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老人林观荣2000年去世后儿子将其缸

白癜风治得好吗 http://www.xxzywj.com/m/

江西上饶的灵山之上寺庙众多,当地百姓也都大多笃信佛教,常常去往山上烧香拜佛,因为山路难走,灵山脚下的一位老汉便自己铺了一条路,供香客们行走。

这样的善举得到了十里八乡的肯定,再加上平日里老汉又经常行善,村民们便叫他“活菩萨”,方圆百姓无不对他十分尊敬。

可令人惊讶的是,老汉死后村民们不仅没有到他的家里祭拜,反而提起老汉都是一副恐惧的表情。

不仅村民不敢前去祭拜,就连老汉的亲戚久而久之也断了来往,按理说,生前是一位大善人,死后理应受到人们的吊唁,可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呢?

原来,这位老汉死后并没有入土为安,反而被儿子制成了木乃伊放在家中大厅的正中央。

面对这样的行为,村民们自然无法接受,村民们提起这件事,大都心有余悸,又怎么敢去祭拜。

可老汉的儿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事情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老人与佛有缘

这名老人名叫林观荣,年出生在江西上饶,因为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庭,所以林观荣的父亲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希望这个儿子以后能有出息,光宗耀祖,受到别人的尊敬。

灵山

而林观荣的家乡在灵山脚下,得利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灵山自古以来就是佛家圣地,在灵山的周围,有着众多古香古色的寺庙,传说,灵山上的一座王舍寺还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传教地。

由此,林观荣小的时候在山上玩耍,经常与寺庙中的僧人一起说话,面对和蔼的僧人,小小的林观荣对寺庙和佛教就有了兴趣。

林观荣的父亲也经常带着他到寺庙里边烧香拜佛,久而久之,林观荣也跟着僧人们打坐,学得有模有样。

在家人眼里,林观荣性格稳重,心底也十分善良,是一个学医的好材料,父亲就引导林观荣学习医术。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林观荣并没有在学医的路上坚持下来,让父亲颇为失望的是,林观荣长大后和村里的普通人一样,自始至终都没能走出这个小山村。

虽然生活在小村子里,林观荣的生活还算安稳,因为自己的脾气很好,又乐善好施,所以在十里八乡,林观荣的人缘很好,大家对他也有着别样的好感。

到了60年代,林观荣原本健康的身体突然出现了状况,卧床不起相当长一段时间,好在及时得到了救治,自己的儿子也照顾得无微不至,林观荣并没有落下什么病根,可就有一点,林观荣非常奇怪。

病好了之后,家人们想着要为林观荣补补身子,又是杀鸡又是卖肉,等做好了吃的时候,林观荣看着这些之前最喜欢吃的东西不仅没有一点胃口,反而还想呕吐。

家人们以为是因为病还没好利索,医院做了一番检查,结果查明林观荣非但病痊愈了,而且如今的身体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回到家中之后的日子里,林观荣就再也吃不下肉了,而且对肉的味道越来越敏感,到最后甚至闻到家里炒肉的味道都会作呕。

但是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每次吃饭的时候林观荣都会端着饭碗蹲在门口吃,到了后来,做饭用的锅家里都需要备上两套,一套专门给林观荣做饭吃。

日子过得依旧平常,但是作为农村人,林观荣不可避免到山上去做一些活来补贴家用,也就是一次普通的上山之行,却让他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

一次正在山上劳动的时候因为跑得比较远了一点,回来的时候又下了一场雨,林观荣就近了一所寺庙避雨,这时候恰好寺庙中的僧人开斋,便让林观荣留下来用了斋饭再走。

林观荣见不好推辞,就坐了下来和僧人们一起吃了起来,让林观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寺庙中的斋饭竟然这么合自己的胃口,在他的印象里,自从病好了之后,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可口的饭菜了。

从此以后,林观荣在山上劳动的时候,到了中午就常常到寺庙里吃些斋饭,这样的生活让林观荣格外舒心。

慢慢地,他又和师父们一起打坐参禅,感悟佛学的真谛,时间一久,林观荣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有一次他再次上山的时候,发现前往寺庙的路因为刚刚下过几场雨而变得格外湿滑,而到寺庙里烧香祈福的人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在路上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吃力。

也正是因为这条山路难走,所以这座寺庙的香火就不是特别好,自然就拿不出一笔钱用来修路,想到自己与这座庙颇有缘分,又想到方便乡亲们方便上山,林观荣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因为林观荣的心底十分善良,所以他决定要自己把这条路给修好,说干就干,林观荣依靠平日里攒下的人缘,很快就在村子里号召了几个人,一起上了山。

他们也没有什么钱,不能到寺庙里捐款修路,怎么办呢?林观荣带着几个人就地取材,把道路旁边的岩石砸下来用作铺路的材料,就这样边砸边铺,十分辛苦。

尽管林观荣人缘好,但是没有人愿意这样日复一日地在山里无偿铺路,慢慢地,铺路的人就剩下了林观荣一个人。

林观荣并没有就此放弃,一个人铺路虽然慢了一点,但是总能铺好,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这段几公里的路终于铺好了。

这一下林观荣更加受人尊敬了,不仅寺庙里边的人称赞他,上山烧香的人更是给了他极大的褒奖,称他为“活菩萨”。

林观荣经过多年跟随僧人参习佛法,自己也对佛教有了领悟,尽管没有出家当和尚,但是心中一直住着佛祖,所以对于“活菩萨”的称号,林观荣感到十分慰藉。

慢慢地,他对于成佛便有了十分强烈的渴望,也正是这样的渴望,让他在去世后选择了用“坐缸”的方式盼望着成佛。

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他就对儿子林上水说出了这样的愿望,林长水自然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愿,就答应了父亲。

林上水

在即将去世的时候,林观荣再一次把儿子叫到跟前,希望儿子谨记自己的嘱托,将自己“缸葬”,以图在三年之后成为肉身菩萨。

林观荣去世后,儿子对其进行缸葬

实际上,缸葬的过程十分繁琐,这个过程要分为三步,分别是坐缸、封缸、开缸,顾名思义,坐缸就是在人去世之后将其放入缸中,因为缸内空间狭小,所以只能以坐姿放入,所以称为坐缸。

而封缸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缸密封起来,不让空气进入,确保肉身不腐,而最后一步开缸就要到三年以后,打开缸后如果完好无损,那就表明成了佛,即肉身菩萨。

但是当林观荣在世时将这一想法说与寺院中的僧人们时,僧人们却说:“施主并未出家,虽然与佛有缘,但始终没有脱离凡尘,所以百年之后还是入土为安吧。”

因为在僧人的眼里,只有修为极高的僧人才能用这样的方法成为肉身佛,进而塑造金身,况且这种方法很难操作,普通人很容易失败,僧人也怕林观荣万一坐缸失败,对于后代也是极为尴尬的一件事。

但是林观荣已经心意已决,年3月12日,林观荣去世了,他的儿子准备将其进行缸葬,村民们这时候都来劝阻,但是林上水不敢忤逆父亲的意思,还是执意缸葬。

为此,他找遍了全村。终于找到了两口合适的陶缸,大一些的可以装进身体,小一些的就作为盖子,随后,林上水又找来了村里的木匠,为自己的父亲做了一个小板凳,自己也为父亲擦洗了一番,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到了防腐这一步。

林上水先在缸的底部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木炭,又将石灰粉用黄纸仔细包裹,铺在了木炭上边,随后,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把林上水的父亲放了进去。

放进去之后,林上水又在缸的空隙部分填满了石灰木炭等用于防腐的材料,之后,把小缸作为盖子盖在了上面,又用桐油、石灰粉、浆糊混合,将接口处密封了起来。

之后,林上水又请人把缸抬到了一间大约10平米的屋子里,放进去之后,把屋子也密封了起来。

就这样,林上水的父亲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坐缸,期间林上水格外注意房间的维护,生怕墙体裂开进入空气导致坐缸失败,

在林上水的精心守护下,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是越临近开缸日期,林上水心里就越害怕,万一到时候父亲坐缸失败,那么自己将是多么大的罪过呀。

但是千日之期还是要到来了,他也要迎来等来了父亲缸葬的最后一步——开缸。

千日之后老农真成了梦想中的“肉身菩萨”

据寺庙中的方丈所说,如果千日之后坐缸成功,遗体将会完好无损,成为肉身菩萨,但是如果失败,将会是一堆枯骨,非常难看。

年11月29日,林上水的心里极其忐忑,因为这一天要开缸了,在他人的帮助下,林上水打开了已经密封了三年的陶缸。

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是,林观荣的遗体果然没有丝毫的腐败现象,看到这样的情况,林上水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果真坐缸成功。

再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之后,林上水发现现除了父亲遗体的臀部还没有完全干燥之外,其他的地方全部都已经成功。

原来,木炭和石灰有很好的吸水作用,再加上林上水对陶缸和屋子都严实地封闭了起来,空气也就不能接触到父亲的遗体,所以才没有出现任何腐败现象。

林上水按照父亲的遗嘱,立刻对遗体进行塑造,林上水首先请来了专门塑造金身的工匠,在遗体的全身裹上了一层纱布,这就和电影中的木乃伊差不多。

随后,又在遗体的便面刷上一层厚厚的山漆,山漆彻底干燥之后,再将表面刷上一层石灰粉,塑形的最后一步就是用石膏进行固定神态,动作等等。

一切完成后,塑像表面又被刷上一层金色的油漆,穿好衣服,就这样,父亲的金身塑造完成了。

同时,林上水因为担心“肉身菩萨”被人偷走,索性把自己父亲的遗体供奉在了家里二楼大厅中间。

这样的行为立刻在当地传开了,有的人觉得作为儿子,遵守父亲的遗愿,成功把自己的父亲变作肉身菩萨,是非常孝顺的行为,最起码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更多人还是持反对意见,因为中国自古就讲究入土为安,林上水将自己的父亲用石膏封存起来放在屋里,怎么看都是有违孝道的。

抛开这些不谈,林上水的做法还是把不少村民吓得不轻,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村民晚上都不敢从林上水家的周围路过。这对村民也造成了特别不好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村民们便很少再去林上水的家做客了,想当年林观荣在世的时候,家中人往来不断,如今却因为自己成了肉身菩萨而让村民噤若寒蝉,连门都不敢串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想到林上水家做客确实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毕竟有谁可以无视大厅中间坐着林上水父亲的遗体呢?

时至今日,林上水依旧遵从父亲的遗愿,一天三柱香,认真打理着塑像,在林上水的心里,不管他人怎么看,眼前的仍然是自己慈爱的父亲,是肉身菩萨。

村民的行为也很正常,这件事已经很难说清孰是孰非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林观荣的确是一位大善人,林上水也是一位大孝子,这就足够了。

可是死后这样塑造一个金身就真的成为菩萨了吗?想必林观荣也不希望人们都躲着他走吧。

实际上,只要活的时候多行善事,自然可以作为一个“活菩萨”活在人们心中,又何必追求一个肉身不腐,而让村民担惊受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