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判读学佛有无进步的真正标准是什么

每个修行人的根器不同,因此各自的修持方法亦有所不同,所谓佛门有八万四千法即是这个缘故。但修行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皆是为了消除相续中的烦恼,断除轮回的根本——无明我执,达到生死自在。圣天菩萨在《四百论》中说:“寂门无第二。”同样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也说:若人于此胜法要,心之秘密不了知。欲求安乐除诸苦,唐劳漂流无义渊!衡量修行上有无进步,从他人的角度来说,要看自己对身边的人是否更加的宽容、忍让和慈悲,遇事不动嗔心,能以安忍的心态去处理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说,主要看自己的烦恼是否减轻、智慧是否提升、舍心是否增长、持戒是否清净等等各方面的增益。即使是生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思维:这是自身过去所做的恶业成熟所致,如果因此生起了怨恨之心,倒不如藉此大好的机会消除恶业,精进修持佛法以累积福报。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心一天比一天更加柔顺调伏,减轻烦恼增长快乐。若是在修行上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遇到各种所缘的对境时,烦恼的习气难免死灰复燃。修行主要是为了调伏自己内在的境界,而不是调伏外在的色身。随着佛法的传播,汉、藏、国内、国外的佛教徒越来越多。我们在同门或上师的面前,外在的表现通常谦虚而有礼,举止调柔,满口佛语,一副修行很好的样子,实际上内在并未得到真正的调伏,这样的行为无非欺骗自己,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弟子要求给他们讲些世间教法的开示,简单来说,我们目前的教育是要求孩子做最好的学生,而我则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做最好的人。大家从出生到工作所受的世间教育已不少,常言活到老学到老,世间教育的书也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学习。因为,虽说佛教并非宗教而是一种教育,却是属于出世间的教育,佛陀的教法在传统上,并不提倡过多的宣说世间方面的教育。一位合格的上师应给予弟子断除烦恼方法的传授,让弟子学会调伏自己的心,而非调伏外在的环境,否则一旦离开上师的身边,遇到所缘的逆境就会生出烦恼。某些上师为了“随顺”弟子,会说些世俗上中听的言语,当下虽令人欢喜,但这样的“上师”,却未必能令你得到什么益处。相反,愿意斥责严教、善于观察弟子的问题的上师才是合格的上师,这样的上师,他的身、语、意之行都是为了让众生离苦得乐。比如,以下面三种方式作画:在水中、在泥土上和在石头上作画,结果完全不同。对上等根器的修行人来说,生起烦恼之时,要像在水中画画一样,立刻让它消失,即时对治;在泥土上画画,比喻中等根器之人;在石头上画画则寓意无可救药的顽固之人。从修行上来说,上师的教言和教法应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令其深入坚固长久不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