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一起盘了一下那些深埋地下的有趣的东西,这一期,我们一起看看水落后会有哪些神奇的发现。
水库下的无头大佛
四川省仁寿县镇黑龙滩水库,是建国以来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始建于年10月,系都江堰灌区的一个囤蓄水库。湖岸线长公里,南北长25公里,水面23.6平方公里。
黑龙滩水库白龙吸水奇观
年8月份的时候,由于气温持续走高水库水位迅速下降,一尊以前深藏于水下的坐佛,露出了大半个身体。这尊重新露出水面的坐佛名叫四新村千佛岩摩崖造像,10多年前就被发现过,它是明代坐佛,为弥勒像,座高16米,肩宽7.2米,高浮雕,宽衣博带,右手执念珠搁膝,善跏趺坐于素面台基。
平时大佛就只有头部在水面上,但是头部因为岁月久远被破坏了。除了当地人,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是大佛,当水位下降大佛身体全部露出来后才会看得比较清晰。
雕刻大佛的崖上有汉代崖墓群和远古人居住过的大小洞穴30多个。大洞内有石床、隔墙等达到数十平方米大,小的也能容纳数人。
洪门水库下的藩王墓
洪门水库又名醉仙湖是江西省第三大型水库,素有赣东“千岛湖”之称。位于南城县东部16公里处,面积4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亿立方米,水域开阔,湖内岛屿余个,有近万亩丹霞地貌,树木葱郁,水鸟飞翔,风景秀美。湖畔有一个神秘的岩洞,深不可测。洞中有一座庙,相传古时有仙人醉酒于此,于是醉仙湖也由此而得名。
年11月,由于长期的干旱,洪门水库的水库降到了近二十年以来最低的一次。之前的几十年里,洪门水库一直维持着平衡的水位,非常稳定。而这一年的干旱是极为少数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发现了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情景:水库中居然藏着几颗佛头。
年1月6日,国家文物局派出了专业的水下考古队,对这些佛像进行深入研究。考察队主要调查佛像和周边水域的岩石物质成分,经过十天的研究,调查人员们大概确定了佛像的高度、佛像的厚度以及佛头的大小。这座佛像足足有3.81米高,其中佛头就占了0.7米,厚度也足足有0.65米厚。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周围发现了摩崖石幡,在这些摩崖石幡上依次刻有“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等字,让人不禁对此产生好奇之心。
通过研究佛像的面部特征和五官的分布,专家们确定了这样的特征属于明代佛像的特征。后经调查考证,这里是明代著名的“益王家族”的墓葬群。
洪泽湖下的“东方庞贝城”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公元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
洪泽湖高良涧船闸
从洪泽湖的名称也大概能推断出,它的形成和洪水有关。
年,沉睡于洪泽湖水下年之久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外罗城墙,因洪泽湖大旱,继年、年之后,再度露出水面。此次露出水面的外罗城墙达米,是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一次。
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同时也是朱元璋祖父的实际葬地。年派皇太子朱标修建祖陵。当时祖陵建有享殿、配殿、石像生,永乐年间又增建了棂星门与外罗城墙。
70天暴雨淹没古城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唐代至明代该城处于黄河与长江的漕运中心,商船货船往来不断,曾繁荣一时,有“水陆都会”之称。清康熙19年(公元年)夏秋,连续70多天暴雨使淮河水位暴涨,洪水淹没了泗州城,万人不是溺毙就是饿死。
据《泗州志》记载,泗州“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力争”。
南京博物院联合淮安博物馆、盱眙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启动了对泗洲城遗址的全面的调查勘探。经考古发现,该遗址位于盱眙县西北部淮河北岸的狭长滩地上,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中约有六分之一面积在淮河二河河道里,其余在陆地下,最高处距地标1米多,最低处有6米多,被层层泥沙盖住。与一瞬间被火山岩浆吞没的庞贝古城比较起来,古泗州城被水灾吞没,并被泥沙掩埋,免于受到风化和人为破坏,其完整程度可能远超庞贝古城。
被泥沙掩埋的碑驮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遗址上,很多建筑构件如石磨和石碾都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其中一个半人高几十斤的抱鼓石更是被冲进了门内2-3米远。
根据史料记载,暴雨使得洪水冲破城墙,百姓抱着浮木逃生到盱眙的山上,这些石构件的漂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洪水有多凶猛,以及洪水冲击下城内房倒屋塌的惨象。在遗址上还发现了一口直径3米,一人深的大铁镬,但是其用途却是个谜。
一人深的大铁镬
目前,考古人员已初步确定泗州城遗址的结构和布局,发现了内城墙、外城墙及城门。泗州古城呈椭圆形其中,内城墙墙体宽度最窄处17米,最宽处24米,已勘探出墙体长度约米。外城墙已探明段的墙体宽度约6米,长度约米。内外城墙之间的距离为70米至80米。城门采取的是在城墙外修筑月城的方法,月牙形的月城如半个环形扣在城门外。月城东西最大径米,南北进深56.6米,月城墙体宽约6米。从规模上已能够初窥这座古城当年的恢弘程度。
鄱阳湖下的千眼古桥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时仅平方公里。鄱阳湖里发生的奇闻异事多到数不胜数。比如著名的“东方百慕大老爷庙水域”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经常出现船难
在江西九江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鄱阳湖枯水见底,让水底明代石桥“水落石出”。令人讨厌的干旱却让现代人有幸一睹明代石桥的风采。
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据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勘测,湖底石桥总长.2米,被称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桥身石材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桥面宽0.米,有个桥孔,因而得名“千眼桥”。千眼桥始建于明代,古时候,千眼桥是鄱阳湖两岸的必经之路。
在桥建成之前,两岸百姓往来,涨水时可以渡船,枯水期时则只能靠淌水踏泥通过,可以说苦不堪言。明代崇祯年间,都昌籍官员钱启忠提出集资修桥,一呼百应,历时5年终于落成,后人又把这座桥称作“钱公桥”。明清时期,这座桥是两岸民众便捷来往的交通要道。
千年不腐的桥桩
有人提问千眼桥的木桩是否真的会千年不坏的疑问。据都昌县博物馆副馆长吴敦汉解释说,千眼桥的桥桩采用的是松木,松木本身是不易腐坏的,但是在年发现的时候,已经坍塌了一半,主要原因是来自行船的撞击。年都昌县对其进行了大修,更换了部分破损和缺失的桥墩、桥面。
长江航船平安佛
年长江水位骤降,露出了中国西南部城市重庆的一座水下岛屿,岛上有三尊佛像,据研究已有年历史。这三尊雕像是在被称为佛爷梁的岛礁的最高部分发现的,最初被确定为建于明清时期。其中一个雕像描绘了一个坐在莲花座上的和尚造型。
多瑙河沉船战舰
由于近期受到了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多瑙河位于塞尔维亚境内的河段水位走低,二战期间沉没的数十艘德国舰船残骸暴露无遗。散布在河床上的一些舰船,仍然拥有炮塔、指挥桥、破损的桅杆和扭曲的船体,而其他船只则大多淹没在沙洲之下。
梅州水库一座塔
梅州水库在龙门县西南部,增江上游。因建在龙门县的梅州得名。年建成。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万立方米。
图片来自网络:客家小钟
因为水位下降,一座坍塌的古塔从水库深处露出水面,十分壮观。经过当地文物部门的考证,这座古塔为明代古塔遗迹。
图片来自网络
梵观点:试问各位看官敢不敢从塔门洞游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