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法华经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变相》(简称“普门品变相”)隋代有两幅,分别绘制于莫高窟第、窟中,是《法华经变》中的一品。第窟的“普门品变相”相对独立,没有与《法华经变》其他内容直接交叉。第窟“普门品变相”则完全不同,作为《法华经变》内容中的一品,与其他《法华经变》各品故事相互交织,构成了洞窟窟顶一幅完整《法华经变》。
莫高窟第窟平剖面图-隋
莫高窟第窟内景-隋
隋代随着大乘思想的流行发展,兴起了新题材“经变画”,敦煌经变画也多自此时开始出现,如《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莫高窟第窟,属于隋石窟分期第二期,是开皇九年到大业九年左右的石窟,此时隋代洞窟不仅金碧辉煌,经变画的绘制也成熟起来,就其风格来说,与发现于四川南朝石碑刻“普门品变相”,在构图、人物姿势上有诸多相似,说明隋第窟经变绘画图像吸收了来自南朝的艺术图样,是隋统一南朝后南北文化交融的见证。
《法华经变》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变相全图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莫高窟第窟窟顶《法华经变》绘制包含了“序品”“方便品”“譬喻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内容,从北披“序品”灵鹫山图开始,逆时针向西、南、东披依次铺开。整幅经变画,以树木花石、塔庙寺院、流泉莲池、行云飞花等景物,作为各故事情节的分割。构图非常的自由缜密,考虑周到,情节人物聚散疏密适度。这样精致画风,即是,当时中原佛教绘画名家展子虔、郑法土等所提倡的“密体”绘画艺术。
《法华经变》序品之灵鹫山莫高窟第窟窟顶北披-隋
绘画史“密体”与“疏体”相对,以画风笔迹周密著称,在章法上以满和重为主,线描精细紧密,但又密而有疏不窒息,繁密之中透着空灵之感,唐《历代名画记》载“密体”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这种绘画风格在宋以前,是绘画的主流,特别是以山水为背景的故事画表现明显,山水草木,楼阁人物,以密疏得当的组合,在有限的空间中,突出主体人物故事,草木水泉铺陈连接,故事分割有序、完整,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法华经变》譬喻品局部“密体”殿宇楼阁莫高窟第窟窟顶南披-隋
莫高窟第窟《法华经变》,整幅绘画底色因颜料变色呈黑色,突出了屋顶蓝色、树木青绿的特殊色彩,似胶卷底片效果。整个画风精制细密,楼阁殿宇耸立相接、曲廊蜿蜒,山峦起伏、林木掩映、鸟语花香,河流潺潺,戏鸭莲苞,人物佛陀及众弟子活跃于人间美景之中。佛陀人物尽皆贴金,华丽耀眼,青树花枝叶明细小,青砖缝隙依稀可见,于一花一草皆严谨刻画极尽精致。将情节丰富的佛陀故事,以殿堂楼宇建筑为主体,众多人物主次分布其中,穿插山峦树木,流泉飞禽,编制出一幅辽阔幽深、情趣盎然的自然风景。
《法华经变》方便品之贴金佛陀为众生说法莫高窟第窟窟顶西披-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主要位于洞窟顶的东披上,与《法华经变》其他各品有序的组织在一起,画面于梯形东披呈上、中、下三条横卷式,从东披南角无尽意菩萨启问观世音名号开始,涉及到救七难、除三毒、满足二求和观世音三十三化现等普门品完整内容,最后转到北披东角绘“观世音分璎珞供奉多宝塔和释迦佛”情节结束,在内容的表述上与莫高窟第窟“普门品变相”大同小异。构图安排上虽呈现横卷式,但内容却以梯形空间从一角跳跃往上分散到各横卷,由右往左绘制,打破了排序空间构图。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救度诸难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观音救七难:先绘制救火难,表现有两人处于火焰之中,一人合掌站立,一人盘坐手持经书,似在诵读,他们面前则有立姿菩萨,略高大者头顶华盖,立于莲花之上当为观世音,后为侍从菩萨,此组菩萨即表现观音显身救度,后面救难场景均如此表达。救大水难,绘绿色地曲折蜿蜒之河流,戏鸭荷花,水中画一人站立祈祷,下部绘两人正在游泳嬉戏,面前飘来两位菩萨,好像在告诉游泳者,戏水有危险,游泳须注意。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救罗刹难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救罗刹难,画面绘制了要外出海外寻宝的人们,登上航船行驶在宽广的海面上,海中有毒龙及夜叉,还有摩羯鱼等危险,寻宝船被卷曲的浪花推送到罗刹国,危难发生,有人称呼观世音名号获得解救。此处,浪花则采用卷草纹样来表达滂湃的海浪,很是特别。后面还有救刀仗难、恶鬼难、枷锁难等,其表现手法均与第窟大同小异。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救怨贼难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救怨贼难,最引人注目,占据了披顶梯形最上横卷通幅,故事情节由右往左发展,最右边是大商主临出发时跪拜祈祷一路平安,接着是商队启程,商队驱赶者着满载货物的骆驼、毛驴行走在危险的山路上,沿途还有骆驼失足跌落山崖,驭夫惊恐地俯身张望。漫漫山路危机四伏,在一处山林中,还是遇到了强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商人们被全副武装的强盗俘虏,骡马货物被抢。大商主祈祷念诵观世音名号,强盗们立刻放下兵器,合掌肃立,转危为安。故事画面一波三折,旅途的艰辛与危险,还有与强盗的周旋等,无不在画家的笔触下一一展现。对现实场景的描绘,正是基于丝路商贾贸易危险和旅行艰辛的真实写照。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接续还有除三毒、满足二求都一一绘制,三十三化现则绘制多以中原殿堂为画面主体,端坐化现佛、辟支佛等二十余化身说法场景,殿堂多为三重挑檐,尽显高楼奢华,其背景用绿树密林填满,一幅郁郁葱葱南国风貌。最后转过到北披右角,绘制了佛告供养观世音功德、无尽意献璎珞供养观世音、观世音分璎珞供奉多宝塔及释迦佛陀等故事情节,很好的展现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内容和思想。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观世音化现三十三身莫高窟第窟窟顶东披-隋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无尽意供养观世音菩萨莫高窟第窟窟顶北披-隋
《法华经变普门品》之观世音分璎珞供奉多宝塔及佛陀莫高窟第窟窟顶北披-隋
(来源:敦煌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