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don
年9月初,在国内某大学任教的梨花老师终于到达伦敦,开始了“冒着生命危险”的访学之旅。特殊时代背景下,她将经历怎样的一年?在这里,她开启了每周一次的讲述。讲述每周五或周六晚7时刊出,此篇为第二十篇。
终于等到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开馆,我便欣然前往。虽未能见到传说中的《女史箴图》,却意外被三菩萨壁画左前方的观音造像深深吸引。这尊观音一改常见的立式庄严形象,而以一副怡然自得的坐姿示人。观音面相秀丽,梳高髻,佩犍陀罗菩萨像常见的项圈,左肩帔帛,僧衹支从左肩斜至右腹,左右手臂均佩臂钏、手镯,下着长裙自然散落于腿脚间,双膝下方佩璎珞。细看方知,这是一尊来自山西的金代木雕水月观音。
东栏梨花摄于大英博物馆
说来也巧,两天之后,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博物馆”)里居然又见到一尊造型类似的观音造像。这尊观音坐于木石之上,略带女相,头戴五髻冠,冠上有阿弥陀佛立像,前额中央嵌水晶,颈戴金刚杵项圈,左肩帔帛至右臂,僧衹支从左肩斜至右腹,右臂着臂钏、手镯,下着印度式多蒂腰布,系成双裙优雅地洒落到于腿间。再一看,居然也是来自山西的金代木雕水月观音!
东栏梨花摄于VA博物馆
壹
DUANWU
IN
何为水月观音?
观音,是梵文Avalokite?vara(音“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意译,亦意译为光世音(竺法护译)、观世音(鸠摩罗什译)或观自在(玄奘译)。观世音曾为我国通称,唐初因避太宗李世民讳,乃称观音。
观音信仰源自公元前六世纪兴起于古印度的佛教。观音为慈悲的化生,位列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据《悲华经》所载,观音为远古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后成阿弥陀佛)的太子不眴(xuàn),与父亲及哥哥尼摩(后成大势至菩萨)一起随宝藏如来一起修行,本已成佛(号曰正法明如来),但为解人间悲苦,倒驾慈航回归菩萨位。
两汉之际,佛教逐渐传入中国,于南北朝时兴盛,至隋唐时达鼎盛。年,西晋高僧竺法护翻译印度佛经《法华经》,并定名为《正法华经》,首次将观音信仰介绍到中国。年(后秦弘始八年),来自龟兹的高僧鸠摩罗什在长安再次翻译《法华经》,并定名为《妙法莲华经》。由于这一翻译版本广为流传,观音信仰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中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当时正值西晋末年,朝代更迭频繁,南北方战乱已达百余年,百姓困苦不堪。观音菩萨所代表的慈悲以及救苦救难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十分契合。
随着观音信仰在中国的盛行,观音也逐渐从胁侍菩萨的身份中独立出来,被单独供奉于观音殿(如朔县崇福寺),甚至是观音寺(如隰县观音寺)。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第3窟后室的佛像中,观音便是作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而到了盛唐时期的莫高窟第45窟南壁,则出现了以观音为主尊的观音经变图,且描绘了观音以三十三身演说佛经的场景;再到唐朝末年,浙江普陀山因不肯去观音院渐成观音道场,而四川遂宁也因广德寺而被敕封观音故里。据说,这与唐末弥陀净土信仰的流行有关,使得中国呈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独特佛教风景。
观音信仰在中国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丰富的过程。诚如张杰所言:“‘水月观音’及其造像又展现出奇异的光芒,成为完美融合佛教义理与中国文化与审美意象的典范。”据《大佛顶首楞严经》所述,“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加上本身,汉传佛教中逐渐演化形成了三十三观音,其中“望向水中”的即为水月观音。水中月是佛家大乘十喻之一,或喻佛法如水中月并无实体,或表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bōrě)玄理。白居易曾作《画水月菩萨赞》: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敦煌遗书《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该经虽已被学界认为系伪经,但是也可见当时水月观音之流行。正是由于水月观音并不见于佛教经典,因而也没有相应的造像仪轨。后世所见的水月观音像更多的是将佛教典籍中观音的相关记载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
关于水月观音图最早的记录始于唐朝的绘画。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十)记载:“(周昉画水月观音)衣裳劲简,采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卷三则记载:“塔东南院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并是刘整成色”。周昉首创的“水月观音”已无原迹可考,我国最早有纪年的水月观音造像位于四川绵阳圣水寺,铭文题记为唐中和五年(年),而现存最早的水月观音绢画源自敦煌藏经洞,年份为后晋天福八年(年),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从存世的绢本绘画、石窟壁画及造像来看,水月观音的造像仪轨并不十分严格,但圆光、山水、竹石等较为常见。同时,较为特殊的还有观音的坐姿,除佛像常见的结跏趺坐(双腿交叠盘坐)、单跏趺坐(交一足)、善跏趺坐(双腿自然下垂)外,还常以半跏趺坐(单盘坐)、自在坐或游戏坐表现怡然自得。以石雕和木雕表现的水月观音因受表达形式的限制,常以坐石、坐姿等表现水月意向。从存世的宋金时期的水月观音木雕来看,均为自在坐,稍有不同的是左足有半趺和垂下两种坐姿。最为特别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所藏的金代水月观音和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宋代水月观音,这两尊观音的坐姿均为左膝曲起,右足下垂,与其他水月观音恰好相反。
金代木雕水月观音,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对比大英博物馆和VA博物馆的两尊观音造像可以发现,二者正是水月观音的典型造像:脸相丰腴,双目下视,右膝曲起,左足垂下,右臂直伸,置于膝上,左手抚地,呈自在舒坦之坐姿。
贰
DUANWU
IN
宋代还是金代?
在大英博物馆展厅,关于水月观音的介绍载明:金代,约为-。但在大英博物馆