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积仅为北京16的小县,却藏有国宝级石窟

中国的石窟之路大致都是沿着丝绸之路,自西向东沿着河西走廊到中原地区,而到了宋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让北方的石窟渐渐没落。然而此时南方巴蜀地区的石刻文化却将石窟文化延续下来,尤其是如今保存下来的安岳石刻,更是见证了从北方石窟向南方石刻文化过渡的历史。可以说安岳石刻很好地做到了延续龙门和云冈石窟艺术,下启大足的作用,加上古时候安岳地处成渝古道要冲,南来北往的人让这里看起来极其热闹和重要。如今安岳的面积仅仅只有北京六分之一,但是境内的46个乡镇没有一个无石窟。据说将安岳境内的佛头相互连接,长度可以达到5公里。在安岳境内的石窟群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座就是地处安岳县城内的圆觉洞,比起华严洞和毗卢洞而言它的规模丰富了很多,比起孔雀洞和卧佛院它又方便了很多,成为人文旅行爱好者欣赏安岳石刻文化的最佳之地。从安岳县城乘坐4路公交车可以直达圆觉洞景区,从新修的石牌坊后沿着台阶直上就可以进入到圆觉洞的核心景区。参观石刻之前,首先会看到一座大雄宝殿,这个大雄宝殿有点特别,里面并没有庄严和精美的佛造像,中间却摆放了一座古老的拜台。和很多地方的拜台不一样,这是一尊用镂空圆雕技艺雕刻而成的清代石雕拜台,其工艺和安岳石刻菩萨宝冠的镂空技法相似,据说如今这种技艺在安岳境内几乎已经失传,因此这尊拜台非常珍贵。穿过拜台之后就到了石窟区域,整个石窟区域主要分为了北岩造像区、圆觉洞窟、释迦牟尼佛窟、莲花手观音窟以及南岩造像区等。因为规模不小且造像群众多,可以重点欣赏下面马且停提炼的几个亮点,可以让你更好地领略圆觉洞的精华。第一个亮点:舍利塔和净瓶观音造像这尊石刻舍利塔开凿于晚唐年间,高8米为13层的窟檐式摩岩浮图。在舍利塔旁边就是宋代石刻精品--净瓶观音造像,该尊造像身体微微右侧,头戴宝冠,宝冠采用了巴蜀石窟中的镂空处理。不过这尊立佛的特色之处在于双耳佩戴一对耳环;杨柳观音左手并不是托净瓶而是呈提净瓶的动作,这两处都是圆觉洞净瓶观音造像独一无二的特征。当然净瓶观音窟龛中还有一个非常特色的地方就在于两侧崖壁上的石刻飞天,可以说石刻飞天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壁画飞天。据说雕刻石刻飞天的工匠师,不但需要拥有精湛的绘画功底,更要有坚毅的耐力。上图就是非常精美的石刻飞天,堪称巴蜀石刻中的一绝。第二个亮点:圆觉洞窟可以说这个开凿于北宋年间的洞窟凭借着丰富的造像成为了圆觉洞景区的核心,也代表着安岳石窟中的石刻精华。从刻有“圆觉洞”三字的门洞内进入,一眼就可以看到15尊石刻造像立两侧和中间,其中中间为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以及药师佛。不过相比三主尊佛而言,我个人更喜欢的则是旁边的15尊圆觉菩萨造像,包括了文殊、普贤、弥勒、大势至、净业障等。这些北宋保存至今的菩萨,每一尊造像不同且面容大体也各有特色,见证了北宋时期南方石刻的精美程度。第三个亮点:释迦佛窟和莲花手观音窟圆觉洞旁边还有两尊庞大的造像,分别是释迦佛和莲花手观音。释迦牟尼佛窟中的造像为中国古代最大侧身站立佛像;而莲花手观音和净瓶观音的雕刻技法相似,重点可以欣赏菩萨手部雕刻精美的莲蕾。第四个亮点:聂公龛这个窟龛在圆觉洞景区内并不算精美且保存也不完好,但是通过旁边的题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五代前蜀王王建的部将,也就是当时身兼普州、遂州、梓州的指挥使,而圆觉洞五代时期的造像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开凿,记录着古代开凿石刻的文化,因此马且停也将它作为圆觉洞的亮点。可以说圆觉洞在体量上虽然比不了云冈和莫高窟,就连隔壁的大足石刻都要比它丰富,但是上承云冈下启大足的石刻文化,让安岳的圆觉洞看起来多了几分文化价值,同样也见证了中国石窟的最后辉煌。(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