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http://www.znlvye.com/bbtj/wjbx/108.html有网友留言说:我的欲望太强了,不是修行的那块料,今生毫无希望,于是自暴自弃,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但是佛在《优婆塞戒经》中明确中告诉我们说:每个人不是生来就一定是菩萨,人都有欲望,欲望只要与善业和合,就会有证得菩提的那一天。"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合和,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不可说言定有。”善男子啊,梵志说菩萨性就好像石头中具有金性一样,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方法把金提出来使用。菩萨性也是如此。为什么呢?梵志们还常常说,尼拘陀子里面有尼拘陀树,人的眼中有火与石(梵凡于是推断出眼睛疼痛和看不见东西),因此,梵志们没有因没有果,换言之,因就是果,果就是因。梵志说尼拘陀子里因为有树,因此尼拘陀子能够长出树来。要知道梵志的这些说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细果粗(尼拘陀子小,而尼拘陀树粗大)。如果眼痛或看不到东西,是因为眼中有火与石头,那眼睛一定被火烧坏,眼睛被烧如何还能看到呢?眼中有石头,石头就会遮住眼睛,眼睛被遮住如何能看到呢?善男子啊,梵志们说的有就是有,无就永远没有。无就永远没有生,有就永远不灭。如果说石头中有金的特性,金则不必说有金性,金性也不比说有金。善男子啊,因为有“缘”,才和合出“有”,因为“缘”的和合,将本来没有的后来才和合出“有”。梵志说无就永远没有,怎么理解呢?金子如果与水银和合的话,金就会坏掉。如果说“有”不灭,如何理解呢?如果说众生有菩萨性,这是外道的说法,不是佛道。善男子啊!比如说和合石头的因缘之后,就产生了金子,菩萨性也是如此。因为众生有“思”,叫做“欲心”,与善业的因缘和合而发起了菩提心。善男子啊,比如众生,最初没有菩提,后来才生起,“性”也是如此,先没有后来才有,这就是说不能说“一定就有的”。1、梵志外道的出家人。2、尼拘陀一种树的名称,也成为菩提树,与榕树类似。3、思让心造作的作用。《俱舍论》中说:思就是能让心有所造作。《唯识论》中说:思就是让心造作的性。《大乘义章》中说:思希望造作因此叫做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