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句话不能轻易滑过了》成德法师主讲/7/2英國漢學院学习摘要:1、所以忠、恕,这两个字我们得体会。你说在饮食男女当中,我们要忠,忠是什么?严以律己;恕,宽以待人。自己有贪痴,要严格对治;别人有贪痴,要柔软,不要去苛责,自己带头,正己化人,这是恕道。
2、可是我们现在面对境界能随顺吗?想做的,贪求、拼命做,还不让给别人做;不愿意做的,逃避、退缩,不愿意承担,不以大局为重,让领导人还得哄我们、还得顺我们。这个就很难在境界提升了,这样的心境在境界是铁定要增长分别执着,不进则退。
3、比方我们面对不少人事境缘,那一天跟一个同修,我说:「你给公家办那么多事也是很可贵,但是你家里那些本分,敦伦尽分,你也要好好去面对。」他说:「我事情太多了,你看那么多事情都是我在承担。」一般人都没有他的承担力,他真肯付出!可是你看他也顺自己的想法,「我已经面对那么多了,你还这么要求我,我做不到」。
4、你看我们每天角色有很多转换。一个人到小学去教书,一站上讲台,她是老师;一回到家她是太太、她是媳妇。妳说我教小朋友容易,回去面对我那婆婆真是没办法。明明都是用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妳只要对孩子用的是真心,妳回家对婆婆也是用真心,哪有什么难?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因为那个教书是妳喜欢做的事,所以妳觉得不困难;妳面对婆婆,妳的内心已经产生一些看法、成见,预设立场,妳就不想去面对。有些人又说,「我对小孩有耐性,我对大人不行」。你说假如是用真心,哪还分大人小孩?所以这里面关键在哪?对小孩这个境界他喜欢,所以他是用好恶的心,喜欢、爱好;是大人,讨厌、不喜欢了,那个耐性就没了。
5、所以根本不是大人小孩的问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我们的心在境界当中去分别、去执着、去拣择,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所以根本不是境界的难易,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执着。只要把这个分别执着放下,那就是到学校去当老师,菩萨道;回来照顾婆婆,菩萨道,用的都是真心,都是随顺性德,都是法喜充满。
6、所以没有练事法,只有练心法,都是在练这颗心,都是在观照不能分别、不能执着。
7、所以也要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世当中,要看到自己有没有执着。所以因材施教,扮演君亲师都要这么做,只要没有这么做,不是境界的问题,不是对方的问题,是我们的心有执着了。
8、所以师父上人有说,他修学有三四十年才慢慢得力,没有这样的时间,可不容易。所以我们修学得要有耐性,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们真的在末法时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在境界当中一起分别执着,又觉得自己很对,这个时候旁观者看得很清楚,一定要能接受别人的提醒、劝谏。
9、你这些句子都是圆融起来的,不然你可能听了一句就偏到另外一个角度去而已,你得圆修圆解,善用心去领会。其自己在听一个东西,自己的心不能有分别执着、不能偏颇,就很重要。
课程全文:
所以现在为什么人家对佛法不容易爱乐?因为他会看学的人是怎么样子,假如学的人他不认可,他这个爱乐就很难提起来。所以忠、恕,这两个字我们得体会。你说在饮食男女当中,我们要忠,忠是什么?严以律己;恕,宽以待人。自己有贪痴,要严格对治;别人有贪痴,要柔软,不要去苛责,自己带头,正己化人,这是恕道。
所以面对五欲,我们都是严以律己,但对别人是宽以待人,这样的心境才是跟真心相应。「忠恕违道不远」,一定是从忠恕才能跟真心相应。这个是做人的基础,有这个基础我们才好学大乘。而大乘核心是般若,般若就是不着相,不能执着。
可是我们常常容易相信自己的意思,可是自己的领悟可能又不圆,又有偏,又觉得自己很对,别人也讲不了我们。所以能够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着,我们不要说不起心、不动念,这一点老法师说到极乐世界再修,但是能够不分别、不执着,就不简单。
你说不分别,那要不挑境界。我们往往面对境界,「这个我不想干,那个我不行,那个我不可能」,连做都还没做,都是自己的想法。就像冉求面对孔夫子,他就跟孔夫子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他面对孔子圣人,还是很容易顺自己的意思,说:老师,我不是不仰慕你的道德,我能力不够。
孔子接着跟他说,力不足应该是做到一半停下来,你根本都还没做,「今女画」,自己画地自限,就是自己挑境界,所以一挑境界就有分别、就有执着。
其实师父说,佛菩萨安排,自己不操心,一切境界来,随缘顺受,他不去分别、不去执着,可以。可是几个人真正说佛菩萨安排,不挑境界?老法师说,统统都是佛菩萨的安排,他在里面「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随顺境,处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他老人家这么修的。
可是我们现在面对境界能随顺吗?想做的,贪求、拼命做,还不让给别人做;不愿意做的,逃避、退缩,不愿意承担,不以大局为重,让领导人还得哄我们、还得顺我们。这个就很难在境界提升了,这样的心境在境界是铁定要增长分别执着,不进则退。
所以般若要练不分别不执着,要随时在境界当中练,历事练心。我们太容易顺自己的意思,所以《四十二章经》提醒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法师说,还没有证阿罗汉以前,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意思。
比方我们面对不少人事境缘,那一天跟一个同修,我说:「你给公家办那么多事也是很可贵,但是你家里那些本分,敦伦尽分,你也要好好去面对。」他说:「我事情太多了,你看那么多事情都是我在承担。」一般人都没有他的承担力,他真肯付出!可是你看他也顺自己的想法,「我已经面对那么多了,你还这么要求我,我做不到」。
假如我的付出不如他,你说我能讲他吗?我得付出比他多,我才讲得了他。所以现在的人要沟通不容易,他得服气你,你才肯听你讲。你看,像有时候我在劝他怎么跟家里人好好相处,他说:「老师,法师,你没结婚,你不知道。」这一句话就给我顶回去了。
我们面对的人事境缘也不少,也不见得比他少,但是你看,他就会觉得你不知人间疾苦,你不见得劝得了他。
再来,你面对的境界压力没有他大,挑战没有他多,你要讲他也不简单。他还觉得我顶的责任还不比他少,所以他这么一讲,我还比较能讲他。我说:「不管你面对的人有多少,面对的事有多少,那个都是相上的,从根本上看用的是同一个心,你只要这个心用对了,再多人来,那不是问题。
所以你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现在承担的那些都是你喜欢做的,你比较不愿意去面对的,你就说我已经那么忙了,我已经什么了,你这些说法,一般的人都被你唬住了。」真正修行是什么?用心如镜,不挑境界的,境来不拒,境不分多少,多也是这样用心,就像镜子也是这样照,境去不留。所以在境界当中能够真正不随顺自己的意思,这个真的是不容易。
你看我们每天角色有很多转换。一个人到小学去教书,一站上讲台,她是老师;一回到家她是太太、她是媳妇。妳说我教小朋友容易,回去面对我那婆婆真是没办法。明明都是用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妳只要对孩子用的是真心,妳回家对婆婆也是用真心,哪有什么难?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因为那个教书是妳喜欢做的事,所以妳觉得不困难;妳面对婆婆,妳的内心已经产生一些看法、成见,预设立场,妳就不想去面对。有些人又说,「我对小孩有耐性,我对大人不行」。你说假如是用真心,哪还分大人小孩?所以这里面关键在哪?对小孩这个境界他喜欢,所以他是用好恶的心,喜欢、爱好;是大人,讨厌、不喜欢了,那个耐性就没了。
所以根本不是大人小孩的问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我们的心在境界当中去分别、去执着、去拣择,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所以根本不是境界的难易,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执着。只要把这个分别执着放下,那就是到学校去当老师,菩萨道;回来照顾婆婆,菩萨道,用的都是真心,都是随顺性德,都是法喜充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每个人、每个境缘,都是落实六度、普贤十愿,应该都是有法喜的。假如没有法喜,一定是我们内心分别执着起来,赶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来调整它,这样才是历事练这颗心。所以没有练事法,只有练心法,都是在练这颗心,都是在观照不能分别、不能执着。
比方一个人他假如有三个孩子,他面对三个孩子的教育方法都一样,你说他有没有执着?你说要平等,那个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不要偏心。可是每个孩子性格都不一样,怎么你教的方法都一样?那就是我执着怎么教了,不然应该是因材施教。
同样的,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都用一样的,他还是执着了。那个是什么?那个是要境界来顺他,不是他去顺境界,是恒顺众生才对。你当领导,面对每个下属,你用的方法都一样,还是不对。
所以也要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世当中,要看到自己有没有执着。所以因材施教,扮演君亲师都要这么做,只要没有这么做,不是境界的问题,不是对方的问题,是我们的心有执着了。
所以师长才说,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谅解,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不能去把责任推给境界。所以现在我们从自己去观照,再从身边修学的人来观察,真的要不分别不执着,不容易。
难怪佛陀讲般若讲多久?二十二年。假如说讲一遍,讲一个月就听明白了,佛还讲二十二年,那佛不就变多事了吗?你说要劝二十二年才有人劝明白了,那就显然没有这样去劝、没有这么长时去下功夫,要把分别执着能看到,进而把它放下,不可能。而且这讲二十二年还是三千年前人的根性,我们现在少于二十二年,挺难的了。
所以师父上人有说,他修学有三四十年才慢慢得力,没有这样的时间,可不容易。所以我们修学得要有耐性,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们真的在末法时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在境界当中一起分别执着,又觉得自己很对,这个时候旁观者看得很清楚,一定要能接受别人的提醒、劝谏。
所以得要依众靠众,善友为依,因为旁观者清。就像我们连听经,你说听经是好事,问题是我们的态度,假如边听又产生自己的认知、分别执着,那不是愈听愈分别、愈听愈执着?
所以举个例子,我们说严师出高徒,可能我们一听,好,我得对我儿子严,我得对底下的人严。我们得注意,这个严师出高徒,得要跟其他的句子都是圆融的、圆解的,不然可能这句话你一看到,严师出高徒,马上我们那种要求控制顺着这句话就出来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跟《论语》这一句没有冲突。我们有没有以身作则?假如我没有以身作则,我就去严,人家反感,反效果。
再来,严师出高徒,那也得人家把你当师;人家不把你当师,你给他严,你不是跟他结怨了吗?《论语》说君子「信而后谏」,你要劝谏别人,他都不信任你,你就一直执着在我为他好,爱你没商量,就一直让人家很反感,那就一听又产生执着了。
那旁观者清,我们都得有善友来互相提醒。大家一起都是照着老法师的教诲去做的,比方说你今天想这么做,你说,老法师是这么教的;可能人家从另外一个角度,老法师也讲这一句。
你这些句子都是圆融起来的,不然你可能听了一句就偏到另外一个角度去而已,你得圆修圆解,善用心去领会。其自己在听一个东西,自己的心不能有分别执着、不能偏颇,就很重要。
所以佛法一句,真的用在我们立身处世接物太深太广了,「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句话不能轻易滑过了。
以上分享也请大家批评指正,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