边。纂集此录,好比以管窥天、将螺酌海,又好比掬沧海之滴水、取华山之一尘;正为佛陀之教义广难周,致使学人多情存厌怠,又有一类学人不依一乘教之正理、唯徇不了义之因缘,所以于似乎千说异途之差别教典中迷失宗旨、莫衷一是;所以于此删繁简异、采妙探玄,而成此宗镜;虽文不足而大义全、缘不备而正理显;搜尽一乘之旨、抉开万法之原;为般若之玄枢、作菩提之要路;依此录而学修者,则资粮易办,速至大乘,证入无疑,免迂小径。)
……
原文:今斯录者,虽无广大制造之功,微有一期述成之事。亦知钞录前后,文势不全,所冀直取要诠,且明宗旨。如从石辩玉、似披沙拣金;于群药中,但取阿陀之妙、向众宝内,唯探如意之珠;举一蔽诸,以本摄末,则一言无不略尽,殊说更无异途。所望后贤,未垂嗤诮。所希断疑生信,但以见道为怀,非徇虚名以邀世誉。
愿尽未来之际,遍穷法界之中,历劫逾生,常弘斯道;凡有心者,皆入此宗,去执除疑,见闻获益;承三宝力如被护持,誓报佛恩,广济含识。虚空可尽兹愿匪移、法界可穷斯文不坠。
译释:(纂集宗镜,虽比不上菩萨造论——如弥勒说《瑜伽师地论》、马鸣造《大乘起信论》等——之广大功德,也自有可利益当来佛子之处。亦自知钞录前后,文势不全,唯希望佛子依之直取要诠,且明宗旨。如从石辩玉、似披沙拣金;于群药中,但取灵丹妙药、向众宝内,唯探如意之珠;当知宗镜中意,乃在举一反三,以本摄末,则一言无不略尽,殊说更无异途。但愿后贤,不因文非尽善尽美而不屑一顾,期望以此能断疑生信,则纂此录者、习学此者,皆应见道为怀,不应慕求虚名世誉。
愿与一切有情,尽未来之际,遍法界之中,生生世世,常弘斯道;愿凡有心者,皆入此宗,去执除疑,见闻获益,承三宝力,加被护持,复当誓报佛恩,广济含识。虚空可尽,我愿不移、法界可穷,斯文不坠。)
原文:
问。了义大乘,广略周备,解一义具圆通之见,闻一偈有成佛之功;何假述成,仍烦解释。
答。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性相双辩,理事俱圆。若中下之徒,须假开演。庄严之道、赞饰之门,格量其功,不可为喻。
所以《法华经》偈云:
譬如优昙华,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
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
是人甚希有,过于优昙华。
《般若颂》云:
般若无坏相,过一切言语,适无所依止,谁能赞其德?
般若虽叵赞,我今能得赞,虽未脱死地,则为已得出。
又古圣云:若菩萨造论者,名庄严经。如莲华未开,见虽生喜,不如已剖,香气芬馥;如金未用,见虽生喜,不如用之为庄严具。故知弘教一念之善,能报十方诸佛之恩。论希有,则如华擅优昙之名、说光扬,则似金作庄严之具。……
译释:(此一段仍以问答,阐明纂集宗镜之因缘:若利他者,乃为学佛之士,中下根器者居多,“须假开演”,方能渐渐“性相双辩,理事俱圆;若自利兼含利他义者:以偈颂、论释等赞叹、庄严经法者,功德无量,能报佛恩。)
原文:《大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其余众生,闻是经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毛孔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方乃得闻大涅槃经;薄福之人则不得闻。”
故知得闻宗镜所录一心实相常住法门,皆是曩结深因,曾亲佛会,甚为大事,非属小缘。若未闻熏,曷由值遇?
译释:(此一段文,借《大涅槃经》中文,喻显:得闻此《宗镜录》中所阐扬之一心实相常住法门,非小因缘,以此劝诱有缘佛子,当生珍重心、当发精进修学心。)
原文:又《大涅槃经》云:“佛告迦葉菩萨:诸善男子善女人,常当系心修此二字,佛是常住。迦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此二字,当知是人,随我所行,至我至处。”
是以信此法人,即凡即圣;修持契会,住佛所住之中、进止威仪,行佛所行之迹。
《释摩诃衍论》云:……若有众生,闻此摩诃衍之甚深极妙广大法门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轻贱,亦不诽谤,发决定心,发坚固心,发尊重心,发爱信心;当知是人,真实佛子,不断法种,不断僧种,不断佛种,常恒相续,转转增长,尽于未来,亦为诸佛亲所授记,亦为一切无量菩萨之所护念。
译释:(若如《大涅槃经》及《释摩诃衍论》中所说,闻而生信,决定坚固,则令三宝于世间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如此之人,亦必得诸佛授记,为一切菩萨之所护念。)
……
原文:故如论云: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等虚空界,无边际故。……故知信此心宗,成摩诃衍,同三世诸佛之所证,义理何穷、等十方菩萨之所乘,功德无尽。偶斯玄化,庆幸逾深,顺佛旨而报佛恩,无先弘法、阐佛日而开佛眼,只在明心。
译释:(此一段总结重说前二义:信此心宗之利益功德、顺佛旨报佛恩,当以弘法为先,而令佛子开佛眼、明自心。)
原文:此宗镜中,若得一句入神,历劫为种。况正言深奥,总一群经,此一乃无量中一,若染此法,即是圆顿之种。可谓甘露入顶、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灯,破情根之闇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尘;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风之卷危叶、繁疑积滞,犹赫日之烁轻冰;……
译释:(此宗镜所录,皆实相法门故,见闻习学者,若得一句入神,则能为金刚种子。何况其正文将大藏经文的深奥玄义,尽收其中。此一录、乃至录中一文一句,皆同一心之无量。若于此录,乐于听闻,染神入心,即知此人属圆顿种性。闻习之益,可谓甘露入顶、醍醐灌心。以此宗镜耀不二之慧灯,能破有情情妄执之闇惑、以此法门注一味之智水,能洗凡夫意地之妄尘;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风之卷危叶、繁疑积滞,犹赫日之烁轻冰。)
原文:《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祖师云:一切明中,心明为上。
……
故先德云,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
未悟宗镜,焉信斯文,若暂信之,功力悉等;不易所习,尽具法门,即塞即通,即邪即正。所以昔人云:遇斯教者,应须自庆;其犹溺巨海而遇芳舟、坠长空而乘灵鹤矣。
译释:(“剖微尘之经卷”,即是一切有情皆具此圆满真心,真心之中皆具足无量经法;
若未悟宗镜之奥义,恐怕很难信受如斯之言,若得圆信,则功力等同于佛所说经中之种种不可思议;亦不需要改变原来惯习之修学,而能尽具法门、即塞即通——变塞为通,无塞不通、即邪即正——转邪成正,无邪不正。所以昔人云:遇斯教者,应深自庆幸;好比沦溺于生死海中而忽遇芳舟、从长空坠落而谁曾想有灵鹤可骑乘。)
……
原文:
问:诸佛方便教门,皆依众生根起;根性不等,法乃尘沙;三十七品助道之门、五十二位修行之路,云何唯立一心以为宗镜?
答:此一心法,理事圆备;……为凡圣根本、作迷悟元由;如万物得地而发生,万行证理而成就;诸门竞入,众德攸归;……
(如)《起信论》云: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常恒究竟,从无始来,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谓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如实了知义、本性清净心义、常乐我净义、寂静不变自在义,如是等过恒沙数、非同非异、不思议佛法,无有断绝。依此义故,名如来藏,亦名法身。
(译释略,其义于下文当明。)
原文:
问。上说真如离一切相,云何今说具足一切功德相?
答。虽实具有一切功德,然无差别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离分别相无二性故;以依业识等生灭相,而立彼一切差别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分别;以不觉故,分别心起,见有境界,名为无明;心性本净,无明不起,即于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
若心生见境,则有不见之相;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于真如,立遍照法界义。
若心有动,则非真了知,非本性清净,非常乐我净,非寂静,是变异,不自在;由是具起过于恒沙虚妄杂染;以心性无动故,即立真实了知义,乃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相义。
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余法而可更求;是故满足过于恒沙非一非异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
译释:
(问:前面不是说到一心二门中的真如门离一切相吗,现在怎么又说此真如具足一切功德相?
答:离一切相的真如,并非于生灭门外别有,其体不二故。故相应于真如门之心体实具有一切功德,然无差别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离分别相无二性故;以依业识等生灭相,而立相应于生灭门之心体所起之一切差别之相。
什么道理呢?
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分别;以不觉故,分别心起,见有境界,名为无明——属生灭门;心性本净,无明不起,即于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属真如门。——故知真如门之一切功德,皆对妄说真,相对于生灭门的种种过失相,而立真如门之种种功德相。具体如:
若心生见境,则有不见之相;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于真如,立遍照法界义。
若心有动,则非真了知,非本性清净,非常乐我净,非寂静,是变异,不自在;由是具起过于恒沙虚妄杂染;以心性无动故,即立真实了知义,乃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相义。
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余法而可更求;是故满足过于恒沙非一非异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
原文:然此一心,非同凡夫妄认缘虑能推之心,决定执在色身之内;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
如入法界品云:华藏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大地虚空,草木丛林,尘毛等处,无不咸一真法界,具无边德。
译释:(此处腾出手来,特地标明:既反复述及此中尽是一心实相法门,则尤须留意:此一心者,非同凡夫执在色身之内的“以尘境为所缘而起计度分别的思虑推度心”——即是妄心第六意识,此为心体随无明之用,非是真心。所谓真心,遍一切处,则无边世界,无非真心之体、之相、之用,故名“一真法界”。)
原文:故先德云:……心也者,冲虚粹妙,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朗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大矣哉!万法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廊尔;方之海印,越彼太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
……
若论一心性起功德,无尽无边;岂以有量之心,赞无为之德。
译释:(故先德云:……无形无相之真心,灵明不昧,妙用无方,依此不动真心,得以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维度、以及东西上下等十方之空间维度;此心不生不灭、离性离相,而能随缘处生死流,却如骊龙之珠不被染污、亦能借菩提道品之修习而复显本具之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如月轮孤朗于碧天。此心为虚妄万法之资始。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追其根源,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若言真识、清净识、离垢识/庵摩罗识,即此真心;心体寂灭而觉性圆满,故名为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即是生灭门中,似有万法;相得性融,身心廊尔——若知万法由心,则身心无碍;可比作如海印照,量超太虚;恢恢焉,晃晃焉,其体用不可思议!
……
欲论此一心性起功德,实乃无尽无边;以凡夫有量之心,难赞其无为之德。)
原文:
译释:(……又,教有二种说:一显了说;二秘密说。
显了说者,如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唯识等论——皆直指心、识;秘密说者,各据经宗,立其异号,如《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所住心”为宗、《华严经》以“一真法界”为宗、《涅槃经》以佛性为宗。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别义。为什么呢?以真心妙体,不在有无,智不能知,言不可及,非情识思量之境界,故号不思议;体虚相寂,绝待灵通,现法界而无生,超三世而绝迹,故号之无住;竖彻三际,横亘十方,无有界量,边表不可得,故称“一真法界”;为万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减,处圣非增,灵觉昭然,常如其体,故曰佛性;乃至或名灵台妙性、宝藏神珠,悉是一心,随缘别称。……)
讲解中偶有口误,听时可自分辨,若有疑问,可以提出寻求答案。
文字
音频释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