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第几次开凿的石窟是云冈石窟艺术中的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大同作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历史的变迁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精美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同云冈石窟是年前北魏文成帝时开凿的,这一宏伟工程,由4万名工匠在60年漫长的时间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同时也构筑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云冈现存大小窟龛53个,石雕塑像余尊。石窟群中,第三窟最大,面积达平方米;第五窟的坐佛最大,高达17米;第二十窟13米高的露天大佛最富神韵,是云冈石窟代表作。石窟分三部分,分别代表开凿三个时期完成的作品。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第一次开凿的石窟是第15-20窟,也是云冈石窟艺术中的经典。他们有一个整体的名字叫昙曜五窟。历史记载,高僧昙曜最初选择在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石窟的。这个决定,不仅打开了云冈石窟辉煌的历史序幕,而且也成就了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是北魏皇家艺术典范。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石窟中部是著名的五华洞,即第九至十三窟。这5个窟因清代末年施以彩绘后异常华丽,五彩斑斓,故称其为“五华洞”九、十两窟的顶部雕刻的飞天群,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双飞燕,其舞姿之美,不亚于敦煌的飞天造像。十一窟中央立一高13.3米的方柱,方柱四周上下开龛造像。在此窟东壁的上方刻有北魏造像铭记碑一通,此铭记是云冈石窟现存时间最早,文字最长的题记。十二窟是云冈石窟中最著名的音乐窟,也叫佛籁洞。此窟的佛家内容十分集中地表现在对释迦牟尼在世以前上升在兜率天作为护明菩萨修道已备出世的一段经历,下层则雕刻了释迦牟尼降生人世后,修成正觉而成佛的一段经历。十二窟的乐舞雕刻较多地采纳了西凉、龟兹、天竺等国通用的乐器,飞天服饰多为北方民族服装,既明确地显示了鲜卑游牧民族的特点,也是研究北魏文化的重要史料。十三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本尊是交脚弥勒菩萨,高约13米,右臂下雕一力士托扛,既产生了力学作用,又兼具装饰效果。南壁上层的七佛立像和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皆为窟中精品。十六窟本尊释迦立像高13.5米,而相清秀,英俊潇洒。十七窟正中为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一位诗人曾说:如果敦煌是传奇,那云冈给人带来的则更多是庄严与敬重。石壁上的佛像,经过千年寒暑风霜,古佛神态丝毫不减半分。岁月沧海桑田,云冈石窟香火却连绵不绝.....走出石窟不远,就能看到古色古香的美食店铺。千万要尝尝这里的特色美食,大同凉粉、刀削面,苦荞面凉粉是用优质的荞麦面做成,再配以辣椒、醋,吃起来特别爽口,还有消炎败火的功效。灵丘黄烧饼、大同黄糕。大同凉粉远近闻名,不仅浇头香,吃起来特别劲道,给的分量足。大同粉条、豆腐也特别好吃,豆腐无论凉拌,炒的吃满口的豆香,回味无穷。祈福树大门昙曜五窟是窟入门昙曜五窟昙曜五窟昙曜五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